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第428窟—東壁門南—薩埵太子本生故事(北周) 佛教認為,釋迦牟尼之所以能夠成佛,不僅是通過這一世所做的努力,而是經(jīng)過前生累世修行的結(jié)果。在有關(guān)釋迦牟尼眾多的前世故事當中,薩埵太子舍身飼虎的傳奇最為感人,也最能表明佛教普度眾生的宏愿。佛經(jīng)中說,印度寶典國國王大車的三個太子,一日同到山中打獵,見一只母虎帶著數(shù)只小虎饑餓難忍,母虎因此欲將小虎吃掉。三太子薩埵見狀,將二位兄長支走,來到山間,臥在母虎前,餓虎已無力啖食。薩埵又爬上山崗,用利木刺傷身體,然后跳下山崖,讓母虎啖血。母虎啖血恢復氣力后與小虎們一起食盡薩埵身上的肉。二位哥哥不見弟弟,沿路尋找,終于找見薩埵尸骨,趕緊回宮稟告父王。國王和夫人趕到山中,抱著薩埵尸骨痛哭,然后收拾遺骨修塔供養(yǎng)。這位為了挽救老虎生命而甘愿犧牲自己肉身的薩埵太子就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前世,這種表現(xiàn)釋迦牟尼前生累世忍辱犧牲、救世救人、各種善行的繪畫作品被稱為本生故事畫。 敦煌莫高窟的薩埵太子本生故事畫,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舍身飼虎圖,共有16例,分別見于北魏第254窟、北周第428、299、301窟,隋代第302、419、417窟,唐代第237、231、85、9窟,五代第146、98、108、72窟,宋代第55窟。其中,又以莫高窟第254窟和第428窟中的兩幅舍身飼虎圖最為著名。 莫高窟第254窟—南壁—薩埵太子本生故事(北魏) 莫高窟第254窟的舍身飼虎圖位于主室南壁,畫面由10個情節(jié)組成:(1)入山見餓虎;(2)投身跳崖;(3)以身飼虎;(4)利木刺身;(5)再次投身跳崖;(6)再次飼虎;(7)虎啖薩埵;(8)找見殘骸;(9)抱尸痛哭;(10)起塔供養(yǎng)。此圖的最大特點在于構(gòu)圖巧妙,在一幅畫中將不同時間和空間的十個情節(jié)交織在一起,體現(xiàn)了主題鮮明又富于變化的特點;其中用一個跳崖的畫面表現(xiàn)其投身跳崖的兩個場景,用薩埵臥于虎前和餓虎圍食來表現(xiàn)兩次飼虎和餓虎啖食三個情節(jié),既節(jié)省了有限的畫面,又無礙觀瞻,而且使薩埵的自我犧牲精神更為突出。在人物形象上,沒有繪出被餓虎啖食后恐怖的尸體殘骸,相反以衣飾完整的、熟睡狀的薩埵來表現(xiàn),沖淡了殘忍、悲涼的氣氛,渲染了人物靈魂的高尚平靜。 莫高窟第428窟的舍身飼虎圖位于主室東壁門南,畫面由12個情節(jié)組成:(1)太子三兄弟想出宮游玩,向父母告別。(2)兄弟三人騎馬出游;(3)在山中打靶游戲;(4)三人歇馬交談。(5)繼續(xù)騎馬前行。(6)三人遇到餓得奄奄一息的母虎與七只小虎。(7)二位兄長被支走。(8)薩埵躺在老虎面前,伸手作了一個請的姿勢,請母虎吃他。(9)因母虎無力吃他,于是薩埵爬上高山,以利木刺破喉嚨,舉身從高處跳下,摔在老虎面前,老虎們見他滿身鮮血,獸性大發(fā),紛紛舔食其血,后吃其肉。(10)二兄長久等薩埵而不見,心下焦急,返回尋找。薩埵已僅剩一堆白骨,圖中此處有一骷髏。二兄長見狀悲痛欲絕,從兩側(cè)撲向白骨。(11)二兄長騎馬飛奔回宮。(12)二兄長將此事稟告父王,老國王非常悲傷,但認為薩埵行為高尚,于是為他起塔供養(yǎng)。所起之塔,在第10個畫面當中,即骷髏的上方,有兩人向塔禮拜。與第254窟的單幅式構(gòu)圖不同,第428窟這幅畫采用從右向左之字形連環(huán)畫的形式。較之第254窟,這種形式更容易清楚敘述故事情節(jié)。畫中以山巒作為各情節(jié)的間隔,使畫面富于變化,也增強了壁畫的真實感,同時將整個故事表現(xiàn)得更為完整。 本期編輯:南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