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發(fā)布了一個音頻是分析豐巢快遞柜收費的新聞事件的(豐巢收費.wav),在學友群里引起很熱烈的討論。我看了大家的討論之后,發(fā)現(xiàn)我需要修改一些觀點,對快遞柜這種商業(yè)模式有深刻得多的分析,因此有必要詳細地記錄下來,于是就有了這篇文章。 之前的音頻內容重點在于豐巢快遞柜收費是否正確,要由市場競爭來決定,而不是由民意、輿論乃至政府橫加干預,這個基本觀點肯定是對的,學友群里大家對此都沒有異議。引起熱烈討論的,是豐巢的快遞柜收費是否能在市場中勝出的商業(yè)模式。之前的音頻里有兩個觀點,我在看了大家討論時提出的事實之后,認為有需要修正一下。 第一個需要修改的觀點是我認為豐巢面向比較高端的用戶,他們注重服務質量,對價格不太敏感。但在學友群的討論中,不止一人提到他們發(fā)現(xiàn)快遞柜反而是低端的物流用得多,像豐巢對接的都是廉價快遞公司(如百世)。我雖然知道順豐與豐巢其實是互相獨立的兩家公司,但還是不由自主地用順豐來類推豐巢,將順豐的目標客戶比較高端類推豐巢的目標客戶也比較高端??戳藢W友群的討論之后,我再好好地回顧平時觀察到的事實,發(fā)現(xiàn)他們說得對! 對我所觀察到的事實進行分類,根據(jù)快遞質量可粗略地分為高中低三檔。質量最高的是順豐為代表,會在送貨之前與客戶電話溝通,確認客戶身在收貨點。質量中等的是送貨前不與客戶溝通,送到后直接放快遞柜或驛站,送達后發(fā)一條短信通知。質量最差的既沒有送前電話溝通,也沒有送后短信通知,全靠客戶自己看著購物網(wǎng)站上的物流信息變動來確認快件是否已送達。而且快件就扔在小區(qū)門口的空地,安全性很差。 相應地,小區(qū)是否高檔,對快遞的態(tài)度也不一樣。高檔小區(qū)在疫情前絕不允許快遞員把快件扔在門口空地,也不肯負責看管,只允許放進快遞柜與客戶立即與快遞員對接拿取快件這兩種形式。低檔小區(qū)則允許快遞員把快件仍在門口空地,也一樣不會負責看管。 像政府機關、國企單位之類的地方往往都有門衛(wèi)或前臺,基于收件人與門衛(wèi)或前臺接待員是同事,會讓快遞員將快件放在他們那里看管一下。但近年來也開始出現(xiàn)必須本日收到的快件本日拿走的規(guī)定,因為白天才有上班,實際上跟豐巢規(guī)定只限12小時內免費是類似的。我估計應該是發(fā)生過快件丟失事件,時間一長看管者已經輪班換了人,因此到底是在誰值守時發(fā)生丟失的責任難以確定,引起了爭吵,門衛(wèi)、前臺為免再發(fā)生類似問題被追責而作出這樣的規(guī)定。比如我住的地方就是在政府機關的大院里,雖然其實不是那個機關的人,但還是可以讓門衛(wèi)代收快遞。可是一旦是節(jié)假日,門衛(wèi)就堅決地不準快遞員將快件寄存在他們那里哪怕是一陣子。有一次是五一節(jié),我正到外面市場買菜,忽然收到快遞的電話,說門衛(wèi)不肯代收。我讓快遞把手機給門衛(wèi),門衛(wèi)說單位現(xiàn)在的新規(guī)定是節(jié)日期間一律不準存放快件,因為單位里的人不上班,不能在當天下班時順便拿走快遞,但現(xiàn)在他們都不能保管快遞過夜。我解釋說我不是單位里的人,就住在大院里,現(xiàn)在也不是過節(jié)到外地去了,只是出外買個菜,很快就會回來,保證今天之內會取走快遞。當時門衛(wèi)答應了,可是掐斷手機沒過多久,快遞員又打電話來說,門衛(wèi)最終還是不讓他放下快件,說規(guī)定就是規(guī)定,不作任何通融。