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安火車站東南,有一座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小山,山不高也不大,但這座山,名見經(jīng)傳,就是大名鼎鼎的蒿里山。 蒿里山又名高里山、英雄山,位于泰山火車站南,漢代以前被稱作“高里山”。為古代帝王的禪地之所,《史記》載:“十二月甲午朔,上親禪高里,祠后土?!薄稘h書》中多處記載了漢武帝“親禪高里”。大約在魏晉時期,出現(xiàn)“蒿里”之稱。蒿里本是古人送葬的歌名。相傳秦末農(nóng)民起義首領(lǐng)田橫在楚漢相爭時,自立為齊王,不久被漢軍所滅。漢朝建立后,田橫率其黨徒500余人逃亡海島,途中被迫自殺。其黨徒遂作蒿里挽歌送葬,并集體自殺。蒿里山曾建有規(guī)模宏大的蒿里山神祠,又名森羅殿。 在巍巍泰山腳下,由于蒿里山造型奇特,是泰山的門戶,名聲大震。先是許多帝王將相以為此山位于泰山懷抱,形狀奇特,是風水寶地。自唐宋以來,皇帝來泰山封禪,必先拜蒿里山。 因泰山地處東方,古人認為“東方萬物始成,故知人生命之長短”(《博物志》),所以泰山成為主生的山;同時古人又認為“高者主生,下者為死”,于是低矮的蒿里山就成為主死,也就是魂歸蒿里的說法了。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陰曹地府有兩處,一處是四川的酆都,而另一處就是泰安的蒿里山。道教認為:神是高級的鬼,鬼是低級的神,也就是神鬼。漢魏時期就早流傳的'泰山主死',并把它附會于嵩里山。《漢書·武帝紀》:'太元初年,檀高里',顏師古注釋:'死人之里謂之蒿里,字則高為蓬蒿之蒿,或者見泰山神靈之府,蒿里山又在其旁,即以高里為蒿里'。蒿里山就被公認為:'聚斂魂魄無賢愚'的鬼都了。 泰山神主管生與死的神權(quán)歷史,可上溯至先秦時期,泰山治鬼說逐漸具體化為嵩里山的陰曹地獄系統(tǒng)。泰山陰間冥府是一套依照世俗官署構(gòu)想出來的相當完備的“鬼權(quán)”系統(tǒng)。在泰山衍化為陰曹地府——蒿里山神祠和地獄界河——奈河,再加上泰山入口處的豐都廟,構(gòu)成泰山的冥府地獄系統(tǒng)。 原先嵩里山建有閻王殿、森羅殿、豐都廟、鬼門關(guān)、陰陽界、天子殿、地獄、元常殿等殿宇。分別由十殿閻王分管陰曹地府,十王殿分別設(shè)有減福、增壽、還魂、勸孝、惡報等功能的部門。十王殿接受鬼魂,并按其生前不同表現(xiàn)進行審判。待到審判結(jié)束,惡鬼根據(jù)所犯罪后的事情種類,分別押入不同地獄受刑,善鬼則會來到忘川河,忘川河邊有一塊石頭叫三生石。 三生石記載著你的前世今生,河上有一座橋叫奈何橋。走過奈何橋有一個土臺叫望鄉(xiāng)臺,望鄉(xiāng)臺邊又有孟婆在賣孟婆湯。只有喝下這碗孟婆湯,才能夠忘卻前塵,投胎輪回。 蒿里山作為厚土大德的陰間冥府、人間鬼都,曾鼎盛一時,廟壇建筑星羅棋布——森羅殿、趙相公廟、唐景云臺、宋社首壇、文峰塔、對岱亭、歸仙洞,不一而足。經(jīng)過各朝戰(zhàn)亂,蒿里山山林祠廟盡毀于兵燹戰(zhàn)火。到元初,張志純等重建蒿里山祠廟,復其舊規(guī)。至明清兩朝,不斷對祠廟進行修建,廟貌相沿舊規(guī)不變。自唐至宋,香火不絕”,金“貞裕之兵”毀于兵燹。元至元二十一年修復。明成化三年重修,嘉靖間復創(chuàng)建祠門。民國時期,蒿里山香火甚盛,游人如云。 1928年,軍閥張宗昌占據(jù)蒿里山挖戰(zhàn)壕,設(shè)炮兵陣地,毀山林、文峰塔。1938年,日本軍侵占泰安,于蒿里山上設(shè)瞭望所、碉堡群,山林盡毀。至1947年,華野戰(zhàn)地記者描述:“蒿里山原為泰安城外的名勝之一,現(xiàn)在山上的蒼松翠柏已被蔣軍砍伐一空,山頂?shù)膹R宇建筑,亦成一片焦土。蒿里山成為主戰(zhàn)場,山林全毀于戰(zhàn)火?!睋?jù)說,一次戰(zhàn)斗就死了上萬人。上世紀五十年代,社首山毀,連神祠基址亦蕩然無存。 晉陸機的《泰山吟》頌道:“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峻極周以遠,層云郁冥冥。梁父亦有館,蒿里亦有亭。幽岑延萬鬼,神房集百靈。長吟泰山側(cè),慷慨激楚聲?!?/p> 我曾數(shù)次登臨此山,只見松柏青翠,巨石林立,陰氣沉沉,少有人登。昨日的輝煌已成過往,今天的蒿里山一片荒涼,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竄伏,非膽大命硬之人不敢一窺究竟。 假如你到了蒿里山,你敢爬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