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隋朝是一個短命的王朝,但是,卻出現(xiàn)了萬國來朝的局面。 在楊廣繼位后,他奉行的對外政策是:“諸蕃至者,厚加禮賜;有不恭命,以兵擊之。”在他恩威并施的著力經營下,四夷歸順,八方來朝,隋朝呈現(xiàn)出了一片繁榮之景。 林邑處于今天的越南中部地區(qū)有非常多的奇珍異寶,楊廣命劉方作為行軍總管,李綱為司馬去攻打此地。公元606年,劉方率軍破其入??冢m然,對方奮力抵抗,但強大的氣勢還是震懾住了對方,使其落荒而逃。隨后,林邑人騎著大象企圖擊退隋軍,但是,劉方下令強弩齊射,使得大象中招后落逃。 隋軍在此次戰(zhàn)役中,表現(xiàn)出的英勇氣概,令人感嘆。劉方獲勝后,一路向南追擊,一路獲勝。之后,隋軍進入到大緣江時,對方又以此地地形為屏障固守,但是,隋軍還是輕而易舉地將其突破了。隨后,隋軍又往南追擊了八天,最終,抵達林邑都城。 四月,林邑王棄城而逃,劉方收獲對方用金子鑄成的廟主牌位,共計十八枚。 此次戰(zhàn)役曠日持久,隋軍一路從北打到南,從冬季打到夏季,長達數(shù)月之久。而隋軍回朝時,恰逢南方酷暑悶熱的天氣,再加上,部隊長期的舟車勞頓,很多士兵都染上了疾病,不少人腳都腫了,死了四、五成士兵。后來,劉方也染病而亡,楊廣非常痛惜這位愛將,便下詔褒獎他。 劉方此次戰(zhàn)役作為中國歷史上進攻南方最遠的一次,不僅挫敗了大象的進攻,而且,還攻下了對方的首都。雖然,這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侵略戰(zhàn)爭,但是,可見隋朝軍事之發(fā)達。之后,不少南方國家開始對隋朝進貢,可以說,這是屬于隋朝的輝煌歷史。 公元605年,契丹人困擾營州,楊廣令韋云起作為統(tǒng)帥去攻打契丹。彼時,還有突厥二萬騎兵助戰(zhàn)我方。只聽韋云起一聲令下,大部隊沖向契丹。 韋云起將兩萬突厥士兵分為二十個營,分四個隊伍出發(fā)。每個營區(qū)之間不得超過一里地,互相不得串通。大部隊聽鼓聲為號,前進或后退。韋云起命令沒有公事派遣的人不得騎馬,而突厥里卻有一個人違反了命令,韋云起當場將其處死。從此,突厥將韋云起視為少帥,所到之處都會跪拜迎接。 原本,契丹也是依附突厥的,因此,對他們沒有什么防備之心。韋云起讓突厥人假意去柳城與高句麗人做生意,并下令膽敢泄露消息之人必死。而契丹人沒做好防備,便受到了韋云起的迷惑。只見隋軍在距離對方百里之遠時,突然改道前去南方,一時間蒙蔽了契丹人,又在當晚偷偷返回營地悄然進發(fā)。 天微亮之時,契丹人還在夢鄉(xiāng)之中就被二萬突厥兵馬驚醒,結果,可想而知。就此,契丹人對隋朝俯首稱臣。韋云起孤身一人掛帥,借助兩萬突厥兵馬的幫助,一舉擊破對方的防線,堪稱是一位有勇有謀的大將。而這樣的將領,在我國歷史上也是少有的,所以,楊廣僅派他一人就俘獲了近四萬敵軍。 用突厥人攻打契丹人,這樣“以胡制胡”的手段,也彰顯出了楊廣的才學。 歷史上的流求,是今天的日本或臺灣,具體情況眾說紛紜。公元607年,楊廣派朱寬入海求訪異國,第一次因語言不通,只抓回了一人。次年,楊廣再派他出發(fā)流求招降,但是,流求不從。于是,楊廣便派出陳稜與張鎮(zhèn)周攜領數(shù)萬兵馬,前去討伐流求。 隋軍航海一個月后,才抵達目的地。起初,流求人見大船以為是來此做生意的商船。直到陳稜登陸后,第一時間就找來懂流求話的翻譯,向流求人表明來意。但是,對方不從,陳稜便命張鎮(zhèn)周為先鋒進攻流求人,卻遭到對方的負隅頑抗。流求王數(shù)次敗倒在隋軍面前,最終,流求國的老窩被掀翻。 之后,隋軍五組人馬分別進攻流求,流求王被俘,隋軍繼續(xù)進攻對方的首都,最終,占領其首都。當陳將軍把流求人帶回朝堂上時,楊廣非常高興,便賜了陳將軍大官。 公元608年,薛世雄授命在西域伊吾國內修建了一座城池。而薛將軍所到之處,竟然宛若進入無人之地一般,此行非常順利,楊廣大贊薛將軍。 之后,薛世雄與突厥可汗約定聯(lián)手進攻伊吾國。但是,當薛世雄率軍到玉門后,突厥可汗卻失約沒有前來。而薛將軍以一敵百,毅然決然地直搗伊吾國。此時正是冬季,西北地區(qū)異常干燥,狂風正起,薛將軍兵貴神速,勢如破竹。伊吾人從未想過隋軍會來,因此,他們沒做任何準備。 當聽說對方已經穿越過沙漠,兵臨城下之時,伊吾國人非?;艔?,不得不投降。在薛世雄拿下伊吾后,便命人在此建立了一座新城池,命名“新伊吾”。之后,薛世雄派出千名士兵,在此鎮(zhèn)守護衛(wèi)?;爻?,楊廣大喜,賞賜給薛世雄無數(shù)珍寶。 后來,隋朝在伊吾國設立了伊吾郡和柔遠鎮(zhèn),而薛世雄興建的“新伊吾城”,卻成為了隋朝控制東西交通要道上的一個重要軍事?lián)c。 “伊吾”是隋唐以前哈密的古地名,漢稱伊吾盧,隋、唐設伊吾郡,但都不是指今日伊吾縣,而是指以哈密為中心及周圍的地區(qū)。今之伊吾,于1929年廢哈密王設哈密、宜禾、伊吾三縣后轉借命名! 參考資料: 【《隋書·煬帝紀》、《隋書·劉方列傳》、《舊唐書·卷六十二 列傳第十二》、《隋書·卷六十五·列傳第三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