我只好與他約好另一個在家的時間讓他再送一次來。 從這親身經歷的真實事件,我就明白了為什么有點檔次的小區(qū)都不允許代收保管快件一段時間,實在是一旦發(fā)生丟失,責任難以界定。而低檔小區(qū)擺明了并不替你保管快遞,只是提供一個空地讓你擺放而已,發(fā)生了丟失物業(yè)也不負責,就不存在界定責任的問題。但租值搭配原理決定了高檔小區(qū)不能允許快件隨便在小區(qū)門口亂扔一地這種非常影響形象的做法,但如果收進物管的柜臺或房間里就再怎么聲明不負責保管也逃脫不了責任,因為那個地方一般人進不去,能進去順走快遞的只能是物業(yè)的人員,如果發(fā)生了丟失怎么可能你沒有責任?而無論是低檔還是高檔小區(qū),快遞柜都普遍存在,高檔小區(qū)的快遞柜數(shù)量極多,而且品牌也眾多,不止豐巢一家,豐巢的柜子反而位于比較偏遠的地方,可能是因為它進入得比較晚,好位置都已經被先進入的占據(jù)了。低檔小區(qū)的快遞柜數(shù)量不多,往往就是只有豐巢一家。因為低檔小區(qū)允許順便放在小區(qū)門口的空地,看得出來高價的快件就入柜,低價的快件就扔空地上了。 從成本對比上也看得出,除開最低檔的隨便扔空地的做法不論,快件放快遞柜其實是成本最低廉的。如果是傳統(tǒng)的快遞員與收件人面對面交接,要先打電話溝通,互相也要等對方到達指定地點碰面,如果收件人不在場還得另外再約時間,快遞員跑這一趟在邊際上看等于是白跑了,所以話費成本和時間成本都比較高,這是順豐的做法,但服務質量最高,體驗最好。放快遞柜就不一樣,送前不用打電話溝通,送后發(fā)條短信,或現(xiàn)在甚至讓客戶關注一下公眾號,從公眾號那里就能接收到信息。即使收件人在場,但快遞員也不需要再花時間等待收件人前來碰面,放進快遞柜就能立即走人,能最大限度地節(jié)省時間。當然,快遞柜有物料成本、租用場所的成本,這跟快遞員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能多送一些快件提高了效率,加上節(jié)省了一些話費成本,孰高孰低呢?自從我發(fā)現(xiàn)快遞員從以前普遍都會先打電話溝通,但現(xiàn)在常有不打電話、甚至送后連通知短信都不發(fā)一條,我就知道快遞員的成本已經不斷上升到連這一丁點的節(jié)省都少不了的程度,首先快遞費上漲就是勢所必然的,其次像快遞柜、驛站這類可以提高快遞員送單數(shù)量的商業(yè)模式也是勢所必然的。 這就帶來第二個需要修改的觀點,那就是我之前認為快遞公司不經客戶同意就把快件放快遞柜與快遞柜是否要收費是兩回事,不能混為一談,這是不對的。正因為快遞柜的作用正在于節(jié)省快遞員與收件人面對面交接就需要互相等候的時間,收件人其實是否在場并不是最重要的,就算在場能前來與快遞員見面也最好別這樣,一律全放快遞柜里就好了,不用等收件人,更不用事前打電話與收件人溝通要花電話費。如果要先經客戶同意才放快遞柜,那么所有電話費就都節(jié)省不了,一旦客戶不同意放快遞柜,時間上的節(jié)省也沒了,快遞柜的價值會大幅下降。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學友群里有人詳細地指出要事先禁止快遞員將快件放進快遞柜,操作非常復雜困難——現(xiàn)在包裹是默認放快遞柜,快遞員不會給你選擇不用的機會,收件人只能事先選擇全部包裹禁止快遞柜寄存,而這個設置,豐巢軟件里邊是沒有的,要專門打人工客服(我去年禁的,現(xiàn)在有沒有改動不清楚),菜鳥的禁止寄存設置,撤銷、上線來回折騰了好幾次。