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可治療消化系統(tǒng)的40多種病證,主要的有急性胃腸炎、細菌性痢疾、消化性潰瘍、胃下垂、慢性腸炎、闌尾炎和肝膽疾病等,以消化性潰瘍的研究最為深入。大多以中脘、天樞、足三里、內(nèi)關(guān)、公孫、胃俞、脾俞、曲池、支溝、上巨虛、下巨虛、內(nèi)庭等為主穴,并結(jié)合辨證分型酌情增減,療效肯定。治療方法多種多樣,有針刺、艾灸、TDP照射、耳針、穴位埋線、按摩、配合藥物灌腸等方法。尤其是潰瘍性結(jié)腸炎,大多需配合藥物治療,方可取得顯著療效 研究表明,針灸對消化道的運動、消化腺的分泌、膽汁流量以及膽囊、膽道的舒縮功能等均有調(diào)整作用。針刺天突、膻中、合谷、巨闕等穴可使正常食管壁蠕動增加、增強,管腔加寬;若管壁為腫瘤組織所代替或放療后發(fā)生纖維化,針刺則無明顯改變。針刺足三里、胃俞等穴可以明顯地改變胃和小腸的活動,其作用取決于當時胃腸道所處的功能狀態(tài)。如胃的運動處于抑制狀態(tài)時,針刺能使胃的活動加強,胃體收縮幅度增大,頻率加快,胃液的酸度和酶的活性升高;反之,當胃的運動處于興奮狀態(tài)時,針刺則能使胃的活動減弱,頻率減慢。 (1)急性胃腸炎針灸治療急性胃腸炎,即使只用中脘、內(nèi)關(guān)、足三里,效果也較為顯著。故有人將此3穴命名為“胃病方”。據(jù)報道:針灸治療急性胃腸炎492例,治愈率達95%,多數(shù)患者經(jīng)1~3次治療即愈。有報道用針灸治療暴發(fā)型胃腸炎301例,治愈296例,以常規(guī)穴結(jié)合瀉大椎、曲池,或在曲澤、委中刺絡出血,治愈率為98.3%。 (2)細菌性痢疾細菌性痢疾是運用針刺治療較早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主穴多用天樞、足三里、上巨虛、曲池、陰陵泉等。每日治療2次以上,強刺激瀉法,久留針,療效好,見效快,無論是改善癥狀還是促使大便轉(zhuǎn)陰,其療效都超過中西藥物。針刺治療細菌性痢疾除了能提高機體免疫防御功能外,對腸道局部也有影響,可抑制亢進的腸蠕動及擴張腸血管,增加腸血流量,有助于腸道病變的愈合。尤其在解決腹痛、里急后重、減少排便次數(shù)等方面有較快的療效。 (3)消化性潰瘍針灸治療消化性潰瘍病,方法頗多,如針刺、艾灸、耳針、穴位注射、穴位埋線、穴位敷貼和針挑療法等,均取得了良好療效。針灸治療消化性潰瘍的常用穴位按使用頻率的高低依次為:中脘、胃俞、足三里、脾俞、上脘、內(nèi)關(guān)、梁門、章門、下脘、三陰交、公孫、合谷。 有實驗表明:針刺對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胃電振幅的抑制,與針刺的穴位有一定關(guān)系,即胃俞>中脘>足三里>脾俞>梁門>陽陵泉>對照點。另外,在消化性潰瘍的針灸治療過程中,不少人發(fā)現(xiàn)潰瘍患者在背部有陽性反應點,在這些反應點上施以針刺治療,常能獲得較好的療效。 據(jù)9個單位對消化性潰瘍549例的針灸治療資料顯示,治愈率為59%。研究表明,對消化性潰瘍,針灸可以調(diào)整自主神經(jīng)功能,降低胃黏膜興奮性,減少促胃液素和胃酸分泌,有保護胃黏膜、促進潰瘍愈合等作用。一旦胃潰瘍發(fā)生穿孔,針刺還可使大網(wǎng)膜向胃壁創(chuàng)口移動,包裹創(chuàng)面,形成粘連;并能提高腹膜的吸收功能和機體防御功能,促進傷口愈合。