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論語》(83) 里仁篇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span> 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認為,“德不孤,必有鄰?!币馑际钦f一個有德之人,不會孤單的,因為有德,必定有志同道合的同仁,也會有人親近他。 有德之人不會孤立。有德之人,因德行高尚,令人敬仰,“必有同志相求與之為鄰”(《論語注疏》),一定會有許多人來尊崇追隨。在《里仁》開篇,孔子就說“里仁為美”,居住要選擇有仁德的人居住的地方,也就是靠近有德之人,向有德之人學習。所以,有德之人不要擔心自己孤立,只要道德高尚,在無形中就會吸引周圍的人成為自己的同志和朋友,前來與之相伴。 有德之人不會成為孤家寡人。有德之人,胸襟開闊,涵養(yǎng)好,能寬容地待人,能正確地對待人和事,不會像一些有才的人那樣恃才傲物,目中無人,自以為陽春白雪,視他人為下里巴人,曲高和寡,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正因為為人處事平和,能善待他人,不會苛責于人,人們自然會親近他。 有德之人不會感到孤獨。修德是一個艱苦長期的堅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清貧、寂寞,像顏淵那樣“一簞食,一瓢飲,在陋蒼”。真正有德之人是真正強大的人,即使孤身一人,也不會感到孤單寂寞,能夠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像顏淵那樣“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錢穆:“德字有兩說。一指修德言,人涌獨修成德,必求師夾輔。一指有德言,有德之人縱處衰亂之世,亦不孤立,必有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之鄰。”(《論語新解》) 有德之人必有鄰?!吨芤住罚?/span>“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庇械轮瞬粫聠?,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與之為鄰,所謂物以類聚,惺惺相惜,互為欣賞,即使相距很遠,也是“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不孤”、“有鄰”的關(guān)鍵是必有德,“德不孤,必有鄰”,是從正反兩面說明了“德”與“不孤”、“有鄰”的前提條件。人生在世,要想“不孤”“有鄰”,就要先修好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