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道大唐與突厥又又又一次簽訂和約,兩國經(jīng)半年左右的和平后,突厥人再次主動發(fā)起進攻,開始南下侵擾大唐邊境。 武德八年四月,突厥騎兵進犯靈州、朔州,此時李淵早已統(tǒng)一天下,國內安定,既無后顧之憂,他便有了與突厥硬碰硬的資本和實力,于是開始設大軍直面突厥人:燕郡王李藝(即演義中的幽州王羅藝)屯華亭縣及彈箏峽,水部郎中姜行本率兵斷石嶺道,右衛(wèi)大將軍張瑾(也作張公瑾)進駐石嶺,李高遷則奔大谷,最后,李世民大軍入蒲州,總領軍事。 自打太原起兵,李淵時不時的寫信寄給突厥可汗,以示敬意,然而如今雖北方局勢大變,李淵對突厥的態(tài)度卻愈發(fā)的強硬起來,親筆信不寫了,改成詔書與敕令,口氣也都是對待藩屬一般:天天找事,要不是之前我有幾個地方要統(tǒng)一,安能怕你突厥?現(xiàn)在好了,我坐穩(wěn)了,突厥你完蛋了。 李淵雖然不懼怕突厥人,可奈何突厥騎兵精銳,八月初,石嶺防線潰敗,突厥趁勢突進,并州被圍,靈州遭重,進而威脅潞州沁州。超過十萬人的突厥大軍威力實在驚人!李淵急詔名將李靖出潞州,行軍總管任瑰屯太行山,以防止突厥南下。 戰(zhàn)事并沒有朝好的方向發(fā)展,前線唐軍不能與突厥鐵騎相爭,石嶺防線的張瑾在失利后,退守并州,然后依靠并州城,于大谷展開決戰(zhàn),張瑾大敗,只身逃往李靖軍處,中書侍郎溫彥博被俘,鄆州都督張德政戰(zhàn)死。 突厥乘勝追擊,鐵騎直逼李靖而來,然而李靖何等人物,以堅壁清野之法,最終使得頡利可汗撤軍并州。 不過突厥人也不是傻子,在大谷大勝之后,另一部突厥人轉攻廣武,不曾想遇到任城王李道宗,小敗一場,此時的頡利發(fā)現(xiàn)李唐軍隊已經(jīng)造好防御圈,突厥人攻勢只得放緩。他稍加思索,見自己劫掠甚多,也就打算榮歸故里,于是主動的再次與李唐交好議和,時間是八月二十六日。 突厥人的這場攻勢,以八月初一突破石嶺防線開始,到二十六日兩國議和,前后不過一個月,卻依然證明了突厥的軍事之強:面對精銳的突厥騎兵,李唐諸軍不利,完整者不過李靖一軍而已。在這次“八月攻勢”中,唐軍極為被動,即便有幾場勝利,也都是依靠城池的防御戰(zhàn),面對突厥騎兵,硬碰硬的打贏他,當時的唐軍,確實不可能完成,畢竟不管是規(guī)模,速度,戰(zhàn)斗力唐騎兵都處在下風。 這是李靖第一回與突厥騎兵作戰(zhàn),“突厥騎兵真是強大??!”李靖在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后,開始總結經(jīng)驗教訓,不斷研究突厥戰(zhàn)法,當然這是后話。 兩國雖然言和,可戰(zhàn)爭并未結束,大規(guī)模的集團軍作戰(zhàn)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無休止的小規(guī)模爭奪戰(zhàn),以九月為例,突厥人先后進犯并、幽、藺、鄯、宜、彭等地,如同關燈后的蚊子一樣。雖然惡心,但卻是突厥人打擊唐帝國的高招,打得贏就深入,打不贏就講和,再不濟就游走,反正突厥人向來居無定所。這可苦了李唐,對于有固定居所的中原帝國,面對游牧民族的突襲,實在頭大,雖然可以依靠城池等進行防御,可終究無法重創(chuàng)敵人,就算適時反擊,也不過是單純的擊退,而不是殲滅,畢竟兩條腿的人還是跑不過四條腿的馬。 頡利可汗很清楚,李唐要想徹底解決突厥人,法子只有一個,大軍北上,深入我突厥境內,且不說李唐騎兵有沒有追上突厥鐵騎的能力,即便有,其國內久經(jīng)戰(zhàn)亂,有何懼哉!所以老子還得繼續(xù)奔襲,侵擾,如此方能耗其力而勞其民,我突厥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這是改變中國歷史的一年。 這年開春,突厥人又來了,如同狂風一般,侵掠原州、靈州、涼州、朔州、涇州等地,戰(zhàn)線綿延數(shù)百里,聲勢甚為浩大。李淵急調李靖以靈州道行軍總管行,對抗突厥鐵騎。 此時的李靖早已摸清突厥戰(zhàn)力,于硤石設重兵與突厥精銳正面相持,從早到晚,力戰(zhàn)不退,最終突厥敗走,轉而進攻會州,秦州,蘭州等地,除去李靖,其他戰(zhàn)場突厥人無疑是優(yōu)勢極大。 同年六月郁射設率數(shù)萬騎兵突入長城,圍烏城,進逼長安。突厥進犯,本是尋常事,然這回進攻,竟然無意中成為了“玄武門事變”的導火線,進而改變了中國乃至東亞的歷史進程。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在武德九年,太子黨與秦王眾兩股勢力的斗爭已然白熱化,秦王于國功大,太子則憑儲君位尊。由于李世民過于突出,以及李淵的慈父心理,使得唐朝軍事皆有天策上將李世民總管,太子建成早有除世民之心,見世民功大,自然不爽,于是向李淵舉薦齊王李元吉迎戰(zhàn)突厥人。儲君的建議,李淵也得考慮,況且太子建成確實沒什么拿出手的功勞,要是這回齊王能獲勝,太子的舉薦識人也足以讓一部分人閉嘴。李淵既然這么想,自是同意建成的建議。然而,太子建成卻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他正想借此事大力削弱李世民的兵權:以齊王御敵之名,借用秦王系猛將尉遲敬德,秦叔寶,程知節(jié),段志玄等,同時挑選秦王帳下精銳以增加自身實力。 李世民命懸一線,該如何抉擇呢?唯有先發(fā)制人耳。 六月四日,李世民埋伏兵于玄武門,親手射殺李建成,而李元吉則死于尉遲敬德之手,然后便是清洗太子一黨,李淵貴為天子也只得接受這一局面,冊立李世民為儲君。 唐朝易儲雖是大事,可突厥人攻勢不減,隴州,渭州也開始染指。由于李世民雷霆手段,政變并未引起唐朝局勢過多震蕩,柴紹遂奉命出征,七月于秦州大破突厥,殺特勒及三大將。突厥向來是打得贏就打,打不過就講和,果然八月初一,突厥求和,此時的李淵無心處理朝政,七日后,正式退位。 次日,李世民登基,不過二十七歲,而突厥依舊是那個強大的國家,但是,很快,這個睥睨天下的民族就見識到了何為大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