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標準條款 二、條款解析 1.在建立、實施、保持和改進質量管理體系時,應: (1)針對已經識別的風險和機遇制定措施。例如,考慮運輸距離遠而加強包裝(通過技術協(xié)調要求供應商用5層瓦楞紙取代常規(guī)的3層瓦楞紙包裝),以降低在長距離運輸過程中破損的可能性; (2)如果可能,要將眾多質量管理體系過程進行整合,如檢驗過程、生產過程。例如,將產品巡檢過程和工藝紀律的執(zhí)行力檢查整合在一起,由檢驗人員在進行巡檢的同時進行工藝操作的檢查,并記錄在一張檢查記錄表上,編制檢查表格時分別設置不同的檢查項目(如橡膠件硫化過程的產品外形尺寸28mm士1mm、硫化過程溫度設定70℃、放氣次數(shù)3次等)。 (3)評價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例如:5層瓦紙包裝是否能確保產品在運輸過程中不破損;由檢驗員巡查工藝紀律,巡查結果是否值得信賴。這些問題都涉及有效性。 2.在采取應對風險和機遇的措施時,應控制適當?shù)摹岸取?。控制不足,問題仍會發(fā)生,有效性差。過度控制,投入的管理成本高,得不償失,效率低。 3.應對風險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1)規(guī)避風險; (2)為尋求機遇承擔風險; (3)消除風險源; (4)改變風險的可能性或后果; (5)分擔風險; (6)保留風險。 4.抓住機遇,可能給組織帶來: (1)采用新實踐; (2)推出新產品; (3)開辟新市場; (4)贏得新顧客; (5)建立合作伙伴關系; (6)利用新技術和其他可行之處,以應對組織或其顧客的需求。 5.在進行風險分析時,應吸取以往的經驗和教訓,至少包括: (1)組織以往若發(fā)生過產品召回,應針對其原因采取糾正措施,以防再次發(fā)生; (2)在產品審核時,針對發(fā)現(xiàn)的產品質量問題而采取的整改措施; (3)最終顧客(如駕駛員)對整車中某個部件的退貨,或從4S店反饋來的修理記錄; (4)顧客投訴,包括直接顧客、整車廠及最終顧客等; (5)本組織在生產過程中,針對通過質量事故、不良品處理單、月度質量報告等信息反映出的報廢、返工/返修的統(tǒng)計信息而采取的整改措施。 (6)持續(xù)分析和應對風險,并考慮針對汽車行業(yè)的特定風險。 例如,某企業(yè)的汽車產品生產量只占2%或更少,其主要產品是用于家電的電源開關(靜止使用),而在汽車上使用可能會有振動帶來的螺絲松動的風險。6.風險分析應保留記錄,以證實針對任何所識別的風險都制定了應對措施。 |
|
來自: blackhappy > 《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