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鋒1,2,馮 妮3,王 芹1,2* (1湖北省中醫(yī)院針灸科,武漢430061;2湖北省中醫(yī)藥研究院針灸科,武漢430074;3湖北中醫(yī)藥大學) 面肌痙攣是一種臨床常見病,表現(xiàn)為陣發(fā)性半側面肌無規(guī)則的不自主抽搐。該病進展緩慢,但面部肌肉不自主反復抽動極易引起患者心理和社交活動障礙,嚴重時可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筆者采用浮針聯(lián)合撳針治療本病,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32例患者均來自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湖北省中醫(yī)院針灸科門診,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齡29~66歲,平均46歲;病程3個月~8年,平均6.5個月。診斷標準參照《神經病學》中面肌痙攣的診斷標準制定:①中年以后發(fā)病,女性多見;②陣發(fā)性快速抽動,多從一側眼輪匝肌開始,可擴散至面肌、口輪匝肌;③精神緊張、勞累后加重,入睡時停止,不可自行控制;④神經系統(tǒng)無陽性體征。排除合并三叉神經痛、癲癇、癔病以及心腦血管、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者;孕、產婦及精神病患者;治療期間同時服用藥物、注射或手術以及采用其他治法者。 2 治療方法 采用浮針聯(lián)合撳針埋刺治療。 (1)浮針:患者仰臥位,選取頭部患側額肌、顴肌、胸鎖乳突肌上段,觸摸局部有緊、僵、硬、滑者為靶點,以距靶點3~5 cm處為進針點,注意避開皮膚上的淺表血管及瘢痕等。常規(guī)消毒后,采用一次性中號浮針,借助浮針進針器,針尖朝向靶點,使針體與皮膚呈15°~25°角迅速刺入皮下,沿皮下疏松結締組織平刺,進針過程中力求無疼痛、無得氣感,如有脹痛感多為刺入肌肉層,應當將針尖緩慢退至皮下重新進針。進針完成后,將針尖退至套管內,并旋轉針柄固定,以進針點為支點,右手持針柄對準靶點進行扇形掃散動作,掃散時保持針身局部皮膚呈線狀隆起。每次掃散持續(xù)時間約10 s,頻率為100~120次/min。浮針掃散操作:①額?。簢诨颊唛]眼、皺眉、抬額,每個動作3次,每次持續(xù)10 s,同時醫(yī)者進行掃散,之后囑患者放松,再行掃散10 s;②顴肌:囑患者咬牙、鼓腮,每個動作3次,每次持續(xù)10 s,同時醫(yī)者進行掃散,之后囑患者放松,再行掃散10 s;③胸鎖乳突肌:囑患者行轉頭動作,醫(yī)者1只手抵抗其下頜部行抗阻動作,持續(xù)10 s,同時醫(yī)者進行掃散,之后囑患者放松,再行掃散10 s。治療結束后,取出針芯及套管,消毒后以創(chuàng)可貼敷于局部以防感染。浮針治療隔日1次,每周3次為一療程,療程間休息2 d,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 (2)撳針埋刺:①取穴:雙側腕踝針上1、上2、上3。(上1:腕橫紋上2寸,小指側的尺骨緣前方,拇指按壓凹陷處;上2: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即內關穴處;上3:腕橫紋上2寸,靠近橈動脈外側。)②操作:選用清鈴牌0.2 mm×1.5 mm撳針,常規(guī)消毒,將撳針貼埋于上述進針點固定留置,并囑患者每次按壓撳針1 min,每日3次。撳針治療每日1次,每周6次為一療程,療程間休息1 d,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 3 療效觀察 3.1 觀察指標 于治療前后對患者進行指標評價。 (1)痙攣強度:參照痙攣強度分級標準。0級:無痙攣;1級:外部刺激引起瞬目反射增多;2級:輕度痙攣,眼部與面肌有輕微顫動,無功能障礙;3級:中度痙攣,眼部與面肌痙攣明顯,輕微功能障礙;4級:重度痙攣,面部嚴重痙攣及功能障礙,影響生活和工作。 (2) 痙攣頻度:參照《面肌痙攣診療中國專家共識》的痙攣頻度分級標準。0級:無痙攣;1級:刺激可誘發(fā)中度、輕度痙攣;2級:痙攣發(fā)作少于或等于1次/h;3級:痙攣發(fā)作多于1次/h,但少于或等于10次/h;4級:痙攣發(fā)作多于10次/h。 