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別名:川黃柏 來源:蕓香科植物黃皮樹或黃檗的干燥樹皮。 處方用名:黃柏、川黃柏、鹽黃柏、酒黃柏、黃柏炭 藥性:苦,寒。歸腎、膀胱經(jīng)。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除骨蒸。 1.濕熱瀉痢,黃疸尿赤,帶下陰癢,熱淋澀痛,腳氣痿躄 2.骨蒸勞熱,盜汗,遺精 3.瘡瘍腫毒,濕疹濕瘡 用法用量: 煎服,3~12g。外用適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宜生用,滋陰降火宜鹽炙用,止血多炒炭用。 注意事項(xiàng):本品苦寒傷胃,脾胃虛寒者忌用。 01 — 臨床配伍 1、《傷寒論》:黃柏、梔子、甘草。治傷寒身黃發(fā)熱。
化學(xué)成分: 主要含小檗堿、木蘭花堿、黃柏堿、藥根堿、掌葉防己堿等多種生物堿。此外,還含有黃柏內(nèi)酯、黃柏酮、黃柏酮酸等苦味質(zhì)成分及7-脫氫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等甾體成分。 主要藥理作用 1)抗炎 (2)抗病原微生物(抗細(xì)菌、抗真菌、抗病毒) (3)調(diào)節(jié)免疫 2.其他藥理作用 (1)抗?jié)?/p> (2)調(diào)節(jié)胃腸運(yùn)動 (3)抗心律失常 (4)降血壓 炮制方法: 1.黃柏: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噴淋清水,潤透,切絲,干燥,篩去碎屑。 2.鹽黃柏:取凈黃柏絲,用鹽水拌勻,稍悶,待鹽水被吸盡后,置炒制容器內(nèi),用文火加熱,炒干,取出晾涼,篩去碎屑。 每100kg黃柏絲或塊,用食鹽2kg。 3.酒黃柏:取凈黃柏絲,用黃酒拌勻,稍悶,待酒被吸盡后,置炒制容器內(nèi),用文火加熱,炒干,取出晾涼。篩去碎屑。 每100kg黃柏絲或塊,用黃酒10kg。 4.黃柏炭:取凈黃柏絲,置炒制容器內(nèi),用武文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內(nèi)部深褐色,噴淋少許清水滅盡火星,取出晾干。篩去碎屑。 黃柏在切制前水處理時要掌握好“水頭”,若吸水過多,容易發(fā)黏,不易切片。 炮制作用: 1.黃柏:味苦,性寒。歸腎、膀胱經(jīng)。具有瀉火解毒,清熱燥濕的功能。多用于濕熱泄痢,黃疸,熱淋,足膝腫痛,瘡瘍腫毒,濕疹,燙火傷等。 2.鹽黃柏:可引藥入腎,緩和苦燥之性,增強(qiáng)滋腎陰、瀉相火、退虛熱的作用。多用于陰虛發(fā)熱,骨蒸勞熱,盜汗,遺精,足膝痿軟,咳嗽咯血等。 3.酒黃柏:可降低苦寒之性,免傷脾陽,并借酒升騰之力,引藥上行,清血分濕熱。用于熱壅上焦諸證及熱在血分。 4.黃柏炭:清濕熱之中兼具澀性,多用于便血、崩漏下血。 02 — 【形狀】與【鑒別】 本品呈板片狀或淺槽狀,長寬不一,厚1~6mm。外表面黃褐色或黃棕色,平坦或具縱溝紋,有的可見皮孔痕及殘存的灰褐色粗皮;內(nèi)表面暗黃色或淡棕色,具細(xì)密的縱棱紋。體輕,質(zhì)硬,斷面纖維性,呈裂片狀分層,深黃色。氣微,味極苦,嚼之有黏性。 【鑒別】 (1)本品粉末鮮黃色。纖維鮮黃色,直徑16~38μm,常成束,周圍細(xì)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含晶細(xì)胞壁木化增厚。石細(xì)胞鮮黃色,類圓形或紡錘形,直徑35~128μm,有的呈分枝狀,枝端銳尖,壁厚,層紋明顯;有的可見大型纖維狀的石細(xì)胞,長可達(dá)900μm。草酸鈣方晶眾多。 (2)取本品粉末0.2g,加1%醋酸甲醇溶液40ml,于60℃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2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柏對照藥材0.1g,加1%醋酸甲醇20ml,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鹽酸黃柏堿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yàn),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3~5μl,分別點(diǎn)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30:15:4)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置氨蒸氣飽和的展開缸內(nèi),展開,取出,晾干,噴以稀碘化鉍鉀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diǎ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