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創(chuàng)立的儒家 學說,是在總結、概括和繼承夏、商、周三代尊尊親親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在社會治理方面,儒家主張禮治,強調傳統(tǒng)的倫常關系在維系社會良性運行中的基礎性作用。在個體生活層面,儒家注重人的內在精神修養(yǎng),提出了一套以“仁”為核心的價值體系。儒家在先秦遭墨、法、道等派的激烈批判,在秦代和漢初,遭統(tǒng)治者排斥,在六朝先后受玄學、佛學的沖擊,在五四反孔非儒高潮下更是被斥之為封建糟粕,但還是綿延至今。其原因在于,儒學是植根于中華民族固有的價值系統(tǒng),而又能順時作自我調整,因而總能適應時代和社會的變化。因其內涵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儒學成為國學(傳統(tǒng)文化)的代名詞。而作為東方最有價值的知識系統(tǒng),在全球化深度演進的當下,儒學亦是引領世界文明多樣性發(fā)展的重要力量。 一、儒家崛起為先秦第一學派的條件 (一)從王官與儒說起 儒的原始含義是指周代學校里的教師?!吨芏Y·天官》記載:“儒以道得民”。東漢鄭玄在注釋這句話時說:“儒,諸侯保氏有六藝以教民者。”就是說儒是以六藝來從事教育貴族子弟的教師。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shù)和《詩》、《書》、《易》、《禮》、《樂》、《春秋》。前面六項是初級的教學內容,后面的六項是高級的教學內容。儒其實也就是王官,或者說史官。而儒又有“君子儒”與“小人儒”之分。前者精通六藝,而且道德高尚,能治理國家。后者指替人辦喪事、相禮為生的人,即吹鼓手、司儀之類。這種儒則沒有高尚的道德,只滿足于飽暖而已。 王官與儒,都是些古代的知識分子,在夏、商、西周各代,知識分子集中在史官,或者叫王官?!吨芏Y·地官》說:“古者學在官府”?!段氖吠x·史釋》說:三代(夏、商、周)鼎盛之時,天下的知識學問都集中在官府里,要學知識都要以官吏為老師。如果要學習法律方面的知識,就要到司徒那兒去學。因此,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學習機會的,只有王公貴族的子弟,才能有資格進入當時的學校里去讀書?!皩W在官府”的局面,一直維持到西周末年。由于戎狄的入侵,迫使周平王東遷洛邑,在此過程中,王官流入一些諸侯國或失散于民間。 (二)孔子大辦私學 由“學在官府”到王官下到民間,在這個過程中,私人講學的興起,又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孔子就是在私人講學中最有貢獻者。孔子倡導私人講學之風,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tǒng),為戰(zhàn)國時代的“百家爭鳴”開了先河??鬃釉诮虒W實踐中提倡“有教無類”,即教育的對象不分貴賤等級,這就大大擴大了教育的范圍。據說,孔子所教的學生有三千,其中精通禮、樂、射、御、書、數(shù)和《詩》、《書》、《禮》、《樂》、《易》、《春秋》“六藝”的就有七十二人,可謂桃李滿天下。他一生從事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終于在教育事業(yè)上獲得了豐碩的成果。孔子的弟子分散在各諸侯國,成為各個方面的有用人才。孔子創(chuàng)建儒家學派,正是依靠他的這些弟子作為骨干而形成的。正是由于孔子的大辦私學,才使得儒,由一種職業(yè)升華為一個學派成為可能。這也是儒家學派崛起的一個重要條件。 (三)儒家創(chuàng)建于魯國的歷史背景 儒家學派為什么會誕生于魯國呢?這還得從魯國的特殊地位說起。魯國是周公的封地,周成王對周公的恩德十分感謝,他使魯國在諸侯國中獨占極為特殊的地位,讓魯公分享只有天子才能享有的祭祀天和祖廟的特權。因此魯國有“天子禮樂”,而且還有附庸小國和太祝、太卜、宗人、太史等官職,也有服用的器物、典籍簡冊,卿、大夫、士等百官和宗廟祭祀用的彝器。這就使得魯國文化比其他諸侯國都更繁榮。隨著周平王的東遷,文化典籍大量散失,魯國在文化上的優(yōu)勢就顯得格外突出,從而有《左傳·閔公元年》記載:“周禮盡在魯矣”這樣的感嘆。正因為如此,魯國便具備了產生儒家的良好條件。而孔子正是在這樣得天獨厚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思想文化巨人。加之魯國朝野文化素質普遍較好,所以孔子大辦私學,向他學習的人相當?shù)亩???鬃拥穆曂苍絹碓礁?,影響越來越大。在孔子?chuàng)建儒家學派以后,魯國就成為儒家的大本營。因此《莊子·天下》記載,“鄒魯之士縉紳先生”,即是說的魯國儒者,這些人都是懂得《詩》、《書》、《禮》、《樂》等“六經”的。同時莊子還說:“魯多儒士”。即是說的魯國的儒者數(shù)量相當?shù)亩?。又說魯“舉國而儒服”。這雖然有點夸大其辭,但也確實反映了魯國儒家勢力之大。 (四)儒家在春秋戰(zhàn)國百家爭鳴中的影響 從孔子創(chuàng)建儒家以后,它在思想文化領域里就居于獨領風騷的地位。