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說兒子不好養(yǎng),是因為男孩要比女孩淘,沒有女孩那么好管教。 尤其是3歲后的男孩,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獨立思考意識”,行為上和語言上開始有了叛逆的表現(xiàn)。 比如你讓兒子吃飯的時候,他會問你“為什么要吃飯?不吃飯會怎么樣?你做得什么飯?我不想吃這個”等等一系列的叛逆話語。 舉例小明今年3歲半上幼兒園,在幼兒園上他是最淘氣的存在,老師不管說什么,他總想接幾句話,為此老師已經(jīng)找他父母談過好幾次話了。 小明的父母回家也和他好好的說了一下,讓他上課時別老接老師的話,安靜一點。 可是,因為孩子太小,家長好說壞說孩子也似懂非懂的聽著,但是,等到他上幼兒園的時候,又開始調(diào)皮搗蛋了。 父母這次可真的生氣了,接小明回家之后,便對他開始進行了“打罵教育”,他父母以為打他幾下總會長點記性吧? 但是,讓父母萬萬沒想到的是,小明竟然連一天都沒有挺住,第二天像昨天什么也沒發(fā)生一樣,在幼兒園里還是繼續(xù)的調(diào)皮搗蛋。 像小明這樣的男孩子有很多,有時候父母生氣急眼了,甚至還會用“打罵教育”,卻一點用也沒有。 教育兒子最聰明的方式:“后果體驗法”為什么叫后果體驗法呢?顧名思義,這個這方式是讓孩子可以知道做錯事情的后果是什么樣的,這樣孩子就不敢去做了。 這個辦法相信有很多家長都用過,只是沒有做到位,所以孩子才會不聽話的。 比如你自己家里的孩子想要玩玩具,但是每次玩完之后他們都不會主動的去收拾。這時你需要做的是告訴他們不收拾玩具的后果是什么,“像你要不收拾的話,以后就沒有玩具可以玩了?!?/p> 你第一次這么說的時候孩子以為你是在嚇唬他,但是你把這個后果給他徹底的做出來,讓他知道并不是說說而已,這樣他們下次玩玩具的時候,或者做其它事情的時候就不敢不聽話了,因為他們已經(jīng)知道了后果是什么。 為什么說“后果體驗法”比打罵好?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身為家長的你們,如果知道早點買房子會賺錢,那你們是不是早就買房子了? 這個道理在孩子身上也很管用,在他們知道,如果不聽家長的話,后果是很糟糕的時候,他們自然就會聽從家長的安排,也不敢不聽話了。 用聰明的方式教育孩子,勝過“打罵教育”數(shù)倍連父母有時都會犯錯,就別說孩子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錯,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使用“打罵教育”,因為他們覺得“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就是孩子能做錯的事情,所以才會打孩子。 但其實,打罵教育并不會對孩子起到?jīng)Q定性的效果,有時之所以會聽家長的話,是因為怕父母打自己,并不會長記性。而且,打罵的次數(shù)過多,孩子在內(nèi)心中會起到一定的抵抗和叛逆心理,時間一長,叛逆的狀態(tài)就會慢慢的展現(xiàn)出來。 心理學中有一個名詞叫做“試誤法”:指的是如果重復練習某一件事,發(fā)生錯誤的機會會變小。 同理可證,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讓他們體驗到自己犯錯所帶來的后果,反復的體驗幾次之后,孩子還會繼續(xù)犯錯嗎?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盡力的避免“打罵教育”的發(fā)生,不要一錯再錯下去,這樣對孩子的傷害會越來越大。 |
|
來自: 360_ss_note2 > 《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