即使你把菜鳥和豐巢全部禁了,快遞員依然是到了快遞柜邊打電話給你,讓你下樓到快遞柜邊去取。 這位抱怨的學友屬于水平不錯,平時解釋現(xiàn)象、分析問題頭頭是道,但這次事件對他的個人利益不利,一下子就表現(xiàn)得水準大跌,讓我好生失望!面對任何現(xiàn)象一定要先從“為什么”出發(fā)來思考,不能從一開始就選立場站邊,僅僅因為對自己不利就一味只是抱怨對方做得不對。他認為“如果嫌貴不愿放,自己上門投遞或者聯(lián)系顧客來取,快遞員這邊做選擇的代價是比收件人低的?!边@明顯不對!從前面我指出的事實——以前快遞員普遍會事先打電話與收件人溝通,現(xiàn)在最差的快遞服務不打電話,甚至送后連通知短信都不發(fā)——可知,快遞員的成本已經到了邊際上,再要他們負擔更多成本是不可能的。要他們上門投遞?除非你給他加錢!這學友還以為快遞員有選擇的余地,其實成本早就將他們逼到根本就沒有他所想象出來的選擇余地的地步。這學友自己也會說:“他說他件太多到下班都派不完,請你移步,你說你家里有事請他送上來,兩邊扯皮,你若是投訴,想清楚了,低頭不見抬頭見,后果參考餐廳吃飯的時候投訴傳菜員?!痹瓉硭髅髦揽爝f員需要派的件太多的事實。而投訴會容易受到反制,恰恰說明現(xiàn)在的快遞費(指快遞員得到的)已經到了毫無租值(多余的收入)可言的受價市場的均衡水平。我深有體會,受價市場的均衡水平一定是鋼鐵價,怎么都壓不下去的,因為有成本在那里頂著,真的是寸步不能再讓,再讓步就突破底線了。 問題就在于,什么情況下收件人不愿意快件放進快遞柜呢?現(xiàn)在所謂的快遞柜收費只是超過12小時才收,一般不會超時。除非將收件地點設為公司,放假超過一天才有這樣的問題。如果是把收件地點設為住家,最早8點收到快件(其實通常不會,快遞員從倉庫取件到送達,通常至少要到10點),12小時后是晚上8點,一般也該回到家了。偶爾一次超時交點費,如果經常超時就買個會員,這總好過如果沒有快遞柜所節(jié)省的成本,快遞費將普遍地比現(xiàn)在提高得更多造成的成本上升更大。很多人就是不懂“羊毛出在羊身上”、一切成本最終必然都是消費者負擔的道理,總以為不用直接付費就是便宜,不想想間接付費繞個圈子增加了交易費用,其實自己更吃虧。你捫心自問,到底你是偶爾超時要交費的頻率高,還是需要用到快遞服務的頻率高?偶爾交點錢的成本高,還是每次快遞服務的費用都增加的成本高?就算是經常會超時需要買會員,會員費的成本高,還是每次快遞服務的費用都增加、一個月加總下來的成本高?想清楚了,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明白反對默認放快遞柜的條款其實是多么的愚蠢,自己又坑了自己! 另一個不愿放快遞柜的理由在我看來也很可笑,那就是要自己走一段路去快遞柜取件??墒乾F(xiàn)在的快遞就算是面對面交接,也都普遍是收件人走到小區(qū)門口或至少要下樓去取。去快遞柜的路程就算真的比走到小區(qū)門口長,也很有限,這成本的增加對收件人來說是微乎其微的??墒侨绻罂爝f員真的一直送上門,他一個人要跑那么多不同的樓層,成本增加明顯是遠遠高于不同的收件人分別走自己所在樓層的那一段路。還是那句話:所有成本的增加一定都會加到消費者身上,不要老是覺得讓快遞員多負擔成本就是自己占便宜。正確的分析是:到底誰負擔成本,對總成本的增加是最小的?總成本增加得越少,消費者要負擔的價格上升就越少,這才是真正對自己有利的選擇!非要快遞員一人跑所有樓層,成本大幅增加之后,所有人的快遞費都大幅上升。