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魔都'的魅力,可以是十里洋場的鶯聲燕語,也可以是小弄堂里的柴米油鹽,但如果說到上海第一小吃,小籠饅頭就肯定當仁不讓了。毫無疑問,所有上海人都對小籠包有種獨特的無法割舍的情懷,而咸鮮且清口、肉餡富有彈性也是上海小籠包獨有的特色。這種“小而美”的食物,不僅征服了本地人,也令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愛好者為之心動。 '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后吮湯,沾沾醋,細細品',當一顆小籠如此品完,放佛穿過了《花樣年華》中那條幽靜走廊,如影片中張曼玉與梁朝偉擦肩而過似的,哪怕'儀式'結束了,但是空氣都似乎在提醒我們,這份唇齒留香的記憶難以消散。 ↓↓↓傳承經典小籠包↓↓↓ ↓↓↓蟹粉小籠內陷↓↓↓ 說到小籠,可能上海人和外地游客都會想到豫園九曲橋的'南翔饅頭店'。于是,熱線君前往這家百年老店,對上海人都愛的南翔小籠的前世今生進行了一番深入探究。 事實上,普通食客鮮少知道,將上海'精致'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的'南翔小籠'前身,確實是實實在在的'大肉饅頭'。在清代同治年間,南翔小籠創(chuàng)始人黃明賢開設了'日華軒'糕團店,經營南翔大饅頭,因味道鮮,膾炙人口而出名。 很快,同行老板聞風而動,都來古猗園叫賣大肉饅頭,使黃明賢生意受到影響。面對激烈的同行競爭,清代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黃明賢對大肉饅頭采取'重餡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迎合上海人精細的飲食習慣,隨后,黃明賢的親戚吳翔升在日華軒當了一段時間學徒后,便于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上海城隍廟豫園開設南翔饅頭店,取名'長興樓',南翔小籠也由此一炮打響。 隨后的百年來,環(huán)環(huán)相扣,道道把關,做最好的小籠,也成為幾代'南翔小籠'傳承人不變的初心。 '學了10年,我才真正學會了做一只完整的小籠',據南翔饅頭店'南翔小籠制作技藝'第六代非遺傳承人游玉敏介紹,小籠制作共有九道工序:和面、醒面、壓面、搓條、摘胚、揉胚、搟皮、包餡、烹蒸。每只小籠的面團控制在8克,而要用小小的皮包住大大的餡,秘訣全在褶子的包捏手法上,折褶要有14個以上,由此可窺南翔小籠制作工藝之考究。 至于是饅頭還是包子,游玉敏也特別指出,那是因為上海人都喜歡將饅頭作為總稱,菜饅頭、肉饅頭……總歸都是饅頭,為了順應本地顧客喜好,所以店名'南翔饅頭店'一直沒有改,那是為了致敬傳承,同時也是想為上海的食客帶來多一份的親切感。 以前的一年365天,在老城隍廟九曲橋畔的南翔饅頭店外,總有一條長長的隊伍在靜候著一顆顆新鮮出爐的小籠。如今,大家發(fā)現這條隊伍突然'消失'了。 '讓喜歡南翔小籠的各位顧客久等了',游玉敏稱,'從我1996年進入南翔饅頭店工作,這是我見證過,也是總店創(chuàng)建百年來最大規(guī)模的裝修。雖然每天生意好得都做不過來,但是為了代表上海品牌、提升上海體驗,豫園股份下決心啟動南翔旗艦店的改造升級工程。' 在店外,所有的屋頂、屋檐都保持著南翔饅頭店歷經百余年的原汁原味的風貌。而走入店中,則是另一番雅致景象。以前食客難免抱怨排隊太久,店里十分擁擠。如今,新開業(yè)的南翔饅頭店在一樓設置全新的休息室,讓食客能在一個較為舒適的環(huán)境之中,等候到他們最愛的那口小籠。 在店面外觀煥然一新的同時,店家還改良升級了菜單,不但小籠包的品種有所改良,還在傳承中不斷推陳出新以應對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口味需求,并全新推出了春卷、麻球、燒麥等滬上小吃,以及糖醋排骨、土豆色拉、羅宋湯等經典上海小菜。 這次重新開張,南翔饅頭店還聯合一水之隔的豫園另一家老字號湖心亭茶樓,推出南翔小籠專屬配茶套餐。游玉敏介紹:'小籠湯汁的醇厚口感,與茶的清香調節(jié)融合,可以最大限度的釋放出小籠的美味。' '喝茶、吃小籠、聽曲'曾被民間稱為'豫園三件事',再加上菜單全新推出的上海點心及海派小菜,為顧客帶來更多享受。 