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文字和語言是一個民族的標志,沒有語言的文字是不存在的,沒有文字的語言在上古時期的世界卻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F(xiàn)今的人們包括中外的專家學者在談到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文明時,總是將蘇美爾遺址中泥磚上的楔形文字當作蘇美爾人的文字進行解讀和對蘇美爾人的歷史進行研判,然而楔形文字并不是蘇美爾人的使用文字,因為蘇美爾人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是漢字,是已經(jīng)走向藝術(shù)化和書法化的漢字!伊拉克八卦陶盤上的萬字符,土庫曼斯坦的安諾印章,無不證明早在距今5500年之前的蘇美爾人就已經(jīng)擁有了非常成熟的漢字系統(tǒng),所以蘇美爾人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再去研發(fā)一套落后的表音的楔形文字來作為自己的文字。楔形文字是阿卡德人根據(jù)蘇美爾人的象形文字發(fā)展出來的一套單純表音的文字。 薩邁拉陶盤上的繪畫完全是意象思維方式下的國畫風格,薩邁拉八卦陶盤上的萬字符是金文癸字藝術(shù)化的結(jié)果。由于蘇美爾人登陸阿拉伯半島的時間在距今5500年至6000年之間,所以我認為金文文字的藝術(shù)化和八卦圖案的國畫風格應該在蘇美爾人登陸阿拉伯半島之前就已經(jīng)形成或成熟。與薩邁拉陶盤基本處于同一時代的甘肅馬家窯彩陶的陶器上也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金文的癸字,距今5800多年。 安諾印章的年代雖然晚于蘇美爾,也晚于馬家窯,但安諾印章的來源卻一點也不晚于以上兩者。蘇美爾人于距今4400年被阿卡德人所滅,安諾印章的年代距今4300年,這說明什么?說明持有安諾印章的人就是從蘇美爾地區(qū)逃亡出來的蘇美爾人,而安諾印章上的文字是漢字的“夏”字,說明逃到土庫曼斯坦安諾地區(qū)的蘇美爾人就是我們中國人! 通過前文對安諾印章文字的破解,我們知道安諾印章上的文字不僅是漢字,而且還是具有濃濃書法意味的漢字“夏”字。夏字和建字我們在破解千古之謎生命樹時已經(jīng)做過解讀,就是歷法制定的方法或立桿測影的方法。建字就是夏字,安諾印章上的文字也是夏字,但為什么一個字或是一個意思卻有不同的寫法呢?這讓我想起了破解湖南高廟石頭人像文字時遇到的情況,兩個與一般甲骨文和金文寫法完全不同的“正”字,天在上為正,天在下為錯,字形結(jié)構(gòu)可以是繩,可以是矩,可以是廢規(guī)的止,非常靈活多變。因此我得出一個重大結(jié)論,為什么許多的甲骨文文字中同一個字會出現(xiàn)那么多不同的寫法,就是因為上古時期的中國人在書寫漢字時,不是按照規(guī)定字形去寫字,而是按照文字的造字本意在寫字,所以才會出現(xiàn)那么多的同意不同形的同一個漢字。 “正”。 “夏”。 按照文字的造字本意去寫字!太牛了!這在今天的人們看來簡直就是一件完全不可能之事!那么上古的中國人是怎么做到的呢?為了證實我的這個結(jié)論,我查閱了大量的甲骨文文字和金文文字,發(fā)現(xiàn)確實如此,很多漢字的寫法不是一種而是有三四種,多的有五六種。在我沒有得到這個重大結(jié)論之前,我的認識是一個文字的不同寫法標志著文字的演變與發(fā)展,也或許是地區(qū)性的差異造成的。但隨著研究的深入,隨著越來越多的實證的出現(xiàn),我認為自己過去的想法和認識是錯誤的,同一個漢字有不同樣的寫法不是演變發(fā)展,也不是地域差異,而是上古的中國人是按照造字本意在寫字的結(jié)果。 按照造字本意寫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按照文字最初產(chǎn)生的機理和文字所指的對象進行表意和組字。如:建、夏、安諾印章的“夏”字等,三個字的寫法雖然不同,但表達的意思卻完全一樣,因為不管字形結(jié)構(gòu)如何變化,其都有一根垂直挺拔的立桿,立桿之外的偏旁部首往往是矩、繩或與立桿矯正相關(guān)的偏旁部首之間的組合。