因為老子雖然比孔子早,但是他著的《老子》一書,流傳并不廣,在當時的影響不大。而從春秋戰(zhàn)國百家爭鳴的角度看,最先與儒家爭鳴的是墨家,而墨家的創(chuàng)始人墨翟則是從儒家分化出來的。當然儒墨之爭的發(fā)展,加上稍后楊朱學派的興起,楊墨兩家都把矛頭指向儒家。因此,孟子不得不起來反對楊墨兩家。由于儒家在楊墨兩家的攻擊之下有不支之勢,因此才有孔子的弟子子夏開始從儒家中分化出來,轉向法家,而由子夏的弟子李悝創(chuàng)建了法家,以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繼孟子之后的荀子,因為長期居于戰(zhàn)國中期齊國的稷下學宮,他吸收了諸家之長,形成自己獨特的思想,而他的弟子韓非和李斯則成為法家的重要人物。由此看來,先秦時期的儒家對百家爭鳴的影響也是十分可觀的。 二、孔子首倡“禮治”與“仁學” (一)孔子其人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出生于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其先祖孔父嘉是宋國(今河南和山東、江蘇、安徽交界地區(qū))的公室貴族。而宋國的開國者微子啟原是殷人,是殷朝末代君主紂王的庶兄。其后代防叔為避禍而逃奔,定居于魯國,防叔的孫子叔梁紇,便是孔子的父親。他是魯國一位有名的武士,曾為陬邑大夫,所以也叫陬梁紇。他先娶施氏,生了幾個女孩,其小妻生的兒子孟皮是一個跛子;于是在晚年又娶一個年輕女子叫顏徵在的為妻,婚后曾到尼丘山祈禱求子,后來得子就起名孔丘??鬃哟蠹s3歲時,叔梁紇病故,顏徵在帶著孔子遷居到魯國國都曲阜(今山東曲阜縣城)。子一生大部分時間,便是在曲阜度過的。 孔子從小受到母親的良好教育,而且曲阜那里有濃厚的傳統(tǒng)文化氣氛,對幼小的孔子起了極大的熏陶作用??鬃油陼r作兒戲,就常常擺上小碗小盤,裝作祭祀用的俎豆(禮器),模仿著行禮。大約在19歲那年,他娶宋國女子亓(音齊)官氏為妻,一年后生下了他們的獨子鯉。 孔子因出身沒落貴族的家庭,他的社會身份屬于“士”,是貴族的下層。史書上曾記載他因社會地位低下而受人奚落的事。一次,魯國的執(zhí)政大夫季孫氏“饗(宴請)士”,孔子興沖沖地去了。季孫氏的家臣陽虎出來擋駕,對他說“這是宴請士的,而不是宴請你的”,給他吃了一個閉門羹。 由于家貧無靠山,年輕的孔子不得不去從事在當時被認為是鄙賤的職事。據說他當過吹鼓手,20來歲時給貴族季氏當過管理財務的“委吏”,還是管理牲畜的“乘田”,這些都屬于卑微的職務。 孔子在逆境中發(fā)奮勤學,15歲時便確立了學習的志向。他在學習中不放過一切求知的機會。他曾向郯國的國君郯子求教遠古的傳說。堅持不懈地異常勤奮地學習,帶來了豐碩的成果??鬃硬W多識的名聲愈來愈大,終于同委吏、乘田這類“鄙事”告別,開始收授弟子,從而開辟了一條私人講學的道路??鬃雍脤W,主要不在于博聞多識,而在于研求為政和作人之道。他是主張“學而優(yōu)則仕”的,他渴望能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但這樣的機會遲至年過半百之后才到來。 公元前517年,魯國內亂,孔子不居“亂邦”,到了齊國,為高昭子家臣,欲仕齊景公。因齊大夫欲加害于他,故倉促返魯。而魯國政局混亂,孔子不仕,避亂從教,弟子甚多,成為著名的教育家。至魯國內亂平息,孔子愿意從政,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始任中都宰,后升司空、大司寇,參與國政,但因參與“墮三都”以強公室,與魯國執(zhí)政者季氏矛盾十分尖銳,他只好棄官離魯,從政時間只有5年。 從公元前497~前484年,孔子進行了長達14年的“周游列國”,以求仕并宣傳其學說。他訪問了衛(wèi)、陳、蔡、曹、宋、鄭等國,雖然受到禮遇,但并不被重用,他四處碰壁,自覺猶如“喪家之犬”,甚至絕糧于陳蔡之間。最后還是回到魯國,這時已是公元前484年。 在過了14年漂泊生活之后,終于回到了父母之邦,而孔子已是68歲的老人了。魯哀公和執(zhí)政者季康子以“國老(國之元老)”之禮相待,向他問為政之道。但孔子與當權者的政策背馳太遠,自然無意參政。他把晚年的全部精力用在文化教育事業(yè)上,努力搜集和整理古代文獻,作為教授弟子的課本。 在孔子年邁體衰的時候,他的獨子和兩個心愛的弟子相繼死去,這在感情上實在是沉重的打擊。就在弟子子路遇害的次年,孔子在悲痛中病倒了,他自知將不久于人世,對前來探望的子貢說:“你來得太晚了”!接著自喻為泰山和棟梁,自稱為富有才智的哲人,但卻將逝去。因此天下無道已經很久了,卻沒有誰能崇信自己。師生見面7天之后,孔子悄悄地離開人世,時年73歲。這一年是公元前479年(魯哀公十六年),哀公致以哀悼的“誄”(音壘)詞。弟子們都服“心喪”(服喪不穿孝服,只在心里哀悼了3年。子貢一直在墓旁小屋里居住了6年,才依依不舍地拜墓離去。 孔子生活在社會大動蕩的時代,他一生孜孜不倦地探索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力求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鬃訌娬{仁政、禮治,為政以德,這對于當時急功好利不斷從事攻戰(zhàn)的各諸侯國君主來說,自然是格格不入的。