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子,又名偈頌,或者偈詩。歷代高僧通常會將自己所悟傳示后人,這些充滿了智慧的偈詩便也成為了傳統(tǒng)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四川眉山曾經(jīng)出過一位高僧,他將自己所悟到的內(nèi)容寫成一首名詩,最后一句卻讓世人難以參透,不知你能否讀懂呢? 釋法泰,俗姓呂,生活于隋唐時期。釋法泰原本入了道家,10多年后,因為機緣巧合,他對佛門智慧產(chǎn)生向往,又成為了一名僧侶。據(jù)唐代的《續(xù)高僧傳》等資料,釋法泰在象耳寺剃發(fā)出家,每天都勤習功課誦經(jīng),誦經(jīng)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異香繞身的情況。 法泰大師享80歲高壽后圓寂,他也留下了偈詩,我們今天分享的便是《偈七首·其一》: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這首偈詩只有短短4句20個字,內(nèi)容看似通俗易懂,無一生僻字,實際卻不是那么容易參透的。開篇說“空手把鋤頭”,既然是空手,又怎么會拿著鋤頭?又說人在步行,又說人騎著水牛,似乎非常矛盾。 其實,如果按現(xiàn)實邏輯思維去理解,法泰大師的這首偈詩的確難讀懂。如果從禪意出發(fā),那么人人都能有所悟,只看你悟到了幾分。佛家有“緣起性空”之說,分離聚合皆是緣,因緣和合生起假有,因緣散失,事物便也歸為烏有。 你手中空空時,是否也惦記過去拿一把鋤頭或者說要急著去做什么事,放不下呢?心里被無盡的煩惱思慮填充,自然就輕松不起來,就像一個人被繩索束縛在原地,動彈不得,怎么也擺脫不了那種無力感。 也有另一層意思:手空了,你才能無限接納。在這首詩里,“空手”與“把鋤頭”,就跟“步行”與“騎水牛”以及“橋流”與“水不流”一樣是矛盾的、相對的,虛妄和真實摻雜在一起,需要你去細細分辨出來。 如果從現(xiàn)實和辯證的角度去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這一句還體現(xiàn)了相對靜止,當你覺得是水在流動,橋自然就固定不動了;然而,當你覺得動的是橋,水就會成了靜止的一方,明明是同樣的狀況,人卻會有不同的感受。 《壇經(jīng)》中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這里的心便是指本性。其實認真探究起來,法泰大師這首偈詩體現(xiàn)的道理有很多方面,高僧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普通人可能有一些不同,思考萬事萬物之間的聯(lián)系,也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體驗。 法泰大師還寫過“和合離散,隨處發(fā)現(xiàn);滿月彎弓,雙雕一箭”這樣的句子,細讀起來也覺得妙不可言,事物的發(fā)展變化與永遠不會停止,和合離散時刻都在發(fā)生。不知你從“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一句中讀到了什么呢?是否會因為這句話有所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