繩和矩是校正立桿的工具,只要能將立桿校正到絕對垂直的狀態(tài),就能夠測得一切想要的結(jié)果,這就是“建、夏、夏(印章)”三字的核心意思,這就是立桿測影的方法,這就是歷法制定的基本方法,只要能夠體現(xiàn)這個核心意思的漢字,不管你如何變化,都是夏字或建字。 漢字來源于歷法,漢字來源于科學,漢字是科學的說明書,漢字是說明性的表意文字,漢字的說明可以有不同樣的說法,也可以有不同樣的寫法,但無論你千變?nèi)f化,意思只有一個,并始終不變!九九歸一,萬宗歸一,天下歸一……等等,中華民族的思想是怎么產(chǎn)生的?就是這樣產(chǎn)生的。不拘一格的寫法,九九歸一的理念,必將導致人們思想上的變化,必將促進人們思維方式的改變和發(fā)展。有容乃大、萬千細流歸江海的思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基本思想之一,也是我們中華文明多元化和延續(xù)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世人都說中國人靈活,中國人聰明,但卻無人知道這是為什么?這是因為漢字,這是因為思想,這是因為在我們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思想體現(xiàn)。北方人愛吃的餃子,可以有無數(shù)種餡料,但形狀卻都是基本一致的餃子的形狀。南方人愛吃的湯圓,可以有各種各樣的配料,也可以有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造型,但最終也還是湯圓的吃法。為什么中華美食獨具一格享譽全世界?為什么看似普通的一個食材在中國人的手里能做出無數(shù)道菜肴?就是因為我們中國人早在幾萬年前就率先于世界上的其他民族產(chǎn)生了思想上和思維方式上的重大轉(zhuǎn)變,就是因為我們有靈活多變的、不拘一格的漢字表意系統(tǒng),就是因為我們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大局觀和宇宙觀,就是因為我們中華民族的思想產(chǎn)生于科學、來源于科學,就是因為我們中華民族走過了一段其他任何民族都沒有走過的艱難發(fā)展之路! 司母戊、司母辛、婦好等字是按造字本意書寫文字的結(jié)果,今天的人們之所以不認識他們,之所以用偏旁部首去命名他們,就是因為我們已經(jīng)不知道漢字的造字本意是什么?就是因為今天的人們依然在拿著《說文解字》那種歪曲胡扯的理論去解讀中華漢字的結(jié)果!看看甲骨文中那么多同意不同字形的漢字吧,看看馬家窯彩陶和伊拉克陶盤上的漢字吧,再看看安諾印章上濃濃書法意味的夏字吧,你就會知道6000多年前的中國人是怎么寫字的?8000多年前的湖南高廟人又是怎么寫字的?根據(jù)造字本意書寫漢字,不是從6000年前開始,也不是從8000年前開始,而是自漢字誕生之初就是這樣書寫的,因為最初的漢字不是文字,而是科學的說明書,這種說明的特性決定了漢字可以有不同的結(jié)構(gòu)和構(gòu)成達到同一個目的,如:立桿的垂直可以用繩對其校正,也可以用矩對其校正,還可以繩矩并用對其進行校正,如此就導致在對立桿垂直的說明上會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同時也就產(chǎn)生了不同的漢字寫法。 歷法的普及和深入推動了科學的發(fā)展,也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更使我們中華漢字獲得了巨大的發(fā)展與想象空間。原來用于對科學實踐進行指導和說明的漢字隨著文明發(fā)展的需要走入了尋常百姓人家,成為了人們表達情感與思想的文字工具,漢字的意思自此得到延伸,漢字的使用范圍從此得以擴大和普及。偏旁部首之間的組合可以說明一個字的真意,字與字之間的組合則能夠表達人與人之間的真情。詩歌誕生了,文章誕生了,我相信早在6000多年前的中國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出了詩歌和文章的高級文字表達形式。因為只要能按造字本意書寫文字,就能將字與字相連創(chuàng)造出新的表意。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就是這個意思。 不要忘記轉(zhuǎn)發(fā)或分享到朋友圈哦! |
|
來自: 動力實體能 > 《祖規(guī)祖法(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