他終于在哀嘆“吾道窮矣”的凄涼境遇中老病而逝。 (二)孔子對儒家思想的貢獻 1.由倡導“禮制”而走向“禮治” 春秋時代,由于社會內部不可調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機搖撼了傳統(tǒng)文化的權威性,對傳統(tǒng)文化的懷疑與批判精神與日俱增。以祖述堯舜、傳承三代為己任的孔子,首先要做的就是以新的時代精神,對傳統(tǒng)文化加以適當?shù)母脑?,以便在舊世界的廢墟上建立一種新的和諧秩序和心理平衡,重構社會禮制。 “禮”是什么?《說文解字》解釋為“敬神求福”,反映了人與神的關系,經與神權政治相結合,發(fā)展為貴族等級制度的親疏、尊卑、貴賤、上下的嚴格劃分。禮包括祭禮、喪禮、外交之禮、作戰(zhàn)之禮,婚嫁之禮等。 孔子生活的時代,臣殺君、子殺父之類的事常有發(fā)生,他認為導致社會變革的原因在于“名”、“實”不符,要糾正“禮壞樂崩”的社會秩序,首先就要“正名”,即所謂“糾正名實的混亂”。那么,孔子正名的標準是什么呢?他曾考察三代之禮,認為三代之中的周禮是最完善的,故推崇周禮,并希望用周禮的等級名分,把當下破壞了的“名”、“實”關系匡正過來。這樣才能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三綱五常的主從關系社會秩序:君有君的樣子,臣有臣的樣子,父有父的樣子,子有子的樣子,如此才能“名正言順”,才能天下太平。(三綱五常之說,起于董仲舒,完成于朱熹。但是董仲舒沒有將"三綱"和"五常"并提連稱,首次并提連稱的是東漢后期的經學家馬融。這種并提連稱意味著封建思想家終于把封建綱紀和處理這種綱紀的道德原則結合為一體,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政治倫理道德體系。而它所要求的社會規(guī)范就是忠孝兩全。忠是下對上的社會規(guī)范理念,"而'恕'是維持社會平衡,體現(xiàn)上對下的社會規(guī)范理念"。恕通俗的意思就是理解,體諒他人,為他人著想。恕在社會互動中具有重要地位,是預知他人行為,維持良好社會秩序的社會態(tài)度。) 孔子崇尚周代的禮制,在現(xiàn)實的政治生活里,必定要走向以周禮確定的社會和人倫秩序來治理社會的“禮治”。他說過如果有人要用他為政,他就要在東方復興周道。因此孔子對諸侯、大夫、家臣僭越禮制的活動,持堅決反對的態(tài)度。比如當時魯三家(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祭祀宗廟唱《詩經·周頌》中的一篇《雍》的詩,孔子認為只有天子才能唱,大夫怎么能唱呢?又如孔子反對魯大夫臧文仲把一種叫做祭的大烏龜放在雕梁畫棟的房屋里。這是天子所用的禮,臧文仲這么做還算什么明智呢? 但是,孔子復禮是改良后的禮,他企圖用“德”和“禮”來補充“政”和“刑”的不足。他認為只用行政命令和刑罰來治理民眾還不夠,應該進一步用“德”來加強思想和用“禮”來約束規(guī)范社會秩序,這樣民眾就知道羞恥而服從統(tǒng)治了??鬃诱f只有統(tǒng)治者講禮,民眾也跟著講禮,這樣的社會才能夠穩(wěn)定。他把禮看成是維持統(tǒng)治秩序的重要規(guī)定,有了禮,就可以防止叛亂。同時,他主張“舉賢才”,在不違背“親親”原則下選舉有才能的人參與管理國家。對于禮的內容,孔子認為可依現(xiàn)實作適當?shù)男薷?,例如,用麻布做禮帽符合周禮,但卻費工,當時人用絲綢來做,比較節(jié)儉,孔子就表示贊成。 2.“仁”學就是人道之學 但禮畢竟是一種外在的形式,要使人們心悅誠服地尊崇禮所確定的行為規(guī)范,還得從心入手,從內在精神上貫通禮的必然意義。為此,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那么“仁”是什么意思呢?《說文解字》解釋為“從人從二”,即“人與人相與也”(即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孔子認為仁就是“愛人”,意為人與人之間要相愛,如何做到愛人呢?一方面是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別人站得住;自己想要滿足的要求,也要使別人得到滿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另一方面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喜歡別人對待自己的,也不要強加給別人)??鬃拥摹叭省边€包括“恭、寬、信、敏、惠”(待人恭敬、寬大、守信用、勤快、恩惠)?!皠傄隳驹G,近仁”(剛強、果斷、樸實、說話慎重,這就接近仁了)?!熬犹幑?、執(zhí)事敬”(居住在家謙恭,辦事認真嚴肅)。 “仁”和“禮”的關系怎樣呢?他認為克制自己,使之符合“禮”的要求,這就是“仁”。具體辦法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凡是不符合禮所確定的不看、不聽、不說、不做)。孔子認為一旦做到“仁”,天下的人就會歸順了。