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芥,別名假蘇。最早錄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荊芥的干燥地上部分(莖、葉、花穗)。主產(chǎn)于江蘇、浙江、江西、河北、湖北。多為栽培。夏、秋兩季花開到頂、穗綠時采割,曬干,切段。荊芥氣芳香,味微澀而辛涼。以莖細、色紫、穗多、香氣濃者為佳。 炮制:生用、炒黃、炒炭。 [荊芥:發(fā)表散風通用藥,治外感表證無論寒熱。解表藥中藥性最為平和之品。生用發(fā)表,祛風解表,解表散風,透疹,消瘡,止癢,用于風寒感冒,風熱感冒,麻疹不透,風疹瘙癢,瘡瘍初起兼有表證,不宜久煎。炒炭用收斂止血,治衄血、下血、便血、崩漏。] 一、性味歸經(jīng):辛,微溫。歸肺、肝經(jīng)(善入血分)。 (荊芥溫性很弱,藥性很平和,和緩,有醫(yī)家認為荊芥偏寒?!拔亍笔恰侗窘?jīng)》相沿的說法。) 二、功效應用:祛風解表/解表散風,透疹消瘡,止血。 【特點】 1、荊芥長于發(fā)表散風(祛風解表),只散風,不散寒。是解表藥中藥性最為和緩之藥,表證無論風寒、風熱均可使用。 2、荊芥質(zhì)輕透散,具有祛風止癢的作用,可以治療風疹瘙癢。 3、荊芥善于入血分,通過入血分可起到三個作用: 1)使病毒往外周血液循環(huán)擴散,從而以疹出的形式透發(fā)出來,有透疹的作用。 2)入血分時,通過發(fā)汗可以帶走血分一部分熱毒,從而有消瘡的作用 3)炒炭后入血分可以收斂止血,用于治療各種出血證。 【應用】 1、解表散風,用于感冒,頭痛等證。荊芥辛散氣香,長于發(fā)表散風(祛風解表),且微溫不烈,藥性和緩,為發(fā)散風寒藥中藥性最為平和之品。對于外感表證,無論風寒、風熱或寒熱不明顯者,均可廣泛使用。 1)治療風寒感冒表證,惡寒發(fā)熱、頭痛無汗者,常與防風、羌活、獨活等配伍,如荊防敗毒散; 2)治療風熱感冒表證,發(fā)熱頭痛或咽喉腫痛者,每與銀花、連翹、薄荷、桔梗等辛涼解表藥配伍,如銀翹散,能疏散風熱,利咽喉,清頭目。 2、透疹,用于風疹瘙癢或麻疹不透(麻疹透發(fā)不暢)。荊芥質(zhì)輕透散,祛風止癢,宣散疹毒。治表邪外束,麻疹初起、疹出不暢,常配伍蟬蛻、薄荷、牛蒡子、紫草等藥;治風疹瘙癢,常配伍苦參、防風、白蒺藜等藥。 (麻疹為外感天行,內(nèi)蘊熱毒邪氣。透疹,需清熱解毒,配伍寒涼藥。而荊芥性平和,不會影響其他寒涼藥的藥性。) 3、消瘡,用于瘡瘍初起兼有表證。荊芥能祛風解表,透疹消瘡,透散邪氣,宣通壅結而達消瘡之功,可用于瘡瘍初起而有表證者。偏于風寒者,常配伍羌活、川芎、獨活等藥;偏于風熱者,每與金銀花、連翹、柴胡等藥配伍。 (瘡瘍?nèi)站脩諗?、脫毒、生肌,不可用荊芥。) 4、荊芥炒炭味澀,有收斂止血的作用??捎糜隰?、下血、便血、崩漏等多種出血證。 5、荊芥炒黃,可治產(chǎn)后血暈。荊芥焙、炒研成細末,用黃酒沖服,具祛風理血作用,可用于產(chǎn)后出血過多,頭暈目眩,如華佗愈風散。 三、用法用量:煎服,5-10g,不宜久煎。 1、發(fā)表、透疹、消瘡,宜生用。 2、止血,宜炒炭用。 3、荊芥穗,更長于祛風治療頭痛。 【附藥:荊芥炭】 荊芥炭為荊芥的炮制加工品。取荊芥段按照炒炭法炒至表面焦黑色,內(nèi)部焦黃色,噴淋清水少許,熄滅火星,取出,晾干。 性味歸經(jīng):辛、澀,微溫;歸肺、肝經(jīng)。 功效應用:收斂止血。適用于便血、崩漏、產(chǎn)后血暈。 用法用量:煎服,5~10g。 【荊芥與防風功用的異同。】 1、相同點:均能祛風解表,用于風寒、風熱表證,風疹。 2、不同點: [荊芥] 宣散發(fā)汗力強;兼透疹消瘡:麻疹不透,瘡瘍;又能止血:各種出血。 [防風] 祛風力強;兼勝濕止痛:風濕痹痛;又能止痙:破傷風;止瀉:腹痛泄瀉。 【生荊芥、荊芥穗、荊芥炭同出一物,性能主治有何異同?】 荊芥與荊芥穗,均辛散氣香,微溫不烈,入肺肝經(jīng)。生用長于發(fā)散,藥力平和。 1、能發(fā)表散風。治外感表證無論表寒表熱咸宜;2、透疹消瘡,兼止癢,治麻疹不透,風疹瘙癢及瘡瘍初起兼有表證;3、古人用其解痙,治產(chǎn)后冒風發(fā)痙。 所不同的是:荊芥穗藥力強于荊芥。而荊芥炭長于收斂而止血,善治崩漏、便血、衄血、吐血等。故臨床應用時,發(fā)表透疹消瘡應生用荊芥或荊芥穗;止血當用荊芥炭。 【麻黃、桂枝、紫蘇、荊芥、羌活均治表證,性能特點及臨床應用有什么不同?】 1、麻黃性溫,善開宣肺氣和透發(fā)毛竅,發(fā)汗平喘力強,風寒表實無汗或兼咳喘者當用。 2、桂枝辛甘溫,發(fā)汗力雖不及麻黃,但長于助陽通脈,治風寒表實無汗和風寒表虛有汗均宜。 3、紫蘇辛溫,發(fā)汗力不及麻黃、桂枝,又兼理氣、安胎,治風寒感冒兼胸悶咳嗽或脘腹脹滿者宜投。 4、荊芥辛微溫,善散風發(fā)表,藥力平和,既治風寒感冒,又治風熱感冒,汗多者慎用。 5、羌活辛苦溫,作用雄烈,功善發(fā)散風寒,勝濕止痛,善治風寒感冒或感冒夾濕兼肩背肢節(jié)酸痛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