3.2 療效評定標準 于治療后進行療效評價,療效評定標準根據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和痙攣強度、頻度分級標準制定。痊愈:經治療后患側面部無牽拉抽動出現(xiàn),痙攣強度及頻度分級降為0級;顯效:治療后癥狀緩解,眼瞼或面部不再抽動,或痙攣強度及頻度分級由2、3級降低至1級,或由4級降為1、2級;有效:治療后癥狀緩解,抽動次數減少,或痙攣強度及頻度分級由3級降為2級,或由4級降為3級,患者面部強直抽搐得到緩解,不引起面容的改變;無效:治療后癥狀、體征無變化。 3.3 治療結果 (1)治療前后痙攣強度、頻度分級比較 治療前后痙攣強度分級和痙攣頻度分級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提示經3個療程治療后痙攣強度和痙攣頻度均有明顯改善,見表1。 (2)臨床療效 32例患者中,痊愈10例,顯效14例,有效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8%。 4 體會 面肌痙攣是以一側面部肌肉陣發(fā)性不自主抽動為特點,無神經系統(tǒng)其他陽性體征的周圍神經病,為內科常見疑難病,具有治愈率低、易反復等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F(xiàn)代醫(yī)學對本病的治療方法主要有鎮(zhèn)靜類、抗癲癇類藥物口服治療,肉毒素A局部注射治療和面神經微血管減壓手術,以及脈沖電流治療等,但治療效果不理想,僅對部分病例有效,易產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且容易反復發(fā)作。本病屬中醫(yī)“筋惕肉瞤”“筋急”“痙癥”“面瞤”等范疇,或因經脈空虛,風邪內侵;或因肝陽化火生風,循經上擾;或因肝腎陰虛,陽亢風動;或氣血不足,筋脈失養(yǎng)等,病機多以氣血虛弱或肝腎陰虛為本,風痰熱瘀為標,為虛實夾雜、本虛標實之證。故治療多以鎮(zhèn)肝息風、益氣養(yǎng)血、祛瘀通絡為法。 浮針療法,為浮仲華教授所創(chuàng),是在皮下使用針具,大面積掃散,以通筋活絡,激發(fā)人體自愈能力,主要用于治療筋脈不舒、血滯不通所導致的頸肩腰腿痛和內科、婦科雜病。浮針掃散治療時,可引起液晶狀態(tài)疏松結締組織的空間結構發(fā)生改變,產生壓電效應,釋放出生物電,通過疏松結締組織的傳導,到達病變組織,產生反壓電效應,改變細胞的離子通道,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從而緩解患肌。面肌痙攣與額面部及頸部肌肉緊張引起的血液循環(huán)障礙有關,其患肌包括額肌、顴肌、胸鎖乳突肌。通過選取患肌,在皮下進行浮針掃散,大幅度地牽拉疏松結締組織,緩解肌肉缺血、缺氧狀態(tài),同時通過患肌反復多次收縮-舒張運動,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以調和氣血、舒筋活絡,促進患肌功能修復,從而解除面肌痙攣狀態(tài)。 腕踝針1區(qū)、2區(qū)、3區(qū)覆蓋整個軀干前面部分,包括面部在內,故取上1、上2、上3三個刺激點可治療面部疾患。“經脈所過,主治所及”,腕踝針對手足三陰、三陽經脈進行調節(jié),具有平衡陰陽、調和氣血、疏經通絡、扶正祛邪的作用。針對面肌痙攣,筆者選取上1、上2、上3三個點進行撳針埋刺,可對進針點產生持續(xù)而穩(wěn)定的刺激,操作簡便,療效持久,使氣血達于周身,面部經脈得以濡養(yǎng),瘀阻得以疏通,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綜上所述,浮針療法進針點少,幾乎無痛感,且治療過程注重醫(yī)患互動,與傳統(tǒng)針刺相比,患者身心體驗更佳,同時配合腕踝針刺激點的撳針持久埋刺,可改善面肌痙攣癥狀,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選自《中國針灸》雜志2020年第6期) |
|
來自: 唯風yq54g3horv > 《針刺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