由此看來,“仁”的標準是“禮”,只有按禮的規(guī)定辦事,才稱得上“仁”。然而,能真正算得上仁的微乎其微。因為孔子眼中的“仁人”是“成人”(完美的人),必須兼?zhèn)洹爸⒘?、勇、藝”,而又“文之以禮樂”(按禮樂規(guī)定做事)才行。 孔子的“仁”具有政治的內容,是一種治國之道,其基本內容是“克己復禮(克制自己私欲,使之符合周禮)?!彼€認為“仁”與“不仁”是能否守國的關鍵,所以為政要小心謹慎。辦事要慎重,像接待貴賓一樣,也要像在大祭一樣。對待民眾,統(tǒng)治者要愛,施行仁政。《禮記·檀弓》記載了這么一個故事:孔子路過泰山旁邊,看到一個婦女在墓前痛哭,便叫隨行的子路上前詢問緣故。那婦女說,過去她的公爹和丈夫先后被老虎吃掉,現(xiàn)在兒子又死于虎患??鬃訂査秊槭裁床浑x開這個有猛虎的地方遷到別處去呢?那婦女說,因為這里“無苛政”。孔子聽了,深有感觸地對同行的弟子們說:“你們知道了吧,苛政比猛虎還要厲害?!边@則有名的“苛政猛于虎”的故事反映了孔子對苛政的憎惡。 個人如何做到“仁”呢?孔子認為是從近處做起。如能有一天致力于仁,他從未見有力不足的。好勝、自夸、怨恨、貪欲都沒有的人,說不上“仁”。但是,像令尹子文那樣忠君,陳文子那樣清高,都算不上“仁”,仁者必須先付出艱苦的勞動,才能得到收獲。要保持仁也不容易,他的有名弟子如子路、冉求、公西赤等,雖各有所長,但都談不上“仁”。在孔子心目中只有三人是“仁”人,即微子、箕子、比干。伯夷、叔齊講禮讓;管仲“如其仁”,認為他保全天下之民,可以算得上“仁”??鬃诱J為“民”(民眾)可以實行“仁”。而使他們懂得孝悌之道是仁的根本。因為只要做到孝悌,民眾就可以不犯上作亂了;而假設一個人能立志于“仁”,這樣他就不會做壞事而當順民了。顯然,孔子主張以仁來調和階級矛盾,同時也調和統(tǒng)治階級內部矛盾,使統(tǒng)治能長治久安。 孔子很少談“性”和“天道”,而談仁的地方很多??梢娝恢匾曁斓?,也不相信鬼神,更多的是重視“人道”。人道就是“仁”學。他繼承了春秋“天道遠,人道邇(邇,近)”的傳統(tǒng),進一步強調了“人道”的重要,專門論述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問題,這在儒學思想史上可以說是孔子的重大貢獻。 (三)孔子的影響及其后學 1.孔子對后世的影響 孔子生前,以博學多識而名著魯國內外,而在政治上并不得意,多次碰壁,所以有“天下誰能崇信我”的嘆息。春秋末,各諸侯國多改變古制并熱衷于兼并戰(zhàn)爭,作為儒家的孔子,其“仁”“禮”那一套太過保守,只能被束之高閣。到孔子死后儒家內部分為若干派別,儒家后學對其創(chuàng)始人孔子的思想既有繼承,又有不同的闡發(fā),甚至改變。他們均明顯地突破了孔子學說的藩籬,后代儒家更是依照現(xiàn)實,對儒家作了補充與修正,還對孔子學說的原意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以適應時局。因此,如何評價孔子,要做具體的分析。 孔子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影響最大的思想家,他的政治、倫理思想深刻影響著中華民族;孔子作為古代一位大教育家和學者,在中國文化發(fā)展上有過開創(chuàng)性的、劃時代的重大貢獻;他的教育思想,大多成為教育史上的至理名言;他所保存的古代文化典籍,都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文化遺產。 在政治上,孔子對后世的影響極其重大。秦武力統(tǒng)一全國,以法家思想治國,后又焚書坑儒,儒家受到重大打擊。但秦統(tǒng)治時間不長。至漢代,統(tǒng)治者因秦亡教訓,又考慮到長治久安和加強思想控制的需要,孔子學說大受重視。漢武帝獨尊儒術,儒家思想成為官方欽定的正統(tǒng)思想,自此孔子地位一躍至先秦諸子之上。后世歷代統(tǒng)治者竭力尊崇孔子,不斷抬高其地位,除表彰孔子之道,還屢加尊謚,建廟祭祀,對其后裔賜以爵位和特權??鬃映蔀楦吒咴谏系氖ト?,他的學說和后人假托于他的一些學說成為歷代統(tǒng)治者必用的思想工具,維護了長達二千多年的封建統(tǒng)治秩序中發(fā)揮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2.孔子之后儒家的分立與演變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 繼續(xù)傳播孔子的思想,因其弟子多,而使儒家有所分化,便有了各種流派。據《史記·儒林傳》記載,自孔子死后,孔門弟子紛紛游說諸侯,位高的有成為諸侯的師傅或卿相的,位低的有做了士大夫的師傅或朋友的,有的則隱居起來。例如,子路居住在衛(wèi)國,子張居住在陳國,澹臺子羽居于楚國,子夏居住在魏國的西河,子貢始終在齊國。如像田子方、段干木、吳起、禽滑厘等人,都是子夏的學生,而成為王侯的老師。這是從孔門弟子在孔子死后的分布而說的。《韓非子·顯學》則直接說,自從孔子死后,儒家分為子張氏、子思氏、顏氏、孟氏、漆雕氏、仲良氏、孫氏、樂正氏。其中子張氏一派指子張的后學;顏氏一派指顏淵的后學;孟氏一派指孟軻的后學;漆雕氏一派指漆雕開的后學;仲良氏一派,據郭沫若考證是指《孟子·滕文公上》所說的陳良的一派,其活動在南方的楚國;孫氏一派指荀況的后學;樂正氏一派指孟軻的弟子樂正子的后學。