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正楷字,以點畫為本,點畫是構(gòu)成漢字的最小單位,要寫好字,先要練好點畫。 漢字有好幾萬個,并且一字一種形狀。盡管千變?nèi)f化,它的構(gòu)成卻不外乎八種基本點畫,即點、橫、豎、撇、捺、鉤、挑、折。古人認為這八種點畫都包含在“永”字中,因為“永”字“備八法之勢,能通一切字”。所以歷來學習楷書點畫,一般從“永字八法”入手。 下面以“永字八法”為本,對八種基本點畫的寫法分別說明。 一、點 點稱“側(cè)”,如鳥翻然而下,落筆爽快,沉著有力。點貴緊而重,切忌浮粘紙面。點是字中眉目,全憑顧盼精神。聚墨成點,引點成線,各種點畫均出于點。點的形狀,有圓點、方點、垂點、豎點等。 (一)點的一般寫法 圓點也稱“側(cè)點”,形態(tài)長而圓,一般用于字的第一筆。寫法:①懸空就勢,順鋒落筆;②轉(zhuǎn)鋒向右下按筆;③回鋒向左上方收筆。 方點多用于字的頂部或“寶蓋頭”的首點。寫法:①逆鋒起筆;②折鋒向右作頓;③稍向下挫筆;④回鋒向左上收筆。 垂點:多用于豎心旁的左點,尖細、下圓潤,雖向左而顧右。寫法:①逆鋒起筆后,向左下稍行;②隨即駐筆向上回鋒。 豎點:形如短豎,多用于寶蓋頭的上點。寫法:①逆鋒起筆,向下稍行;②隨即向上回鋒收筆。 長點:形態(tài)稍長,多用于一個字的右下方位置。寫法:①藏鋒(也可用露鋒)起筆,右下鋪毫行筆;②轉(zhuǎn)筆下頓;③提筆向左上收。 挑點:收筆時向右挑出,與右邊的筆畫相呼應(yīng)。寫法:①右向取勢藏鋒入筆;②下行作頓;③收筆時向右挑出,與右邊的筆畫相呼應(yīng)。 撇點:借撇為點,其形狀與運筆方法和短撇同。 (二)多點組合 多點組合分別有兩點、三點、四點的組合。需要注意的是點的大小斜正要神態(tài)生動,點與點之間要呼應(yīng)顧盼、聚散有致、聯(lián)系緊密。 二、橫 橫稱“勒”,取勒韁之勢。與豎一起共同搭成字的骨架,對字的平衡與穩(wěn)定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平時所說的“橫平豎直”的“平”,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水平,還有“平穩(wěn)”的意思。事實上“橫平”是相對而言的,書法中的絕大多部分橫畫都是左低右高,以傾斜取勢,一般與水平線的夾角在5°~10°之間。橫畫形態(tài)因字而異,有長橫、短橫、斜橫、左尖橫、右尖橫等。這里以平橫為例,說明橫的基本寫法。 (一)橫的一般寫法 長橫:其基本形態(tài)是頭方、尾斜圓、中間略細。寫法:①逆鋒起筆;②折鋒向右下頓筆;③轉(zhuǎn)鋒提筆向右中鋒行筆,取澀勢;④稍駐,將筆鋒略微上提;⑤向右下頓筆;⑥回鋒收筆。 短橫:一般用在一個字的上部,中間稍凹帶仰勢,形態(tài)短而粗壯,多為方起方收。 (二)多橫的組合 當較多橫畫共處一字時,橫與橫之間要互相平衡、間隔相等,并注意長短、粗細、俯仰等變化。 三、豎 豎稱“弩”,如引弩待發(fā),含有無窮動力。古人云:“無橫不斜,凡豎皆直?!