自打大唐與突厥再次簽訂和平之約后,突厥人竟然在之后的數(shù)年內(nèi),罕有侵犯。拋開大唐越發(fā)強盛的國力,大概渭水上李世民那單人獨騎的勇氣,令崇尚勇士的突厥人折服。 在戰(zhàn)爭年代,和平可來之不易,趁著這段不是何時終結的休戰(zhàn)期,大唐上下不敢松懈,很快,中原文明就以驚人的生命力,開始恢復往昔的國力,甚至一舉超過突厥,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帝國。 我們來看一下李世民是如何在短短幾年時間內(nèi),締造出這個國力蒸蒸日上的大唐帝國的: 經(jīng)濟上休養(yǎng)生息,與游牧民族相比,中原各族人民以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為主,且有著更強大的穩(wěn)定性,尤其是和平時期。李世民上位后,對于全國各州租調(diào)進行調(diào)整,比如免除關內(nèi)等六州兩年租調(diào),其余地方則免一年。此法雖然減少了國庫收入,但卻極大刺激了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民安居而樂業(yè),國家根基更加牢固;而地處大唐突厥邊境附近的州縣,由于屢屢遭受突厥侵擾,土地,人口皆不如其他地方,故大唐政府下令以戶口數(shù)量發(fā)放物資,以解其貧;對于皇親國戚,李世民則不循常理,降低封邑標準(降宗室郡王皆為縣公)以減輕農(nóng)夫負擔。對此,李世民曾說過:“朕為天子,所以養(yǎng)百姓也,豈可勞百姓以養(yǎng)己之宗族乎!”同時,李世民提倡節(jié)儉,并親力親為,所謂上行下效,皇帝如此,百官無不效法。 李唐王朝在吸收前朝政治制度的精髓后,開始結合現(xiàn)實進行改革,其最終定型的政治設計,即便在今天看來,也極為完美。 大唐帝國政治制度的核心為“三省一臺”,即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一臺則是御史臺。這四個部門,將立法權,審查權,行政權,監(jiān)察權,四權分立,實在高明。其中中書省制定相應法律法規(guī);門下則對法律法規(guī)進行審查;審查結束后,具體實施需要交給尚書?。欢放_主要負責監(jiān)察百官,對其失職犯罪進行相應的彈劾。 三省之間相互獨立,但又相互制衡:尚書省雖有行政權,但不得違反中書省所制法律,中書省制定的法律又得經(jīng)過門下省的審查,而門下省若要推翻中書省的提案,則必須有充分的理由。具體說來,若某天,大唐帝國要制定某項法律,具體內(nèi)容,由中書省的中書舍人起草。舍人共有六名,其意見未必統(tǒng)一,所以各寫各的,署名交予上級中書侍郎。侍郎審查后,提出自己的意見,然后交給中書省老大中書令。中書令再次審查后,將草案發(fā)給門下省,門下省各級官員開始討論審查草案,若有反駁的意見,則需將相關部分發(fā)回中書省。中書省內(nèi)部再次討論,然后將新草案復交門下再次審查,此為“駁議制”。當然國家的大政方針,則多由三省高層一起開會制定。 不過大唐畢竟是封建社會,皇權至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李世民一生謹慎,極力的降低皇權對于大唐政治制度的破壞。因為皇帝的話本身就是法令,所以中書門下二省不敢反對皇帝的詔敕,貞觀三年,李世民實在氣壞了,他嚴厲的批評了這兩省的大小官員,要求他們對于詔敕中不恰當?shù)牡胤?,必須提出駁議。 正是李世民的勤政,駁議制才成為大唐帝國長期執(zhí)行的制度,從而確保了帝國在法律制定上不至于走了偏路。 更關鍵的,李世民不僅僅是制定法律時克制皇權,甚至在平時朝會,也十分謹慎,每次臨朝講話前,都三思而言,唯恐言語有害百姓。這可是封建帝制時代,像李世民這般清醒的皇帝,真是太少了。 貞觀三年,長安城發(fā)生一件事情,說有個叫劉恭的人發(fā)現(xiàn)脖子后面有個“勝”字,這位爺十分得意,經(jīng)常跟大家炫耀:“瞧見沒,這個勝字,你們知道啥意思么?這是當勝天下之意!”在封建社會,這可就是赤裸裸的謀反那。 官府不敢大意,抓起來準備處死,李世民得知后,覺得很逗:“哈哈,此人若真有天命,我也不能鏟除他,倘若沒有天命,寫個勝能如何?來人,把他放了!” 這在歷史上,當然是個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可放在其他朝代,如明清這般,當街砍頭都是輕的。 李世民在位期間,整個大唐帝國對于死刑是極為慎重的,太宗認為“死者不可再生”,如果有冤案,即便平反也于事無補,所以貞觀時期的死刑須由中書省,門下省四品以上官員以及尚書九卿一起商定。大家不要覺得四品官不大,要知道在唐朝一品二品可多是榮譽的虛職,沒實權的,唐初中書令也不過正三品而已,這可是中書省的一把手。有史記載,貞觀四年,全國死刑人數(shù)僅有二十九人! 這絕對是中國古代最富有人情味的時代! 也絕對是中國古代法律最嚴明的時代! 也絕對是中國古代冤獄最少的時代! 當一個王朝的經(jīng)濟,政治,法律皆蓬勃發(fā)展之時,國家的強盛也就自然而然了??墒俏拿鞯陌l(fā)達,卻未必能讓國家強大,君不見西東晉,北南宋之事乎?兩晉兩宋,文明自是領先,然最終被蠻族毀滅,所以國家的強盛還離不開尚武進取之精神。 李世民以史為鏡,銳意進取的尚武精神自上而下傳遍帝國的每個角落,進而形成堅韌的君主,高效的政府,強悍的人民,憑此,大唐帝國誕生了空前的開放性和包容性。 究竟何為尚武?是窮兵黷武,動費萬計的戰(zhàn)爭,還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壯志,請看下文,銳意進取的李唐王朝:刻在骨子里的尚武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