這八派中沒有子夏氏,其實子夏氏一派倒是很重要的。司馬遷在《史記》中詳細地敘述了子夏在魏的西河講學,教授包括魏文侯在內的許多學生。八派中的子思氏一派、孟氏一派和樂正氏一派應當是一派,即思孟學派,這一學派也很重要。盡管在這個問題上學術界還有爭論,認為它并不存在。但一般認為,思孟學派是歷史上的客觀存在,如果否認了它,儒家中對佛教和宋明理學有過很大影響的思孟學派,就被埋沒而說不清楚了,因此有必要著重說一說。還有一派,即荀子(孫氏)一派,對后世影響也很大,也要著重介紹。 3.曾子的孝道、“內圣”“外王”與儒家之正傳 曾子是孔門弟子中最得其正傳的一位,他主要發(fā)揚了儒家孝道的思想。孝道是《論語》中倫理學的核心。《論語·學而》記載:“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這是說兒子孝順父母,弟弟敬愛哥哥,這就是仁愛的根本。這句話說出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死后,曾子確有以孔學正傳自命的雄心。他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曾子一系,正是繼承了孔子學說核心的“孝”的倫理思想?!妒酚洝ぶ倌岬茏恿袀鳌酚涊d,孔子以為曾子最突出的是精通孝道,并作《孝經》。因為《孝經》所論述的關于宗法制度,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家庭如何相處的問題,這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根本問題。以血緣關系建立的家庭是社會最小的細胞,孝道是維系這種家庭關系的最根本的方法。如果各個家庭都維系得很好,整個封建社會就穩(wěn)定了。 (曾子) 《論語·里仁》引孔子對曾子說“吾道一以貫之?!痹咏忉屨f:“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他用“忠恕”二字概括孔子“仁者愛人”的思想,抓住了根本?!凹河⒍⑷?,己欲達而達人”這是“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是恕。即一方面是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別人站得?。蛔约合胍獫M足的要求,也要使別人得到滿足;另一方面要自己所不喜歡別人對待自己的,也不要強加給別人。忠恕與孝道是什么關系呢?《論語·為政》引孔子說:“孝慈,則忠?!笨梢娫佑谩爸宜 眮砀爬鬃拥牡溃菍Φ?。《論語·衛(wèi)靈公》引孔子回答子貢問“有一句話可以一輩子都實行它,”這句話就是說的“恕”,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笨梢娍鬃右彩强隙ㄔ影阉摹暗馈备爬椤爸宜 钡?。 曾子廣收門徒,為魯、費之君重用,后來曾子的兒子曾申,又得魯繆公的尊禮,形成相當?shù)膭萘?。據說,《孝經》是孔子講授,曾子記錄而成。曾子是儒家的正傳,此說是從孟子開始的。此后曾子在儒學的地位才大大提高。到唐代,韓愈認為孟子之后道統(tǒng)失傳,并且以繼承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為已任。之后的宋明理學家們同樣認定曾子是孔門正傳,如二程(程顥、程頤)認為,孔子死后傳其道的只有曾子,“曾子傳之子思,子思傳之孟子,孟子死不得其傳?!敝祆湟舱J同這一說法。由此,曾子與思孟學派在宋明就有了特殊的地位。 關于“內圣”、“外王”的由來,也與曾子直接有關?!皟仁ァ?、“外王”,最早見于《莊子·天下》:“內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發(fā),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薄肚f子·天下》屬《雜篇》,成書當在戰(zhàn)國晚期,所講的或許在儒家早已開辟“內圣”、“外王”之道以后。儒家的“內圣”“外王”之道是由《大學》而起的?!洞髮W》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與莊子的內圣外王有著內在的關聯(lián)。朱熹《大學章句》引子程子的話認為:“《大學》是孔子之遺書,(后又說:“右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保┒鯇W入德之門也。于今可見古人為學之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者、而論、孟次之。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矣?!庇终f:“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保ā端臅ⅰご髮W章句》)可見《大學》與孔子和曾子關系密切,曾子為孔子正傳亦由此可見,確為儒家重要經典。內圣是指圣人內心的修養(yǎng),即修身。