必Q是一個字的骨干,起著支柱作用,要寫得正且直、勁健挺拔、向背得宜、沉著而有生機,直中兼有曲勢,過直則失力。豎主要有兩種形態(tài),即垂露豎和懸針豎。 (一)豎的一般寫法 垂露豎:因末端狀似欲滴的露水珠而得名。寫法:①逆鋒起筆;②折鋒稍向右上;③向右下頓筆;④提筆轉(zhuǎn)鋒,中鋒向下力行;⑤至末端提筆稍挫,向左上(或右上)回鋒收筆。 懸針豎:其形如針倒懸,故稱懸針。其上部寫法與垂露豎相同,只是收筆時將筆逐漸提起,筆畫狀如針錐。 此畫切忌力量送不到端點,出鋒太長,尖細無力,所以要“空搶收筆”。 (二)豎的組合 (1)兩豎組合,若左短右長,左用垂露豎,右用懸針豎;若左長右短,左右皆用垂露豎。 (2)當一字中有多豎并存時,要注意分清長短、粗細、突出主筆,各豎間隔要基本相等。 四、撇 撇也稱“掠”,寫撇要下筆犀利,行筆迅速,出鋒輕捷,力到筆尖,力求舒展生動。因在字中的位置不同,撇的形態(tài)也有很大變化,有長直撇、長曲撇、短撇、平撇、豎撇、彎頭撇、回鋒撇、蘭葉撇等。 (一)撇的一般寫法 長撇:形態(tài)長而直,稍有弧度,不可彎曲,彎則無力。 寫法:①逆鋒起筆;②折鋒稍向右下頓筆;③轉(zhuǎn)鋒后邊徐行邊提筆,將筆力一送到底而“空搶收筆”,筆有盡而勢無窮。 短撇:常用在字或偏旁的左上方,形態(tài)較短,畫形飽滿。 寫法:①逆鋒起筆;②折鋒稍向右上;③向右下頓筆;④提筆轉(zhuǎn)鋒,中鋒向下力行;⑤至末端提筆稍挫,向左上(或右上)回鋒收筆。 豎撇:上部為豎,下部為撇,以豎為主,斜度較小,稍帶弧意,應(yīng)中鋒行筆,寫出力度。 彎頭撇:有些字為了穩(wěn)定重心,常常加強撇的重量,使撇起筆帶有較大的彎頭。 回鋒撇:撇至尾部衄鋒向左上鉤出。 蘭葉撇:又叫新竹月撇。寫法是順鋒下筆,出鋒收筆,有一定弧度,兩端尖細。 (二)撇的組合 當一個字中有兩撇或多撇時,書寫應(yīng)注意三點:一是兩撇對上胸,下一撇的起筆要對準上撇的胸部;二是分主次求變化,主撇宜長,次撇宜曲短些;三是筆畫替換,為了書寫便利,提高其靈動感,有時把撇替換成點。 五、捺 捺稱“磔”,捺是向右下伸展的筆畫,常與撇相對使用,如鳥之兩翼。如果說撇畫用筆果斷敏捷的話,捺畫則更要用筆豐滿、從容、有力、伸展、豪放。因為撇和捺是字兩邊的支點,所以既變化豐富又伸展有度。捺畫主要有斜捺、平捺、反捺三種。寫捺畫時要注意三點:一是筆勢起伏變化大,即“一波三折”;二是捺畫的提按幅度大;三是當捺和撇相伴出現(xiàn)時,要撇輕捺重、撇斂捺縱、且夾角基本相等,末端在同一水平線上。 捺的三種一般寫法如下。 斜捺的寫法:①逆鋒起筆;②轉(zhuǎn)鋒右下徐行,漸行漸按;③行至捺角處稍駐;④提筆向右出鋒“空搶收筆”。 平捺的寫法同斜捺,只是體態(tài)較平,筆勢流暢,“一波三折”的特點更加明顯,切忌轉(zhuǎn)折處生硬造作。 反捺的形態(tài)、寫法與長點相同。在有兩個以上捺筆的字中,為避免重復(fù),要把其中的一捺寫成反捺,使字顯得生動活潑、主次分明。在有些雖無重捺的字中,有時為了避讓其他筆畫,也將斜捺寫成反捺。 六、鉤 鉤稱“”,如人踢腳,驟然踢起,力注腳尖。用筆要鋒隨力聚、快踢急收,寫得沉著勁健,骨力外拓。鉤是附著在其他筆畫末端的筆畫,不能單獨存在。