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不少這樣的人
上班時鼠標鍵盤不離手 一坐好幾個小時 姿勢還不對 休息時通過手機 進行社交娛樂等活動 寧可少睡也要玩 時間久了 頸肩問題越來越嚴重 甚至手臂也來湊熱鬧 又冷又麻的情況很常見 實際上有類似癥狀的疾病非常多 可能是神經根型頸椎病 可能是脊柱方面的疾病 可能是肩部,還可能是腕部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種 名氣不大但臨床上并不少見的疾病 胸廓出口綜合征 下面簡稱為TOS 圖片來源:奈特解剖涂色書 其實綜合征是一種籠統(tǒng)的說法 隨著臨床診斷技術的進步 我們對該病的了解也越來越深入 也有人稱其為臂叢神經卡壓癥 當然還有其它的可能 鎖骨下動脈或鎖骨下靜脈受壓迫了 只不過神經卡壓最為常見 規(guī)范起見我們今天仍然稱其為TOS 發(fā)病機制主要包括 以下2個方向
1、軟組織性異常 斜角肌起止點變異、斜角肌肥厚、小斜角肌、異常韌帶或束帶、軟組織腫塊、創(chuàng)傷后瘢痕形成等都可使胸廓出口間隙狹窄,使神經、血管受到卡壓。鎖骨下靜脈在前斜角肌的前方,臂叢和鎖骨下動脈在前斜角肌的后方,在此區(qū)域內的動、靜脈和神經可單獨或同時受壓而產生癥狀。① 增生的頸椎激惹了支配頸部肌群的神經肌支,引起頸部肌肉痙攣; ② 局部非細菌性炎癥的刺激。 2、骨性異常
頸肋、C7橫突過長、第1肋骨形態(tài)異常、鎖骨或第1肋骨骨折畸形愈合、肩鎖關節(jié)或胸鎖關節(jié)創(chuàng)傷性脫位、骨腫瘤等。TOS的6個常用體格檢查
查體包括觀察病人的姿勢,檢查肢體的感覺及關節(jié)活動度、肌肉的外觀及肌力,肢體末端的顏色、溫度、毛細血管反應、動脈的搏動度、靜脈的充盈程度等。需特殊提出的是,當神經傳導受損時震動覺首先被破壞,震動覺的檢查對 TOS 的診斷相對重要。圖片來源:基礎臨床按摩療法:解剖學與治療學的結合( 第3版) 患者坐位,檢查者捫及患者腕部橈動脈搏動后,使其肩外展30°,略后伸,并令患者頭頸后伸,逐漸轉向患側,橈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為陽性。此檢查陽性率很低,但常常有診斷價值。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提示神經血管束離前斜角肌和第一肋太近而受壓。向健側旋轉呈陽性,考慮中斜角肌卡壓;向患側旋轉為陽性,考慮前斜角肌卡壓。患者坐位、挺胸,上肢外展90°~100°左右,前臂旋后,頭頸轉向對側。檢查者捫及其腕部橈動脈后,記錄在上肢及頭頸活動過程中橈動脈搏動的變化。陽性體征為橈動脈搏動消失或減弱。Wright試驗(又稱胸小肌試驗)檢查鎖骨下動脈閉塞,以往均認為肩外展時胸小肌拉緊腋動脈向上彎曲而受壓。相關研究顯示在胸壁手術中發(fā)現部分Wright試驗陽性的原因是肩外展后,喙鎖韌帶壓迫腋動脈所致。患者雙上肢置于肩外旋外展位置,肘關節(jié)屈曲,用力握拳后完全松開,頻率穩(wěn)定1次/s,陽性體征為不能堅持60s。該檢查被認為是活動的Wright試驗,可參考前文。圖片來源:Pixabay