是通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路子,外王是指將圣人修身之后的精神用于齊家、治國、平天下。由“內圣”而“外王”成為一體。即先道德而后修養(yǎng),有修養(yǎng)之后再從政以治理國家。《大學》的思路正是如此。孔子、曾子已開辟了如《莊子·天下》所記載的“內圣”、“外王”之道。在孔門弟子中,除曾子之外,曾子的學生子思,以及思孟學派,更是明確承襲了這一思路。此可見曾子在孔門弟子中正統(tǒng)地位。 4.子夏是儒學向法家演化的中介,有注重功利的傾向。 子夏(公元前507年~?),姓卜名商,字子夏,是孔門弟子中文學類的高足。子夏比孔子小44歲,幼年時家貧窮,《論語·子張》記載他“博學而篤志”。子夏任過魯國的“莒父宰”,即今山東高密縣東南的地方長官??鬃铀篮笏谖旱奈骱又v學。他對禮節(jié)儀式十分熟悉,對古代文獻典籍也很重視,并善于講解,尤其是對《詩》、《書》、和《春秋》?!逗鬂h書·徐防傳》說子夏是解釋儒家經典的章句之學的首倡者。他對我國古代文獻典籍的繼承和傳授有特殊的貢獻。 (子夏) 關于子夏一派沒有列入儒家八派的原因,郭沫若認為:“這是韓非承認法家出于子夏,也就是自己的祖宗,故把他從儒家中剔除了”。由此看來,子夏的思想在思想史上確有其重要地位,他是由儒家向法家轉化的過渡性人物。 子夏在孔門弟子中是比較注重功利的?!墩撜Z·子路》記載,子夏任莒父的地方官時,向孔子問政,孔子對他說:“不要操之過急,不要貪圖小利。因為操之過急反而達不到目的,貪圖小利,則大事往往辦不成。”從這里看出,在孔子眼里子夏是有點貪圖小利,而又操之過急。也就是說,他有注重功利的傾向?!墩撜Z·雍也》還記載孔子批評子夏說:“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即勸告子夏要多重視內心道德的修養(yǎng),不要太注重外在事功,而流于求飽暖的小人儒。這里可見孔子已經看到了子夏尚事功的傾向,并且給他提出了批評。 《論語 子張》記載子夏說“百工居肆以成其事”,這是重視實際的,同時也可見子夏有明確的社會分工的思想?!墩撜Z·子張》還記載他主張“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边@是一種重視實用的事功思想。子夏把為政與學習的關系講得很清楚,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這種重視事功與實際的思想,遭到子游的反對。子游認為子夏的門徒對根本(即“道”)不重視,而只注意“灑掃應對進退”這些枝節(jié)的問題。這種批評顯然是不公正的。它倒是從反面說明子夏之學注重實際的優(yōu)點。他是通過實際來體驗對道義的認識,即子夏所說:“君子學以志其道”。他善于身體力行,主張事情要從具體的地方著手。他說:“對妻子要注重品德而不注重容貌;侍奉父母能夠盡心竭力;在朝廷上侍奉君主能有獻身的精神;與人交朋友,說話要講信用。如果這樣就是進行學習了”(《論語·學而》)。這種思想與法家重視功利的思想十分接近。而且他還強調“信”,主張“君子要取得民眾的信任以后才能有勞于民眾”。這正是后來法家“示民以信”的思想。 子夏還有很可貴的重“勢”的思想。《韓非子·外儲說右上》記載,子夏說:“善持勢者早絕奸之萌”。這是他總結《春秋》的歷史,其中有不少臣弒其君,子弒其父的事實,而得出重“勢”的思想,利用權勢來防止這種奸詐的陰謀的發(fā)生。子夏關于“勢”的理論對以后的法家有直接的影響?;顒佑邶R宣王、齊閔王時的慎到,其貴“勢”的學說,當是來源于子夏。以后韓非總結法家的理論,將勢作為法家法、術、勢三大理論組成部分之一。因此子夏可以說是法家理論的主要來源之一。 子夏在魏國西河講學,受到魏文侯的支持,因而形成了以子夏為首的西河之學?!逗鬂h書·徐防傳》李賢注說:“子夏居西河,教弟子三百人?!边@是一個很有影響的學術集團。它包括了魏文侯在內的一批有學問、有才干的人物,在魏國初期的變法改革起了積極的作用。當然這與子夏的思想不能沒有關系,子夏在政治上也是主張改革的。他在同魏文侯討論禮樂時就提出過他的政治主張,他說:“圣人提出以君臣父子作為‘紀綱’,‘紀綱’已經正了,天下便得到安定,天下得到安定,然后才能正音律,和五聲?!彼詾橐魳肥恰坝脕韰^(qū)別貴賤的等級,使其各自得到適宜的地位。這就是表示為后世之所以有尊卑長幼的次序”(《史記·樂書》)。在這些帶有濃厚儒家色彩的言論中,表達了子夏對建立新的封建統(tǒng)治的政治秩序的構想。他還告訴魏文侯,在聽到各種不同的音樂時要思念各種不同類別的大臣。如聽到鐘聲就要思念武臣,聽到磬聲就要思念封疆之臣,聽到琴瑟的聲音就要思念忠義之臣,聽到竽笙筲等管樂的聲音,就要思念理政的大臣,聽到鼓聲就要思念帶兵作戰(zhàn)的將帥。(同上)這就是說,要從音樂中聯(lián)系到為政的志向,使兩者符合。只要君主與朝廷中各個方面的大臣協(xié)調一致了,達到互相尊敬協(xié)和的地步,就什么事情都可以辦成了。子夏這種思想,是適應魏國當時社會發(fā)展需要而提出來的,對魏文侯的變法改革無疑起了推動的作用。不僅如此,他所說的建立以君臣父子為“紀綱”的觀點,成了以后經過荀子、韓非和董仲舒而形成的對中國封建社會有重大影響的“三綱”之說的理論基礎。 