經過幾代'籠的傳人'不懈努力,如今的南翔小籠也從單一形成系列,鮮肉、蟹粉、蟹黃、蟹膏、蝦仁、野菜、松茸、鮑魚、刺參、牛肝菌、馬蘭頭等等十種口味。在此,游玉敏為食客著重介紹了三款南翔小籠'必吃指南'。 鮮肉小籠:開山之作 第一款為鮮肉小籠,也就是最為傳統的豬肉餡小籠。在創(chuàng)始人黃明賢的創(chuàng)新中,除了顛覆性的改變了肉饅頭的外形,同時還研制出以豬肉為主的包子餡配方,又將發(fā)面改為了揉面,而這正是'南翔小籠饅頭'真正聞名天下的重要原因。 南翔小籠最大的特點就是咸鮮且清口,肉餡富有彈性。從頭一天皮凍熬制,到第二天肉餡的調制,加上多種不同勁道面粉的融合,每一道工序都有它的關鍵點。 同時,游玉敏也為大家解密了堂食的小秘密。據介紹,南翔饅頭店分為一樓外帶跟二樓堂食,這兩層樓的小籠包其實存在一些差異。 '一樓是保留了百年傳承不變的手法,人工搟皮包制,食客也能透過櫥窗看見一籠籠熱氣奔騰的成品出灶。一樓的皮因為人工搟制,口感會更為厚實勁道。'游玉敏說,而二樓是改進后的機器壓面,皮會更薄與入味。食客可根據自己喜歡的口感,選擇適合自己的小籠。 蟹粉小籠:當日現拆 她第二推薦的是蟹粉小籠。'蟹是高蛋白的動物,所以極易產生腥味。我們的蟹粉小籠,全部采取當天師傅現剝,3斤蟹能出1斤小籠,也就是一屜6個的量。所以在我們的蟹粉小籠中,顧客不會吃到腥味。' 在蟹粉中不僅有蟹肉還有蟹黃。蟹黃提香,蟹肉鮮美,這樣吃起來就是香度與鮮度的完美融合。完美的蟹粉小籠,同樣離不開上籠蒸時的嚴格控溫、壓力和火候,根據溫度調整3-10層的籠屜高度,旺火沸水蒸5分鐘,出籠時呈半透明狀,小巧玲瓏,將淡淡回甜的蟹粉跟Q彈豬肉按比例搭配,蒸制出特有的鮮甜香氣。 純素小籠:健康達人 隨著均衡膳食觀念深入人心,南翔小籠也適時推出了純素野菜小籠。'其實菜餡比肉餡更難處理。我們的師傅都是一上午就開始忙活,將新鮮到的蔬菜進行制餡,同時在不用皮凍的前提下要達到跟肉類小籠一樣的湯汁鮮美度。在研發(fā)中,我們花費了很大的功夫',游玉敏說。 除了上述三種必吃推薦,南翔饅頭店還有的菜單采取'末尾淘汰'制,在堅守傳統的同時,也不斷推陳出新以應對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口味需求。游玉敏說:'我們希望小籠不是大家餐桌上的一個道點心,因而我們也在積極打造以小籠為主食代表,配以各色上海特色美食的餐飲文化。' 她介紹,本次新菜單中進行了大量的菜品研發(fā),除保留經典的鮮肉、蝦肉、蟹黃、松茸、野菜、香辣等廣受好評的各種風味小籠,還新增味道鮮美的鲅魚小籠,同時增加了羅宋湯、酸辣湯、熏魚、三絲春卷等老上海特色。 一顆小籠背后的十年修煉 當一籠南翔小籠端在食客面前,彷如在蒸籠中矗立的座座小巧寶塔,各個玲瓏剔透,皺摺整齊,軟滑薄韌的包子皮微微透明,隱約可以看見餡心。而最美好,無疑是輕咬開時,放肆流出的咸鮮湯汁和撲鼻香氣。一顆小籠背后,則是因為有無數如游玉敏一樣熱愛小籠的傳承者在堅守。 南翔小籠第六代傳承人游玉敏 17歲到南翔饅頭店時,她還是不諳世事的小囡,等她2年學會選肉,2年學會制餡、2年學會上籠、4年學會包捏,'到后來,我碰一下蒸籠,就可知道小籠是否到了最合適出籠的時間。一道道關闖過,我才體悟到,小籠不僅僅是一道點心,要做好一定需要你發(fā)自內心的喜愛。' 為了保證肉的酸度與纖維感,哪怕是冬天,他們也需要與0-5度的豬肉為伴。每次制餡完成,手已經麻木了,等用溫水一洗馬上又脹得通紅。但是,游玉敏并沒有退卻。6點上班,她就比規(guī)定時間來得更早,每天4、5點提前來練習,也讓她擁有了更為嫻熟的技藝,掌握了從包捏到烹蒸的10道完整工序。 此外,她首創(chuàng)'面皮雙搟操作法',研制開發(fā)了許多個小籠新品,并不斷改良小籠制作工藝,創(chuàng)出'9克皮包21克餡'的小籠制作法。23歲時,榮獲世界烹飪大賽金獎。同時,她推動南翔饅頭成功入選米其林'必比登美食推薦',向世界傳播小籠文化,邁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新步伐。 本期內容由'上海熱線魔都100'提供 我們的本地生活欄目正式啟動啦 為了給大家?guī)碡S富的魔都生活資訊 我們也將引進更多關于魔都的跨界福利 合作聯絡 |
|
來自: 紅翡綠翠 > 《翡翠.玉器.各種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