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詩詞》 月夜憶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注 釋 譯 文 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譽為“詩史”。 《月夜憶舍弟》作于乾元二年秋。這時安史之亂尚未平息,杜甫身在秦州,而他的幾個弟弟都分散在正處于戰(zhàn)亂之中的山東,河南一帶,音信全無,杜甫只能望秋月而思念手足。 題目是“月夜”,作者卻不從“月夜”寫起,而是首先描繪了一幅邊塞秋景圖。“戍鼓斷人行邊,邊秋一雁聲?!薄?路斷行人”,寫出所見;“戍鼓雁聲”,寫出所聞。耳目所及,都是那樣的蕭條,悲涼之感油然而生。頷聯(lián)點題,“露從今夜白”既寫景又點明時令。“月是故鄉(xiāng)明”也是寫景,卻與上句略有不同。明明普天之下共一輪明月,偏要說故鄉(xiāng)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覺,偏要說的那么肯定,不容置疑。作者的這種以幻寫真的寫作手法,讓人讀起來又覺得是那樣的合乎情理。接下來詩由望月轉(zhuǎn)入抒情,“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strong>,上句寫弟兄離散,天各一方;下句寫家已不存,生死難卜。寫得那樣傷心折腸,令人不忍卒讀。“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strong>緊承五六句,進一步抒發(fā)了作者內(nèi)心的憂慮,親人們四處流散,平時寄書尚且常常不達,更何況“烽火連三月”“況乃未休兵”呢?生死茫茫更難預(yù)料。 全詩層次井然,首尾呼應(yīng),既懷家愁,又憂國難。所以當(dāng)“劍外忽傳收薊北”的喜訊傳來時,作者寫下了他生平的第一首“快”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杜甫的這種“悲”不以己悲,“喜”不以己喜的愛國情懷,更彰顯了“其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的宏偉抱負。 --------- --------- 本期嘉賓:東街小學(xué) 老師:馬曉敏 學(xué)生:梁爍嵩 識別二維碼,關(guān)注我們 編輯: 李慧芳 監(jiān)制:向建偉 史艷瓊 總監(jiān)制:宋春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