但是子夏的思想并不徹底,他只是一個從儒家向法家過渡的人物,他沒有完成這個轉化。這個轉化最后是由他的學生李悝等人完成的。 三、子思對中庸之道的弘揚及思孟學派 (一)思孟學派的客觀存在。 思孟學派在中國思想發(fā)展史上是客觀存在的。上面我們談到儒家學派時已經提及《韓非子》所說的子思氏一派、孟氏一派、樂正氏一派,三者實際上就是一派,即思孟學派?,F(xiàn)在我們簡要論述這一學派來龍去脈: 1、從師承上來考察,《荀子·解蔽》把曾子(曾參)看作子思、孟子的先驅,曾子在孔子死后廣收門徒,并自以為是孔門的正傳。《孟子》對曾子、子思十分推崇,顯然也承認這種師承關系。孟子說他是子思的“私淑弟子”,司馬遷說,孟子“受業(yè)于子思之門人?!?《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即孟子沒有直接受業(yè)于子思,而是子思的再傳弟子。而《孟子》明確記載樂正克是孟子的學生。因此把子思、孟子、樂正克說成是一個學派,即思孟學派是符合歷史事實的。這一事實得到理學家們的承認?!抖陶Z錄》和《朱子語類》都對曾子、子思、孟子等的師承關系有清楚的記載。而葉適《習學記言》卷13否認曾子是孔門正傳之說,但肯定曾子、子思、孟子為一個學派。至于曾子是否孔門的正傳,在歷史上就有爭論。但是這種爭論價值不大,我們可以不必管它,而只需弄清思孟學派是客觀存在,就足夠了。 2、從思想的一致來看,上面我們已經談到孟子的思想受了子思的影響,在強調內省的認識途徑,主觀唯心論思想體系等等都是一致的。因此《荀子·非十二子》把子思和孟子當成一個學派來批評,是一點也不奇怪的。 3、從對后世的影響來看,無論是子思、孟子的倫理化的五行說對漢代董仲舒的影響,還是他們的心性說對唐代佛教禪宗以及宋明理學的影響,都是密不可分的??傊豢煞裾J,思孟學派是客觀上存在的。 (二)子思突出了孔子的 “中庸”思想 子思(約公元前492~前402年)姓孔名伋。他是孔鯉的兒子、孔子的孫子,曾參的學生(也有人說他是子游的學生)。子思曾在魯穆公時受到尊寵?!睹献印じ孀酉隆酚涊d淳于髡的話:“魯穆公的時候,公儀休主持朝政,子柳、子思為臣?!惫珒x休、子思都是賢臣,魯穆公常向子思問政,并能接受其意見,而且付諸實行。因此這段時期魯國在政治上還算比較好。 《中庸》是子思晚年“嘗困于宋”時的著作(《史記·孔子世家》),經思孟學派在戰(zhàn)國后期整理成書。《漢書·藝文志》有《子思》23篇,《隋書·藝文志》有《子思子》7卷,但已亡佚。清末黃以周輯有《子思子》七卷。保存在《禮記》中的《中庸》、《表記》?!斗挥洝樊斒亲铀嫉闹?。1993年冬,湖北荊門郭店一楚墓出土了大量竹簡,經荊門博物館整理為《郭店楚墓竹簡》,由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經李學勤、龐樸等專家考訂,認為其中《淄衣》、《魯穆公問子思》等多篇是子思的著作。這一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將進一步推動對子思與思孟學派的研究,也將大大推動對儒家思想史的研究。 《中庸》集中體現(xiàn)了子思的思想,其中關于“中庸”的論述是對孔子“中庸”思想的重大發(fā)展。 (子思) 孔子倡導“中庸”,按照朱熹的解釋,“中”指的是既不超過也不達不到,“庸”是指平平常常。以孔子說過的“過猶不及”來解釋最合理,太過與不夠都是不符合中庸的。他認為君子是有原則性的,但并不盲目服從,隨聲附和;小人是隨聲附和,盲目服從,而沒有原則性的。即有道德的君子對不正確的言行敢于提出批評,糾正錯誤的意見,以便做到恰到好處??梢?,孔子的“中庸”,并不是不講原則,更不是一味的折中調和,它與“明哲保身”的處世哲學不可相提并論是不恰當?shù)摹?/p> 在孔子那里,“中庸”主要體現(xiàn)了他心目中的理想道德標準?!墩撜Z·雍也》記載:“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笨鬃诱J為中庸這種品德,是十分高尚的,很久以來民眾中少有人懂得它了?!吨杏埂防镉涊d了子路向孔子問“什么是強?”,孔子把強分為三種:一是“南方之強”,這種強教人寬厚待人,即使遭人無理,也不報復;二是“北方之強”,這種強要求人剛強好斗,兵戎相見,雖死無怨;三是君子之強,這種強要求“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即嚴守“中庸之道”,既不像“南方之強”那樣柔弱,又不像“北方之強”那樣過分剛強。前者是“不及”,后者是“太過”,都不符合“中庸之道”的要求。只有君子之強才符合“中庸之道”。因為它不偏不倚,在國家有道的時期,能不改變自己的節(jié)操,在國家昏亂的時期,也固守善道,絕不隨波逐流。 子思對孔子“中庸”思想的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他將“中庸”從一種倫理道德規(guī)范推及到世界觀的層面。子思認為,“中”是“天下之大本”,“和”是“天下之達道”,只要能夠達到“中和”(即“中庸”)就能懂得天地化生萬物的道理或法則。也就是說,“中庸”是宇宙的根本法則。那么,什么是“中和”呢?子思解釋說,“中”是人的歡喜、憤怒、悲哀、快樂還沒有表露出來,還只是潛伏于內心時的一種狀態(tài);“和”是人的情意與言行表露出來符合一定的要求,即達到規(guī)范化的標準(“發(fā)而皆中節(jié)”)。