患者保持坐位,充分暴露頸部,反復叩擊患者鎖骨上窩,陽性體征為叩擊時出現手麻或異樣感覺。陽性的意義類似于Tinel’s征,說明神經存在脫髓鞘病變。該試驗有假陽性,應兩側對比。患者處于坐位、挺胸,肩外展15°(如軍人站立般下垂)。檢查者一手扣患者撓動脈搏動處,另一手握住檢查側的手。順應被檢查上肢的縱軸,牽引上肢,力量逐漸加重。相關研究顯示,檢查者用力牽引后,正常人群中22%橈動脈搏動完全消失,37%橈動脈搏動明顯減弱。目的是檢查上肢帶韌帶松弛程度的。韌帶過松,容易出現被牽拉時候肋鎖關節(jié)位置不穩(wěn)、不正,而引起上肢神經、血管的壓迫。患者坐位,胸部挺直,雙上肢自然放于大腿,頭向檢查側對側偏轉。圖片來源:基礎臨床按摩療法:解剖學與治療學的結合( 第3版) 檢查者用一手拇指壓迫檢查側胸鎖乳突肌后緣,壓迫時拇指從鎖骨上逐漸緩慢向上移動,隨后從胸鎖乳突肌后緣向斜方肌前緣逐漸向外側移動。檢查者另一手扣被檢查腕部橈動脈搏動,記錄橈動脈搏動消失時距鎖骨的最遠點,測量該點距鎖骨及肋鎖關節(jié)的垂直距離。鎖骨上動脈抬高明顯的表現為壓迫點距鎖骨上緣2~3cm時橈動脈搏動消失,該表現較有診斷價值。檢查鎖骨下動脈。橈動脈搏動消失,考慮壓迫鎖骨上,擠壓前斜角肌阻斷了鎖骨下動脈。以上常用的6種體格檢查中,Wright試驗假陽性太多,而Adson試驗的假陰性太多。單獨看每個檢查似乎意義都不大。不過將幾項檢查綜合在一起,是具有一定臨床意義的。特別是Adson試驗有較大的肯定價值,Wright試驗是強陽性,Roos試驗時間低于30秒,以及肋鎖擠壓試驗時橈動脈搏動完全消失都有一定意義。但是,僅憑這些試驗來確診TOS是不夠的,還需進行一些列輔助檢查。還可以進行這些輔助檢查 輔助檢查可以幫助確診,但陰性檢查結果并不能排除此綜合征。對于確診 TOS有幫助的檢測手段包括解剖形態(tài)學檢查,如 X線片、CT、MRI、動脈造影術以及靜脈造影術;生理功能檢查,如熱像記錄檢查、多普勒血流檢查、電生理檢查。電生理檢查對于診斷真性神經性TOS有幫助,因為它幫助定位和量化臂叢神經的損傷,也對排除其他節(jié)段性或全身性神經疾病有幫助。 TOS主要表現為上肢發(fā)冷
以及前臂靠小指側的麻木 嚴重者可表現為手無力 加強頸肩部肌肉的活動 既可以在發(fā)病早期緩解癥狀 又可以起到預防作用 更多TOS康復知識可參考我們之前的文章 ▼ 不是所有的肩痛手麻都是頸椎病,還有可能是胸廓出口綜合征
“上肢痛”只是頸椎的問題?也許是臂叢神經被卡壓了!
手麻不一定是頸椎病,也許是周圍神經卡壓性疾??!
警惕!手麻的背后竟隱藏這4種病
【本文參考文獻】 項杰, 陳肖肖, 王章富,等. 胸廓出口綜合征的診斷治療進展[J]. 中國骨傷, 2019, 032(002):190-194. 白晨平, 李紅衛(wèi), 王智茹. 胸廓出口綜合征的診療體會[J]. 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 2015, 025(013):111-112. 王利群, 孫磊. 胸廓出口綜合征[J].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0, 018(024):2056-2058. 王楠. 胸廓出口綜合征的病因學研究[D]. 吉林大學, 2014. 白晨平. 胸廓出口綜合征的解剖學認識及治療進展[D]. 鄭州大學, 2005. 羅文琪. 復雜性頸肩上肢痛臨床特征及診斷分析[D]. 陳德松. 臂叢神經血管受壓征的特殊試驗調查報告[J]. 中華手外科雜志, 1997, 013(001):28-31. 編輯:石亞盟
《解剖列車》配套講解視頻 了解更多肌筋膜經線知識 枕大神經頭痛—與五個卡壓點處理(免費看) 膈神經—從打嗝到肩痛,從肌骨到內(免費看) 肩胛上神經—岡上肌-岡下肌的老板,肩周炎最易受損的神經(免費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