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茭山治一婦,氣盛血少,火旺痰多,因事忤意,得怔忡之患,心惕惕然而驚,時發(fā)時止,清晨至晚,如此無度,每服鎮(zhèn)心金石之藥,愈不安。吳診其脈,左弦而大,知血少火旺,右浮滑不勻,氣盛痰多也。遂以溫膽湯入海粉、蘇子,數服而安。次以安神丸,常服全愈。 輸入標題 輸入標題 心悸怔忡一證,多見于心血管疾病,中醫(yī)治之頗有效果,本例以脈候證,左脈弦大,診為火旺,右脈浮滑,斷為痰多,故取溫膽湯治之而愈。筆者認為,既然有火,不如用黃連溫膽湯,輔以仲景治悸基本方桂枝甘草湯更為適宜。程門雪氏在對《葉案存真》一書,葉天士治一例失血后心悸怔忡患者,重用酸棗仁、柏子仁、茯神、桂圓肉等,大為賞識,評注曰:“不用金石重鎮(zhèn)藥,見地極高,重鎮(zhèn)則悸反甚,余屢試之”。上海近代名醫(yī)朱錫祺氏也謂:“心率偏慢者,一般不用重鎮(zhèn)平悸藥?!敝T多名醫(yī)的臨床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要仔細看了,我要想想平時診療時的偏差了 輸入標題 輸入標題 輸入標題 輸入標題 一、此案以女子怔忡為主證,左脈主陰,弦大提示血虛肝旺;右脈主氣,浮滑不勻提示氣分怫郁,痰熱擾心,神失所安。虛實夾雜,所以單用重鎮(zhèn)無效,此時若補益亦當無效。 二、舌苔未有記載,有關原因曾經討論過。若苔白膩或黃膩則證據鏈更加完整。溫膽或黃連溫膽皆宜。黃連在此處清心、作引經藥,或與干姜成辛開苦降之對。 三、汪昂《醫(yī)方集解·和解之劑》解溫膽湯曰:“橘、半、生姜之辛溫,以之導痰止嘔,即以之溫膽;枳實破滯;茯苓滲濕;甘草和中;竹茹開胃土之郁,清肺金之燥,涼肺金即所以平肝木也。如是則不寒不燥而膽常溫矣?!蹦憸貏t遂其生發(fā)之性,所以臨床上與情志郁勃有關的病投溫膽湯常常取效。雖曰溫膽,實則寒溫并用,符合疾病病機復雜的特點。 四、海粉清熱化痰,蘇子降氣,為佐使。 五、病勢稍安,再投安神補益,進退得當。 更新晰了,蘇子降氣降火@顏新 輸入標題 輸入標題 輸入標題 輸入標題 小心得:從行文來看,此案先言體質狀態(tài),以脈得知;次言病由,乃因七情引動;再述病名病狀,參考前醫(yī)方藥療效。診治辨其標本虛實,丸湯結合,治有先后。 顏乾麟主任總結 心病宜溫,治療怔忡當以溫陽為主,輔以安神、利水、活血、清心之品,正如清代齊秉慧《齊氏醫(yī)案》謂:“蓋心下悸,心下有水氣;脅下悸者,脅下有水氣;臍下悸者,臍下有水氣,皆陰氣挾水而動,法主扶陽以御陰,補土以逐水?!鼻百t朱錫祺也認為:“傷寒論中凡用治心悸、沖逆的茯苓甘草湯,苓桂術甘湯,苓桂甘棗湯,桂枝加桂湯及炙甘草湯,都主用桂枝和甘草,可見二藥相伍,治療心動悸,是張仲景的成熟經驗?!?/strong> END |
|
來自: 為什么73 > 《中醫(yī)藥基金會Y德馨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