這也就是孔子強調的既不“過”,又不“不及”,而是恰到好處。 “時中”是《中庸》里提出的解釋“中庸”的一個重要哲學概念,很能說明“中庸”的本質含義。這樣解釋就把孔子“中庸”的形象描繪得相當準確了?!睹献印とf章下》所說孔子是“圣之時者”,當是受了子思“時中”概念的直接影響。 2.思孟學派的主要哲學范疇“誠”與五行說 子思在《中庸》里提出的“誠”和與此緊密相聯(lián)系的五行說,是思孟學派的重要內容。 “誠”是其哲學的最高范疇,也是道德準則。子思說,“誠”就是“天道”,而“天道”即是“天命”。他還認為,天命就是“性”,遵循“性”,就是“道”。也就是說,“誠”既是“天命”,又是“性”,又是“道”。這使得子思的思想具有了一定的神秘性?!吨杏埂防镉小爸琳\如神”的命題,說“誠”達到極點就如同神一樣,具有無比神秘的威力。子思甚至還認為,只要“誠”達到極點,就可以預卜兇吉:國家將要興旺,就一定有禎祥的預兆;而國家將要滅亡,就一定有妖孽出現(xiàn)??梢?,“誠”與早期的天和鬼神說是一脈相通的,也是達到“天人合一”的途徑。 人怎樣才能達到“誠”的境界呢?子思提出了要“盡其性”,即充分發(fā)揮人的善性(“盡人之性”),再進一步充分發(fā)揮物的本性(“盡物之性”),如此便能夠成就天地衍化、生育萬物(“贊天地之化育”),從而達到與天地相通(“與天地參”)的境界。這一過程,就是后來孟子所說的“盡心”、“知性”、“知天”,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神秘境界。 子思提出的“誠”,在中國思想史上具有很大的意義。殷亡以后,為了說明周為什么能夠取代殷而統(tǒng)治天下,周公提出“敬德”來修補天命思想;春秋后期,天命思想受到沖擊,搖搖欲墜,孔子提出“仁”這種道德規(guī)范,企圖用來調和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叭省北旧黼m然沒有上帝的成分,但孔子思想中仍然保留了上帝的地位,并把它泛神化?!罢\”這種思想是將孔子倫理思想擴大化,從而更廣泛、更唯心主義化,以至于趨向宗教性的思想。這是思孟學派對儒家思想的重大發(fā)展,為儒家思想奠定了哲學基礎。 子思的“誠”與五行說有密切的關系。鄭玄注《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謂性”時,說:“木神則仁,金神則義,火神則禮,水神則智,土神則信?!奔词钦f,“天命之謂性”,包含了五行的內容。這兒需要說明的是,《中庸》里的“誠”就是“信”。子思說:“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由此可見,“誠”就是“中道”,也就是“中庸之道”,也是五行的“土神則信”的土居中央??梢?,“信”也就是“中道”。因此“誠”就是“信”。就《中庸》而言,用“誠”來代替“信”更容易使人理解。 子思的著作中雖然沒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字樣,但其中五行說的內容確是存在的。這也影響了孟子?!睹献印分械奈逍姓f,從表面上看難以發(fā)現(xiàn),但事實上是存在的。據龐樸研究,《孟子·盡心下》所說的“仁”、“義”、“禮”、“智”、“圣”就是五行。因為從1973年12月湖南長沙馬王堆第三號漢墓出土《老子》甲本卷后古佚書中,提到“聰”、“圣”、“義”、“明”、“智”、“仁”、“禮”、“樂”等幾種道德規(guī)范,并用“五行”和“四行”來加以概括:稱“仁”、“義”、“禮”、“智”為“四行”,以“仁”、“義”、“禮”、“智”、“圣”為五行。上述八種道德規(guī)范,正是《莊子·在宥》所反對的。賈誼《新書·六術》說:“人亦有仁、義、禮、智、圣之行?!边@正好是五行,再加上樂就是“六行”。根據以上材料,則《孟子·盡心下》所說:“仁之于父子也,義之于君臣也,禮之于賓主也,智之于賢者也,圣人(‘人’字衍)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這段話就容易理解了。這里所說的“仁”、“義”、“禮”、“智”、“圣”,與前面《老子》甲本卷前古佚書和《新書·六術》所說的“五行”是一樣的。可見《孟子》中的“仁”、“義”、“禮”、“智”、“圣”,正是孟子五行說的內容。 “圣”是什么呢?應該就是“誠”。把孟子說的“圣人(‘人’字衍)之于天道也”與另一個地方所說的“誠者天之道也”(《孟子·離婁上》)聯(lián)系起來看,“誠”就是“天道”,因為“誠”與“圣”處于相同的地位?!吨杏埂氛f:“從容中道圣人也。”與《孟子·離婁上》所說:“圣人之于天道也”,意思是相同的。可見“圣”就是“誠”,就是“中道”。它在五行中所處的地位相當于“土神則信”的中央。事實上“誠”就是“信”。 從這里可以看出思孟學派五行說的發(fā)展變化:子思首先提出“誠”的哲學概念,它是居于五行中央位置的。孟子繼承子思的思想,把“誠”發(fā)展為“圣”,并使思孟學派的五行說定型為“仁”、“義”、“禮”、“智”、“圣”,以至于為西漢以后的人所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