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萬物均有其起源和發(fā)展過程。車,作為人類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如此。 古代的車,主要是馬車和牛車,即車的動力主要靠馬和牛拉。而車身主要以木制作,由輪、軸、輿、轅等部件組成。據《左傳》、《荀子》等史籍記載,最早的車是夏禹時的車正奚仲所造?!豆茏印芬粫@樣描述奚仲造的車:“方圓曲直,皆中規(guī)矩準繩,故機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堅固。”因而世人普遍認為三、四千年前的奚仲是“造車鼻祖”。 而馴馬拉車的,卻是商湯的十一世祖相土。據《竹書紀年》記載:“帝相十五年,商侯相土作乘馬,遂遷于商丘?!币簿褪钦f,相土在帝相十五年即公元前約1962年前后,飼養(yǎng)、馴服了馬匹,以馬拉車,不過他所造的馬車當時應多用于遷徙。由此可見,最原始的馬車應是相土所造。 馴服野牛,用牛拉車的人是商湯的七世祖王亥。他是治水英雄冥的長子。 不知他用何法子馴服了野牛,使牛成了家畜,商邦國的農業(yè)和畜牧業(yè)因此得到了快速發(fā)展,物產隨之變得豐富,物品積余增多。于是,在王亥的帶領下,商族人開始駕牛車載貨,到其它諸侯國進行以物易物的交易,古代原始的商貿活動由此展開,一個新的行業(yè)因此問世,首開該行業(yè)先河的王亥也因此成為“行商”的始祖。 馬車、牛車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使古人的交通變得更便利;而且從肩挑手提,到馬拉車載,在人類的文明史上也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初期的馬車、牛車應主要用于載人、馱物和貿易運輸。馬車比牛車快,利于遠程交通;牛車比馬車穩(wěn),且更堪負重,用于短途載貨更實惠?!兑住は缔o下》這樣描述馬車、牛車的功用:“服牛乘馬,引重致遠?!?/p> 由于馬車具有速度快的優(yōu)勢,后來馬車也曾進化成了“戰(zhàn)車”。商、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戰(zhàn)車是軍隊的主要作戰(zhàn)裝備,“車戰(zhàn)”是最常見的作戰(zhàn)方式。而以戰(zhàn)車為中心配以一定數量的甲士和步卒,就是車兵的基本編制,稱作“乘”。按周制,天子地方千里,擁兵車萬乘;諸侯地方百里,擁兵車千乘。因而戰(zhàn)車的多少,逐步成為衡量“國家”實力的標準,后來“萬乘之國”就是泛指那些實力強大的國家。 在公元前307年,趙國為對付擅騎射的“胡人”,拋棄了傳統的戰(zhàn)車,組建了騎兵。歷史上著名的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行動,即是為此。至秦漢時,騎兵已成為軍隊的主要兵種之一,因而戰(zhàn)車退出了戰(zhàn)爭的舞臺,漸又變成單純載人運貨的交通運輸工具了。 馬車、牛車作為古人主要的交通運輸工具,曾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在中國古代,主要以拉車的馬匹多少來區(qū)分地位,譬如秦時皇帝乘六匹馬拉的車,稱“天子六駕”;而大臣只能“四駕”。由于古人崇尚馬車、以馬車顯尊卑,因而乘牛車也就被視為“卑賤”之事。因中國自古以農業(yè)為本,一向重農輕商,商人被劃歸為“庶民”、“小人”之列,因而漢代車輿制度曾這樣規(guī)定:“賈人不得乘馬車?!?/p> 這種重馬車、輕牛車之風,秦漢最盛。但從東漢末年起,牛車“身價”才有所提高,尤其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皇帝、官員大多是馬車、牛車并用,官員乘牛車上朝更是常事。某些官員及太子享受賜車、加車待遇時,有些即是牛車。據《晉書·輿服》記載:“諸公給……皂輪犢車各一乘?!睜佘嚰磁\?。到了唐代,士大夫們亦以乘牛車為時尚。 一直到19世紀,馬車仍然是城市交通的重要交通工具,直至火車和汽車出現,以馬車作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時代才宣告結束。 作為人類的交通工具,從馬車牛車到火車汽車,這種飛躍式的演變和進化,給人類文明所帶來的無疑也是飛躍式的進步和發(fā)展。然而這種車的“進化”,卻也給人類的生存帶來了不容忽視的新問題,就是能源的無限損耗和環(huán)境污染。牛車和馬車自然不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因而,火車汽車取代牛車馬車,若僅從生態(tài)的角度看,無疑是一種退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