要是能清楚地看到這價格與成本的聯(lián)動關系,我相信幾乎所有人都會寧愿自己多走一段路,而不是寧愿多支付快遞費。畢竟,連快遞柜超時5毛、一月會員5元這樣的收費都這么一大幫人舍不得給??! 更可笑的是居然還有人拿外賣送餐都能上樓送到門口來比較。你倒是先好好算清楚配送費占外賣總價的比例有多高!餐飲本身的局限就是不能長時間放置,必須配套真正及時送到門口的服務,只能定價很高。我前面說到的高檔小區(qū),從來不允許快遞員進入小區(qū),更遑論上樓;外賣送餐員卻只能允許。而且快遞費還要覆蓋從外地到本地的運輸成本,只有很小一部分是分給本地配送??爝f一般不至于要像餐飲那樣快速地送到,不求送貨上門,降低質量換取成本下降,要劃算得多?。?/p> 我還看到有人在討論時理直氣壯地說:“快遞本來就是應該送貨上門的,服務協(xié)議是寫清楚的。和物流自取不同。快遞和物流的區(qū)別之一就是這一點。”拜托!你還活在什么年代啊?是那個大部分人都通過郵政寄件、使用快遞的人非常少的“石器時代”嗎?!套用網(wǎng)上一句流行語:“大人,時代變了!”現(xiàn)在那么多快件,快遞員怎么還可能真的人人都送貨上門?事實擺在面前,現(xiàn)在確實就是很少快件是一直送到門口的,普遍都是要到小區(qū)門口去碰頭。那個快遞服務協(xié)議早就過時了好不好?什么叫“刻舟求劍”,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一味揪著紙面上的協(xié)議條文來摳字眼,不肯面對現(xiàn)實,這完全違背了經濟解釋所要求的科學精神中最起碼的“實事求是”。其實無法落實執(zhí)行的合約,就根本不是真正有意義的合約。平時談論很多國家搞的民主根本不是真正的憲政民主,憲法只是一紙空文,中國千萬別學這種只求在紙面上實現(xiàn)產權保護的偽憲政制度,無不說得口若懸河,可是一旦落到自己頭上來,要分析快遞的服務協(xié)議,就既脫離事實,也脫離現(xiàn)實所需——快遞必須送貨上門的條款既不符合目前的大部分事實,也根本不適合落實執(zhí)行。因為一旦真的落實執(zhí)行,后果將是快遞費必然大幅上升,遠遠超過了大部分收件人現(xiàn)在要多走一段路所付出的成本,對所有人都非常不利,是糟糕透頂?shù)摹皭悍ā保?/p> 不愿放快遞柜的理由中唯一成立的,只有如果遞送的是重物!這時收件人確實需要快遞員給他一直搬抬到門口去,放在快遞柜里要自己動手,確實痛苦。然而,要搬抬這種重物快件,快遞員也很痛苦啊。想要讓快遞員給一直送貨上門,加錢吧!我所在的城市里普遍安裝了管道煤氣,但還是有些地方仍然在使用瓶裝煤氣。我看過這些瓶裝煤氣的價格,清楚地列出了煤氣原價、送貨費(5元)、上樓費(2元),能以此作為一個送貨上門的參考定價。凡是重物(可定義會超過了某個指定的重量)如果要送貨上門,加收2元上樓費;輕物也要求送貨上門的話,加收1元吧。政府在這里可以起作用,主導修改早就不合時宜的快遞協(xié)議,刪除送貨上門的要求。快遞公司在送貨設置中默認放快遞柜,送貨上門是備選項,一旦勾選,直接根據(jù)重量加收不同的上樓費。 再說一次,分析問題不能以是否對自己有利為評判標準,而是要客觀中立地根據(jù)經濟學的均衡條件(如“邊際相等原則”)來評判哪一種做法更好。大部分快件并不是重物,對于送貨上門的需求不大,如果強行落實一定都要送貨上門,成本大增,后果必然是快遞費上升。對于快件是重物、確實對于送貨上門有強烈需求的,那就另外提要求,另外加價。所謂的“邊際相等原則”,通俗地說,就是普通人也能理解、也會認同的“誰受益,誰付費;誰的成本高,誰就多付錢”。送貨上門的成本高,本來就該多付錢,別一味地只要求權利,不負擔成本! 