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zhàn)演示 授人以漁 二零一八年十月的溫哥華,秋高氣爽天清,楓葉紅艷爛漫。 劉偉教授此行為第三年蒞臨溫哥華,為“卑詩省中醫(yī)針灸師聯(lián)合會”的醫(yī)生們傳授針灸臨癥思路,題為“針行隨古意,法出有神機”。 大會議室內濟濟一堂,一百多名從加拿大,美國慕名而來的同道,共享這次精彩的劉氏針法學術交流。 濟濟一堂 劉老師首先強調在辨證論治中要抓疾病的本質,是動態(tài)變化中的“神機”,從而隨機而動,察機而動!而這個“機”又在于靈動而辨“氣”。 在有深度、有高度的理論課后,進入現(xiàn)場實戰(zhàn)演示環(huán)節(jié),共有五位溫哥華本地醫(yī)生上臺做模特,讓劉老師現(xiàn)場診治。劉老師以其獨特的臨癥思路令與會者耳目一新,通過隨癥分析具體的病例,在明理、究法、方穴、針術幾個方面詳盡演示和講解,讓大家身臨其境體會中醫(yī)之美、針灸之妙! 隨機而動 察機而動 現(xiàn)場病案一: 女性中年患者,主訴:晨起便溏3年余,伴畏寒。 現(xiàn)病史:三年多前無明顯原因開始出現(xiàn)溏便怕冷,雙手大小魚際肌變平。溏便時無腹痛,近來口服鈣片和益生菌后大便開始改善,但仍怕冷,飯量減少,多食胃脹,喜熱飲,多夢眠淺。近半年老花嚴重,脫發(fā)。 血常規(guī):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稍低于正常范圍。血壓心率正常。 劉老師現(xiàn)場臨癥思路: 1. 雙手大小魚際肌變平:提示脾胃兩虛 2. 關元穴手法探查,軟而彈性減少:提示元氣,元陽不足 3. 沖脈揣穴探查法,查氣沖,太沖,太溪:提示沖脈氣血虧虛 4. 下腹部深部觸診,查筋結點:提示盆腔有瘀滯 5. 治療方案:升提元氣,調補沖脈氣血 6. 針灸:劉氏頭針大回環(huán);輕刺氣沖、太沖;松解下腹部筋結點 患者治療后反饋: 頭針大回環(huán)扎后不久即開始感到面部溫熱,猶如微醺上頭,大約十五分鐘之后雙手心開始發(fā)熱,逐漸發(fā)展到全手,半小時之后雙脛前輕微溫熱感以右小腿明顯,逐漸雙足心開始溫熱。 今晚將遵照劉老師的囑附帶針入眠,期待好夢一場! 現(xiàn)場病案二: 女性中年患者,主訴:頸椎到胸椎之間棘突疼痛半年 ,按壓觸摸疼痛加重,晨起疼痛加重,活動后痛減。 現(xiàn)病史:胸椎兩側肌肉痛,經常胸悶,氣短,勞累加重,每天早上起床常常有胸憋悶如剛哭過一樣。素有長期頸椎疲勞,腰肌勞損,甲減。心電圖正常。 劉老師現(xiàn)場臨癥思路: 1. 查“上人迎下寸口”脈,寸口一盛:提示病在足厥陰肝經。此脈診符合患者頸胸椎疼痛,胸憋悶如剛哭過等癥狀,病在厥陰肝與心包經。 2. 治療方案:內經人迎寸口針法 瀉足厥陰肝經補足少陽膽經,瀉太沖,補丘墟,陽陵泉 3. 膻中穴合谷刺 4. 落枕穴,針尖向上,患者配合深呼吸 5. 至陽穴手法整復,配合劉氏風箏導氣法 6. 劉氏頭針:帝風穴 7. 頸胸椎,肩部整復手法,患者配合慢旋轉頸部 患者治療后反饋: 今天聽課,耳目一新(第一次聽劉老師講課),又有幸接受老師的治療,老師的巧妙手法和頭針治療,使我雙頸繃緊的肌肉立刻感到輕松,消除了下午聽課的疲勞,由于年齡及身體差,頑疾難以立馬消除,我珍惜老師扎的頭針,難舍取下,想戴著過夜。 辨 氣 辨“氣”須知氣之流行變化, 劉老師對經典獨特解析,從標本根結與手足三陰三陽經氣血流行,講述如何在臨床上抓住簡而易行的切診重點,從頭、腹以及五輸穴上入手觸診并治療! 辨“氣”更須知氣之正邪虛實寒熱, 劉老師進一步讓抽象的經典理論生活化具象化,從人與人之間的親和關系來理解醫(yī)者如何感知正邪之氣,如何感知持針時針下微妙的變化。 辨“氣”還須知營衛(wèi)之盛衰, 劉老師深入分析《內》《難》經典中營衛(wèi)流行理論,如何用之指導臨床針刺層次。 辨“氣”始終離不開“一氣周流”, 劉老師指導與會者如何運用后天八卦理論與五行理論相結合來更深入理解“一氣周流”。 在劉老師緊湊精彩的演講與現(xiàn)場演示中,時間飛逝夜幕降臨,課程已到尾聲。與會者依依不舍,真希望再多看老師的現(xiàn)場診治。 演講結束前,“卑詩省中醫(yī)針灸師聯(lián)合會”會長黃青林代表學會,向劉偉教授贈送致謝獎杯! 7 October 2018 他,作為一名從容堅守中醫(yī)經典的中醫(yī)人,如同從一口深井,將中醫(yī)寶藏挖掘出來,深入解析并創(chuàng)出劉氏頭針等幾套完整劉氏針法系統(tǒng)以及獨特的診治思路方法。 讓無數(shù)中醫(yī)同行們學習簡而易行的古典針法,從“神機”“辨氣”的高度與廣度重新理解運用中醫(yī)經典理論。 我們真切地希望劉偉教授明年再來溫哥華為卑詩省中醫(yī)師傳經送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