由于它附著的筆畫和鉤出方向不同,而有多種形態(tài)和寫法,主要有左豎鉤、右豎鉤、橫鉤、戈鉤、心字鉤、浮鵝鉤、弧鉤等。 (一)鉤的一般寫法 豎鉤:其形態(tài)特點是平、銳、滿。平,即鉤的上邊線基本水平或稍微向上傾斜;銳,指出鋒要尖銳;滿,即形態(tài)要飽滿。寫法:①起筆同豎;②行筆至鉤處后稍向右拓,然后轉(zhuǎn)筆向左下挫筆;③衄鋒向上;④稍駐蓄勢后快速向左上推出。 橫鉤:將橫畫末端向左下鉤出就是橫鉤。寫法:①起筆同橫;②行筆至鉤處,向右上稍提筆;③就勢向右下頓筆;④衄鋒向上,駐筆蓄勢;⑤向左下方快速鉤出。 戈鉤:戈鉤有斜度,書寫難度大。其形態(tài)特點是兩端較粗、中間稍細,弧度不大,挺拔有力。寫法:①逆鋒起筆,折筆向右下作頓;②向右下行筆;③至鉤處稍頓;④衄鋒向上;⑤蓄勢向右上鉤出。 心字鉤的寫法:①順鋒輕輕起筆;②邊行筆邊一路彎轉(zhuǎn),用力由輕漸重;③至末端衄鋒向左;④蓄勢向左上鉤出。 浮鵝鉤:狀似鵝浮于水面而得名,寫此畫豎不可太直,要稍向左彎曲,橫折要圓轉(zhuǎn)過渡,上邊線宜直,下邊線宜曲,鉤要飽滿。 弧彎鉤:彎曲度要適當,太直則僵硬,太彎則無力,要勢如引弩待發(fā)。 (二)鉤的組合 當一個字中連續(xù)有兩個鉤畫并列時,要分清主次,追求變化,應(yīng)左短右長,上斂下放,不可一樣長短。 七、折 折畫是由兩種筆畫組合而成,它沒有獨立的起筆和收筆。寫折用折筆或轉(zhuǎn)筆,用筆如鋼條重折,折曲而不斷,堅實有力;不要像斷臂殘體,拋筋露骨。折主要有橫折、豎折、撇折三種。這里以橫折、豎折為例,說明折的一般寫法。 橫折的寫法:①起鋒同橫;②行筆至折處稍駐,筆向右上稍提;③向右下頓筆,衄筆向下力行寫豎。 豎折的寫法:①起筆同豎;②至折處筆鋒輕輕向左稍提;③向右下頓后轉(zhuǎn)入橫的寫法。 八、挑 挑是基本筆畫中最易掌握的一種,除其傾斜角稍有變化外,其形態(tài)和寫法沒有大的變化。挑主要有斜挑、豎挑兩種,現(xiàn)說明挑的一般寫法。 斜挑的寫法:①向左下逆鋒起筆;②折鋒右下頓筆;③轉(zhuǎn)鋒鋪毫,漸行漸提,沉著有力地向右上挑出。 豎挑的寫法:①起鋒同豎;②行筆至折處向左下頓筆;③衄筆向右上挑出。 以上介紹的僅是楷書基本點畫通常的形式和寫法,由這些基本點畫還可以組成更多的復(fù)合點畫。有些點畫由于在字中所處的位置不同,其形狀也不一樣;又由于各家風格不同,即使同一種點畫,也有不同的寫法。這里不可能一一說明,應(yīng)因帖而異、因字而異,斟酌變化,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初學寫字,寫出的點畫容易出現(xiàn)許多毛病,俗稱“敗筆”。前人將常見的點畫筆病歸納為八種類型,可稱之為“楷書點畫八病”。 楷書點畫八病有①橫如柴擔;②豎如竹節(jié);③點如牛斗;④撇如鼠尾;⑤捺如掃帚;⑥提如釘頭;⑦折如鶴膝;⑧鉤如蜂腰。出現(xiàn)這些敗筆的原因,主要是對點畫用筆不夠熟練,只要熟練地掌握了各種筆法和點畫的書寫法則,自然就能夠糾正這些點畫筆病。 楷書點畫八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