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漲知識,正三觀 -
一個100%命中籃板 有些理工天才在參與體育運動時往往會自帶外掛,例如工程師兼視頻主播Shane Wighton,他為了增加籃球的投籃命中率,給自己設計了一個100%命中籃板。 不管用什么詭異姿勢,哪怕投籃歪到姥姥家,只需要將球投擲到籃板上,就能通過彈射讓籃球入網:既然是「100%命中籃板」,奧秘自然就在板子上,籃板看似普通,但其實轉換視角后,就會發(fā)現它有著明顯的弧度: 但尋找到合適的傾斜角度并不容易,這不是巧合出現的,而是Shane Wighton硬生生算出來的。制作過程中不僅用上了數控機床,更是玩起了蒙特卡羅法統計模型法。這一過程大致描述就是不斷模擬投籃,從一個點投籃,球可以砸到籃板的任何地方,然后可能進球的角度也有很多,這就會得到一些的數據。然后換位置,又會得到更多數據,不斷換位置不斷收集,最后對比不同位置尋找進球時彈射的相似點,而這就是籃板要設置的角度和區(qū)域:而且代碼還需要一遍遍的跑,以此來不斷精確、對比、重合出最為理想化的弧度:有了模型就要想辦法給它做出來,Shane Wighton家里的材料只有松木,于是插入松木條,嘗試設計零件的造型:接著動手開拼,盡管大部分木條之間的拼接嚴絲合縫,但也有些位置存在縫隙:利用專業(yè)泡沫抹平后,「100%命中籃板」就完成了:回想一下制作過程,從產品邏輯設計——再到物理彈射軌道設計——到編程——再到設計模具——到動手制作,一路步驟繁瑣,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容易,如此精妙的工程讓人覺得只要使用這個神奇籃板,殺入NBA指日可待。然而現實無情,一頓操作猛如虎后,一看戰(zhàn)績——但Shane Wighton很冷靜,他發(fā)現這并不是幾個球投不進的問題,而是所有球都投不進,籃板成了「100%投不進籃板」。你可能覺得情況這不是更糟了么,但他卻找到了問題所在:球總會打在籃筐的前緣。于是他回溯了設計方案,然后很快找到了問題,他在計算的時候,只考慮到把球看做是一個點,忽略了球的半徑:所以他針對問題稍作調整,這次,真正的「100%命中籃板」來了,成功率非常高:看來掌握物理、編程、還有手工后,開掛就是這么容易....例如如果你砸到的位置是四個角,或者籃板偏低的位置,籃球是沒法反彈或者向上逆向反彈入網的。另外由于設計問題,籃球只有運動軌跡呈現明顯拋物線時,籃板才會起作用,直接砸籃板效果不佳:但即使如此,網友也是看了眼熱,有人吐槽NBA可能要完結了:不過更多人覺得, Shane Wighton用iPad的方式和我們的不同:然而沒想到,就在大家覺得這個設計頗為神奇的時候,沒過多久,Shane Wighton的的確如此,同樣是號稱「百發(fā)百中」,但這次更厲害,閉著眼睛都能扔進:神奇的是,在球砸過來的瞬間,籃板自己主動位移,把球引導入網:如果說1代版本是物理玩法,用物理形狀給出進球答案,然后投球者自己投出解題過程,那么2代版本則是智能機械玩法,讓籃板自己解題,自己求出答案。這套設備的優(yōu)勢是足夠「智能」,它能夠追蹤球的軌跡,然后讓籃筐做出判斷。當然,制作過程同樣很有難度。整套動作分為幾個階段,第一就是讓系統學會追蹤籃球的運動軌跡:這里的難點是需要讓機器分清楚哪個是人頭,哪個是籃球:其次當球到達一定位置后,才能開始計算拋物線,也就是算出進球的落點:知道從哪來,將要落到哪后,還需要讓籃板據此做出及時的反應,移動調整自身位置,引導球入網:同時這一切都需要在0.6秒內計算完成,而且是實時計算:為了達到這種效果,當然又需要搞代碼、以及計算讓籃板如何傾斜才能夠保證球能被正確彈如入籃筐:這次的機械制造也很有趣,因為零件更多,更復雜,不僅要切割各種金屬:在結構設計上,籃板擁有三個「觸手」,用于調節(jié)它的位置,擺動方向,三角結構穩(wěn)定,而且可動性也足夠用:整套系統中還使用了給力的馬達,用于給籃板的移動加速。因為加速夠快才能夠讓籃板在瞬間爆發(fā)強大的力量,保證引導的準確率:接下來就是表演時刻,之前機器反應速度不行的時候,距離這么近都投不進:籃板靈活的就像是兩個人在一起打「排球」,一個負責傳球,一個負責扣殺:還有人大徹大悟,玩籃球,投籃不準原來不是手感的問題,而是籃板的問題(確實)。看起來就算在籃球方面練習時長沒有兩年半,只要學會數理化,一樣能打球打的賊6: 最有趣的是,系統支持面部識別功能,也就是能夠分辨誰在投球。根據Shane Wighton的設計,如果是他自己投籃,那就是百發(fā)百中,但如果是他老婆投,籃板就會幫忙把球推到一邊去:不得不說,雖然這位工程師利用天才般的構思贏得了投籃,但最終,他很有可能因此失去一個老婆。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狂丸科學(ID:kuangwanplay)作者:狂丸。只為每天給大家提供更多精彩的知識與內容,但不代表軍武完全認同此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