十二指腸球部變形若為活動性潰瘍引起者,針刺后可使其變形緩解,龕影暴露,借此可以提高十二指腸球部潰瘍X線診斷的準確率。 (4)胃下垂針灸治療胃下垂不但有較好的臨床療效,而且具有見效快、療程短的特點,這是一般藥物的效果所不及的。取穴以中脘、提胃(中脘穴旁開4寸)、升胃(下脘穴旁開4寸)、脾俞、胃俞、足三里、百會、氣海、關(guān)元為主。多采用灸法,也有用芒針、埋線和配合中藥的綜合療法,有效率均在90%以上。 據(jù)11個單位報道:針刺治療胃下垂2226例,治愈率為38.4%,總有效率為91.4%。X線觀察顯示:針刺可使胃蠕動增強,提高胃肌張力,使胃下垂得以回升。研究發(fā)現(xiàn),針刺足三里穴,血清5-羥色胺、胃泌素顯著下降。表明針刺的調(diào)整作用可使胃竇組織G細胞、嗜鉻細胞中的5-羥色胺、胃泌素增多,血液中5-羥色胺、胃泌素含量減少,緩解過量5-羥色胺、胃泌素對靶細胞的刺激,從而使胃竇部運動趨于正常,胃節(jié)律恢復正常,胃排空不受阻礙,原胃運動節(jié)律紊亂導致的惡心、嘔吐、腹脹、納呆等癥狀也隨之消失。 (5)闌尾炎針刺治療闌尾炎以急性者最為適宜,針刺以取闌尾穴、天樞、上巨虛、足三里、合谷、曲池為主,配合中藥保守治療,病人痛苦小,治愈率也高,無任何副作用和后遺癥,能使闌尾炎患者很快康復。其作用機理在于對腸道和闌尾運動以及機體防御反應的影響,闌尾炎患者在針刺闌尾穴后,闌尾排空時間延長,并伴有局限性壓痛,按此診斷可使病理檢查符合率由85%上升到近100%,并使手術(shù)的可靠性由60%左右升高到近100%。 (6)肝膽疾病針刺作為一種簡、便、驗、廉的治療方法,在肝膽疾病的治療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臨床用穴包括期門日月、肝俞、膽俞、至陽、太沖、丘墟、內(nèi)關(guān)、支溝、陽陵泉、膽囊穴等。操作以毫針、電針、耳穴按壓為主,此外,還有艾灸、穴位注射、穴位埋線以及配合中藥,取得了一定的療效。針灸對肝臟功能有一定影響,對肝硬化患者運用中藥敷貼期門、神闕等穴,能減輕乏力、納呆、腹脹、腹水等癥。針灸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主穴取太沖透涌泉、足三里,有效率接近100%。 利用蜂毒穴位注射治療乙型肝炎,也取得可喜進展。針刺日月、陽陵泉、期門、至陽穴治療急性膽囊炎和慢性膽囊炎,有效率均可達95%以上;治療膽道蛔蟲癥的有效率更高。對于膽石癥,針刺有影響膽紅素代謝、預防結(jié)石形成、加強膽囊收縮、促進膽汁分泌和排石等作用。通過對大量膽石癥患者的臨床實踐觀察,針刺巨闕、不容、陽陵泉、足三里等穴對膽道口括約肌有明顯的解痙作用,且能促進膽總管的收縮。 (7)其他疾病針灸治療神經(jīng)性嘔吐療效確切、肯定,多采用內(nèi)關(guān)、天突、中脘、足三里、公孫等穴,在嘔吐前進行針刺。針灸治療頑固性呃逆、中風后呃逆、手術(shù)后呃逆和腫瘤并發(fā)呃逆,也都有較好的臨床療效。針灸治療習慣性便秘,以足陽明胃經(jīng)腧穴為主,常取天樞、足三里、上巨虛、內(nèi)庭、曲池、支溝、大腸俞,其他還有合谷、內(nèi)關(guān)、三陰交等穴。可使便秘患者直腸蠕動增加,便意出現(xiàn)。
|
|
來自: 安徽名醫(yī)張守光 > 《醫(y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