最后想談的一個問題,是快遞柜與驛站哪一種商業(yè)模式會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更有優(yōu)勢。有人認為驛站會淘汰快遞柜,豐巢最終會失敗。我看了學友群的討論,思考再三之后,卻越來越看好快遞柜的未來前景。 驛站與快遞柜相比,有這以下的問題:其一,驛站的設立需要對人進行管理。據(jù)一些學友在討論中提供的信息,有些驛站管理混亂,快件亂放,造成較高的丟失的風險,人手翻找快件速度慢,造成排隊。當然也有些驛站做得很好,但這就說明不同地方的服務質量不一樣,波動大,不穩(wěn)定,如果不能統(tǒng)一地控制質量,就需要對不同地方收取不同的價格,這增加了定價的困難;如果能統(tǒng)一地控制質量,這也意味著對管理的要求高,管理費用(也是一種交易費用)高于基本上只需要面對物、而不需要面對人的快遞柜。 其二,驛站的密度很難超過快遞柜,驛站只能位于小區(qū)外,甚至離得有點遠;快遞柜能直接就在小區(qū)內。比如離我家最近的驛站在學校里,而我家離學校很近,但也有5分鐘路程。對于上班來說,5分鐘路程很短;但對于取個快遞來說,5分鐘路程就太遠了。 其三,現(xiàn)在驛站能免費放5天,但還是那句話:不要看是否免費,要看成本。放的時間越長,成本越高,快件在驛站里一樣占據(jù)空間,需要加快周轉率才能降低成本。增加了的成本最終還是會打進快遞費中由消費者負擔,只不過表面免費、實為間接收費讓很多人看不清而已??爝f柜可以利用小區(qū)本來沒什么用的角落位置,而且把垂直空間用起來。相比之下驛站占用的還是超市等小店內比較有價值的空間,而且更多地占用平面而非垂直的空間,成本其實更高。但驛站獨有的優(yōu)勢,是超市之類需要人來人往制造人流旺盛的表象,愿意承擔一點管理包裹的麻煩來換取這個效果。不過本來就旺場的超市不需要太多取件者前來反而妨礙了真正的顧客。管理不善對取件者與超市都反而是負面的成本,所以這個利益能有多大又是非常依賴于對驛站的管理能力。 據(jù)說,菜鳥的快遞柜經營得很不成功,完全沒法跟驛站比。這到底是因為驛站比快遞柜好,還是菜鳥對快遞柜的經營做得不夠好?還需要繼續(xù)觀察。 學友在討論中也提供了信息:江蘇云柜早就收費,中郵易速遞的快遞柜更是幾年前就開始收費,柜子和豐巢的擺在一起。當時可沒有人鬧。可見快遞柜收費的商業(yè)模式早就有同行在走,也走得通。這次豐巢收費鬧得那么大,我甚至有點懷疑背后是不是有黑手在故意整它。也有人認為是豐巢選擇的時機、采用的方式不太恰當,就是公關沒做好吧。但我認為這都不重要,因為都是短期局限,事過就會境遷。從長期局限來看,快遞柜的商業(yè)模式是勢在必行,最多是要跟驛站拼一拼誰能占據(jù)更大的市場份額。可是要用戶自己走一段路去取件,重物要自己搬抬很痛苦這些方面,快遞柜與驛站是一樣的,甚至只會比驛站更有優(yōu)勢。正如視頻網(wǎng)站的超前點播費其實是對商家、用戶都最有利的商業(yè)模式那樣,再怎么被一時罵個狗血淋頭,這種做法還是會堅定地推行下去那樣。 快遞柜目前的收費,我認為主要還是用于加快周轉率,而不是彌補其物料成本與租金成本??爝f柜成本的大頭,恐怕還是只能主要靠快遞費上升來間接地彌補。但只要快遞柜能通過提高快遞員的送件效率、降低電話費等成本而使得快遞費上升得最少,它就已經能勝過其它商業(yè)模式(包括送貨上門、快遞員與收件人面對面交接、驛站等)??爝f柜的前景,是要這樣看待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