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歷時上下五千年留存下來的珍寶數(shù)不勝數(shù)。 從小到大我們都一直徜徉在書籍的海洋里,如果讓你選擇一本書來代表中華文化的話,你會選擇什么呢?是《道德經(jīng)》或是《論語》,還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詩經(jīng)》 可能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但是最被大家認可的卻是這本《易經(jīng)》。 《易經(jīng)》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jīng)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jīng)之始”。 這樣一部對于中國人最為重要的典籍,將人的修養(yǎng)修行及處在人生不同階段的應對策略講到了極致,他它所揭示的人性的規(guī)律更是讓我們受益終身。 今天為大家匯總了其中的幾句話,讀下去一定會讓你收獲頗豐。 1.自天佑之,吉無不利“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出自《易經(jīng)·系辭上》。這句說不是說來自上天的保佑,就可以大吉大利了。 而是,你按照自然規(guī)律去為人做事,老天就會保佑你。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天助己助者。 這就說明,我們所重在人,在自己。那么什么是依照自然規(guī)律辦事呢?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修德,沒有高尚的品質(zhì),是沒有資格被保佑的。有了好的品質(zhì)再去努力,那一定會被眷顧。 2..君子以儉德避難人心不足蛇吞象,很多災難,都是因為人的貪心所起,而君子往往能夠憑借儉樸的美德躲避災難,所以做人一定要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習慣,不要愛慕虛榮,奢侈浪費,無形之中就會避免很多災禍的發(fā)生。著名的拿破侖一世,一度占據(jù)大半個歐洲,是整個法國歷史上地域最廣大,影響力最強的人物,然而野心勃勃的他遠征沙俄遭遇滑鐵盧,再不復當年之勇,是貪心的典型案例。 拿破侖 3.,君子以厚德載物傳統(tǒng)文化向來是以修身立德為做學問的目標,大抵正是因為有敦厚的德行,才能承載自然萬物,人要是缺少了德行,就無法承載財富與福報。這句話也作為許多人的座右銘,記在心中警示著自己,德行才是成就一切的根本,沒有好的“德行”,即使你賺了再多的錢,也很容易失去,甚至引來災禍。 4.積善之家必有余慶這句話的意思是:修善積德的個人和家庭,必然有更多的吉慶,相反作惡壞德的,必多更多的禍殃。 很多人原本也是十分篤定這句話,但是慢慢的可能就會疑問,為什么我做了這么多好事,還是沒能得到好的報應呢?注意這句話中的“余”字,也就是說,好的報應不一定是在當代,做好事也是為子子孫孫千秋萬代積福。 《易經(jīng)》告訴你,一個家族能否興盛,其實在幾輩子之前就已經(jīng)注定 注意這句話中的“余”字,也就是說,好的報應不一定是在當代,做好事也是為子子孫孫千秋萬代積福,孔子的家族,歷經(jīng)兩千多年,一直都是長盛不衰,成為中國的第一大家族。這并不是迷信,一個人如果連這個道理都不相信,怎么能夠改變命運呢? 5.二人齊心,其利斷金字面的意思是兩個人同心合意,其鋒利足斷堅硬的金屬。這句話經(jīng)過千百年來的驗證,傳承到現(xiàn)在,一支隊伍,如果每個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那么做事就會更加容易,相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那么這支隊伍就什么也辦不成。 這是每個人都該明白的道理,有時也決定著一個家族的興盛,畢竟這也是《易經(jīng)》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歷史上的“大咖”們也對《易經(jīng)》這本書有著很高的評價。 科學家錢學森把《易經(jīng)》稱為“科學的經(jīng)典”。 外國人也對《易經(jīng)》贊賞有加,如日本明治維新時的組閣原則是:“不知《易》者,不得入閣?!?/p> 你看,連日本人都學習《易經(jīng)》,而中國人卻未必會去學習,更不要說研究了。文化缺失,倒是有些可悲。 科學家錢學森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稱:“《易經(jīng)》包含著中國人的智慧”。在其自傳中,黑格爾還承認他創(chuàng)造的正反合辯證邏輯定律,得自《易經(jīng)》的啟發(fā)。 國學第一人李清泉都說,“此生如不讀《易經(jīng)》,閱盡詩書也枉然”。 黑格爾 很多人都對這本書有著很大的興趣,曾經(jīng)也買來看過,不過苦于當時書里面都是文言文,簡單翻閱看不懂也就不了了之了。 現(xiàn)在向大家推薦一本誰都可以看得懂的《圖解易經(jīng)》。 這個版本的易經(jīng),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有著詳細的白話文還有注釋,全書配有幾百張的彩圖,不再是枯燥單調(diào)的符號,保證讓每個人都能從中所收獲! 《易經(jīng)》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故事都是經(jīng)得起推敲,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的。 懂得了易經(jīng)的這些道理,就會堅定內(nèi)心持正向上的信念。 遇到事情的時候,也能明白自己的處境,知道自己應該把握的基本原則,清楚怎么去應對化解,進而度過人生一道道關卡的考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