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廚的身份也不是很低,而且發(fā)展空間廣闊,良妃“魏瓔珞”和雍正帝的生母烏雅氏都是“御廚世家”,到了父輩才有了勉強算是不錯的職位,閹了御膳房工作人員,那雍正帝、乾隆帝、嘉慶帝、道光帝、咸豐帝、同治帝和胤禩這一脈就全完了,更何況御膳房的管理層都是八旗子弟······ 從編制上來看,御廚屬于內(nèi)務府管理,他的管理者肯定是滿洲八旗包衣,總不能把內(nèi)務府都閹了吧,施工隊呢?紫禁城的維護保養(yǎng)幾乎是不間斷的,能把木工、泥瓦匠也都閹了?那皇家的活兒就沒人干了。 從皇太極時期開始,御廚這種角色部分由漢人擔任,最早的滿洲人生活條件艱苦,也很樸素,一切都以實用為主,后來的宮廷也是慢慢由儉入奢,對吃喝的要求逐步提高,包括后宮女眷的首飾衣服也不僅限于金銀和普通綢緞了。 建州從來不缺漢人,有土生土長的建州本地人、關(guān)內(nèi)逃難而來的災民,也有從關(guān)內(nèi)、關(guān)外掠奪來的人口或稱奴隸,這些人中有很多都有一技之長,有的擅長種地、有的擅長打鐵、有的就是大明潰卒或者俘虜有從軍經(jīng)驗,有的擅長做飯等等,一般都能讓他們發(fā)揮所長。 注:逃到關(guān)外的漢人中,山東人居多,并非到了乾隆時期才開始“闖關(guān)東”。 為什么御廚不用“凈身”呢? ①御廚的工作地點固定,不敢、不能也沒機會在皇宮里亂竄。 這一點在剛開始“崗前培訓”的時候,內(nèi)務府肯定交代過,御膳房也是獨立的大院,有侍衛(wèi)看守,沒法隨便走出工作地點,實際上也沒有哪個廚子冒著砍頭的風險窺伺宮中情況,全家都難逃一死。 ②內(nèi)部管理方面,雖然膳房人員眾多,但領(lǐng)導層二十多人全部由侍衛(wèi)擔當,把御廚和各類廚工看得死死的,御廚們偷懶都費勁,跑出去根本不可能。 ③御廚并不在宮中過夜,他們都有自己的腰牌“通行證”,上書詳盡的個人信息和體貌特征,宮中一塊,御廚一塊,跟接頭對暗號一樣,比如玉佩一分為二,接頭的時候?qū)Φ脟澜z合縫才是自己人,侍衛(wèi)們也不可能認識所有人,所以御廚進門的時候兩塊腰牌要吻合并且信息正確才能進去。 ④到了皇帝用膳的時候,都由專職太監(jiān)傳菜,而且“手續(xù)”繁瑣,皇帝皇后基本上都只能吃涼的,御廚不負責端菜,他只能在灶上或者休息室待著。 太醫(yī)也是如此,他們要想走入后宮需要由太監(jiān)引領(lǐng),穿過層層守衛(wèi)后給后宮女眷診病,并且必須要幾位太醫(yī)同時在場,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必須記錄下來,配藥、熬藥都有專人負責,無需太醫(yī),而且必須有太監(jiān)宮女從旁侍應,嚴禁“離崗”,所以溫太醫(yī)的事情只能在《甄嬛傳》里發(fā)生,除非溫實初掌握空間系魔法,否則絕無可能。 乾隆年間,膳房始分內(nèi)外,內(nèi)膳房主要伺候帝后妃嬪,外膳房則主要供給侍衛(wèi)、大臣們的飯食,共計400多人。 皇帝每天正餐二次,點心、茶水的進食次數(shù)不定,但需常備,紫禁城通電以后才改為一日三餐,以乾隆帝為例,每天為他準備的食物夠幾十人吃,如果折成現(xiàn)銀夠幾千人吃喝的。 隨著滿洲皇帝入關(guān)日久,他們的飲食結(jié)構(gòu)也在改變,所以御廚的結(jié)構(gòu)也隨之調(diào)整,乾隆帝是一位非常顧念祖制的皇帝,一般人想不到,他早上四點多起床后除了必要的洗漱和飲食,第一件事是恭讀祖訓家法,可是后來他飲食上的操守也有所改變,初時最愛吃滿洲火鍋,后來改食北方火鍋,菜品也以魯菜、蘇杭為主,每年大概吃200多次火鍋,有時候一天三頓都是火鍋,但是滿洲特色菜也并不是不吃,只是相對較少而已。 為什么愛吃火鍋呢?口味只是一方面,主要是乾隆帝想吃熱的,其他菜等他入口早就涼透了。 皇帝的口味有所變化,則御廚的人員結(jié)構(gòu)也隨之調(diào)整,外聘御廚不多,最多的還是滿洲廚師,包衣用著比較放心,滿洲皇帝是不會把他們凈身的。 同屬火鍋滿洲、北方火鍋差別也不是太大,所以御廚中以掌握火鍋手藝的滿洲御廚居多,其他御廚每個人都有特色菜,因為皇帝的菜譜已經(jīng)極其豐富,所以新菜不多,御廚們都是一生努力做好一種或幾種菜即可,不需要樣樣精通。 康熙帝日常比較節(jié)省,如果他想吃雞,那么他點的菜基本都是雞,如果要吃羊肉,基本上桌上都是羊肉為主料的菜,這樣可以避免浪費,雍正帝更加清淡,以素食和湯粥為主,乾隆帝相對就奢侈了很多,他們的御廚也會隨著皇帝的口味而在人員和菜品上有所變化。 注:滿漢全席是絕對存在的,并且在《大清會典》中有著極其詳盡的記錄,這可是大清官方出版物。 御廚們一般都是頂級廚師,所以把皇帝的吃喝伺候好了另有賞賜,有時金銀有時布匹,看皇帝心意了。 皇帝對廚師有一定了解,哪位御廚擅長做什么菜品,基本都知道,有的御廚就是皇帝有所耳聞后從民間挖來的,哪會不知道名字,皇帝往往把御廚的名字和菜品掛鉤,在清宮記錄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比如“叫XXX做菜”的皇帝口諭,并且同一道菜必須同一個人做,換個御廚做菜一旦味道變了,那是要接受處罰的。 太監(jiān)之所以被凈身,無非是因為作為皇宮中的基層服務人員,每天有大把的機會接觸到皇后和妃嬪等皇帝家的女人,而且越是等級較高的妃嬪,按宮制晚上越需要太監(jiān)們值夜,如果他們有正常男人的能力,那皇帝就睡不著了,所以凈身是作為太監(jiān)的基礎(chǔ)條件。 御廚每天回家并且有著固定的工作地點,院落有專人看守,上班期間有25個主管盯著,偷懶都費勁沒有任何機會跑出去,皇帝沒必要把御廚凈身,何況其中大部分都是上三旗包衣。 還有一點,皇帝為了得到更好的服務會從民間招攬御廚,菜還沒吃到口先把廚子給閹了,誰還敢出名,這是對整個飲食業(yè)的無差別打擊,遇上脾氣大的斷了自己香火我也不給你好好做皇帝也沒轍,他的目的是要吃好,而并非殺人,他也不想御廚帶著滔天的怨氣做菜。 方方面面原因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條還是有效、有序的管理,御廚根本接觸不到后宮女眷也就沒有必要凈身了。 |
|
來自: 天親館 > 《歷史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