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已經逐漸進入公眾號日更的節(jié)奏,但苦于如何快速的閱讀并輸出。早先用了兩個月的時間來分析閱讀了《如何閱讀一本書》,頗有收獲但也深受其苦;因而最近在尋找各種有關如何閱讀的書籍來進行研究,昨晚用34分鐘閱讀完畢《快速閱讀術》,略有感悟,于是借用艾德勒苦口婆心的勸導,以及對本書作者觀點的現(xiàn)學現(xiàn)賣,用四個問題來對本書的內容進行評論輸出。 1、這本書在說些什么?本書作者也曾是一位慢讀者,1頁讀5分鐘,如今已成為書評人,每月為近60本書撰寫書評,而且閱讀體驗變得輕松愉快。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包里放著一本書,想要隨時閱讀,卻發(fā)現(xiàn)始終未動。于是,什么時候都能讀就成了什么時候都不讀。這本書就將幫助你改變閱讀理念,制訂閱讀計劃,徹底走出閱讀速度慢的窘境。書中闡述的閱讀術,與“眼動訓練”“快讀翻頁”等完全不同,而是從閱讀理念出發(fā),改變閱讀習慣。 2、這本書都是怎么說的?作者首先對閱讀速度慢的原因進行了闡述并提出了“流水式閱讀”的概念,接下來從閱讀技巧、閱讀習慣和閱讀環(huán)境打造等方面,講解實現(xiàn)流水式閱讀的具體方法。在養(yǎng)成閱讀習慣中包括三個步驟可幫助讀者每個月至少閱讀20本書,接下來介紹了呼吸式閱讀的四個步驟幫助讀者來記錄摘要,再接下來講述了實現(xiàn)快速閱讀的四個步驟,最后講解了如何達成終極目標,一年閱讀700本書的選擇、獲取和管理的方法。 閱讀速度緩慢的原因閱讀速度慢的人普遍執(zhí)著一個問題:讀書該仔細到什么程度?即使是仔細閱讀,“記不住的內容”還是會遺忘。閱讀速度與理解程度、記憶效果并不成正比。讀一本書,只為遇見一行文字,讀書的真正意義,并不在于“復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收獲。 閱讀速度緩慢的原因,歸根結底,并非能力的問題,而是對讀書的認識欠妥。讀者并非“閱讀速度慢”,而是被“仔細閱讀”的念頭所束縛。讀者要像聽音樂那樣讀書。沒有人強求記憶音樂,音樂的根本價值也不在此,而是在于聽過之后,對個人產生的影響和帶來的改變。 閱讀速度緩慢的人,就是那些難以擺脫讀書時一本正經態(tài)度的人。仔細閱讀的束縛或許源于學校的教育。也可以稱為“存儲式閱讀”。這種傳統(tǒng)的閱讀模式注重將書籍內容存儲在腦子里。流水式閱讀是信息大爆炸時代最合理并且可以“避免堆積”的閱讀方式。擺脫對于“存儲”的執(zhí)著,是邁出大量閱讀的第一步。本書從閱讀技巧、閱讀習慣、閱讀環(huán)境的打造等方面,講解實現(xiàn)流水式閱讀的具體方法。 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三個步驟如何養(yǎng)成每月閱讀20本書的習慣,簡而言之就是將讀書融入日常生活,那些“想讀書,卻難以實現(xiàn)”的人,其實就是沒能將讀書融入自己的生活規(guī)律。也就是說,讀書并沒有像吃飯睡覺一樣,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而要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有三個步驟。
養(yǎng)成閱讀習慣,形成新生活規(guī)律?!耙雇碜x書”難以形成習慣。利用手機鬧鐘保證時間!早上一醒來就開始高效的“床上閱讀”。最好的時間就是清晨,更為理想的是剛睡醒的時候。睜開眼后,不要馬上起來,繼續(xù)躺在床上讀10分鐘書。這樣一來,你就會徹底清醒了。先每天晨讀10分鐘,讓讀書成為日常習慣,并把這個習慣堅持下去。 呼吸式閱讀的四個步驟閱讀失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試想一下我們的呼吸感覺,僅僅“吸氣、讀取”,當然會感到憋悶難受。只有書評人才知道這個妙招,不要只是一味地“讀”,也要“寫”。要改變閱讀的理念,不是僅僅單純地讀,而是“為了寫而讀”。當然,在閱讀中有所收獲是非常可喜的。但是,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想要把一切都化為己有是極不現(xiàn)實的。 作者也用自己撰寫書評的經歷來分享了這種快速閱讀輸出的效果。作者的書評不同于其他書評,之所以比較受歡迎,或許是因為它們與報紙、雜志上所刊登的其他大部分書評在風格上略有不同。具體說來,作者在書評中,有意識地加入了較多的“摘錄”。這里所說的“摘錄”,是指僅僅摘選書中最精彩的部分。通過摘錄,可以產生兩個效果。第一個是信息效果,讀者可以快速了解一本書的要點。第二個是對于作者,通過摘錄,可以明確書中的哪些地方讓自己感動,什么樣的文章令自己動心。與其仔細品讀,不如將文字摘錄下來。這樣不僅能夠細細品味,也不易忘記。
提高閱讀速度的四個步驟讀書快的人會跳讀,以小標題為單位。從現(xiàn)實情況來看,除了無法快速閱讀的書之外,跳過不必閱讀的部分,并不會影響我們對書籍內容的整體理解。即使是跳讀,也能看懂聯(lián)系。 流水式閱讀的具體技巧。就作者的經驗來說,在鑒定可跳讀的部分時,會依據(jù)三個基本標志來判斷。標志一:為了區(qū)別其他同類書籍而加入的作者自述。標志二:印證理論或主張的特殊事例、經歷。標志三:渲染期待和危機情緒的夸張表達。
不會遺忘的閱讀秘訣:不求記憶的閱讀。不建議畫線閱讀,無論怎樣畫線,都會遺忘,都不會再看,因為想要記住,所以忘記!不要記憶,而要記錄。 一年閱讀700本書的方法多讀的方法1,選擇書籍篇:制定閱讀計劃,一日一本視同等閑。本書為各位讀者提出一個閱讀目標的基準:一周6本,一個月25本,一年300本,進入一種“多讀生活”的狀態(tài)。但大家別忽略一點:為了實現(xiàn)“一天一本”的閱讀節(jié)奏,最重要的事就是要確定好明天要讀的書。原因在于,為了能夠按計劃閱讀明天該讀的書籍,必須做到“今日書,今日畢”。必須找出一天,策劃一周必讀的書目。如果還抱著“有時間就讀”的心態(tài),你的閱讀時間就一定會被其他事情侵占。避免這種情況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提前制訂好一周的閱讀計劃?!笆裁磿r候都能讀”其實意味著“什么時候也讀不了”。 多讀的方法2,選擇書籍篇:打破興趣壁壘,增加喜歡的書。只選擇自己想讀的書,讀書就會千篇一律。當然,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勉為其難,硬著頭皮閱讀自己非常不喜歡的書籍。但是,我們也應該有意識地擴大興趣范圍,在選擇書目時少一些挑剔。這樣,流水式閱讀的過程,就會多一些新鮮的刺激。 多讀的方法3,選擇書籍篇:如何正確閱讀不能快讀的書。能夠快速閱讀的書籍(商務類書籍和時下的一些新書等)與無法快速閱讀的書籍(小說、散文等),其閱讀目的也有所不同。讀書的目的可粗略劃分為以下兩種:1. 書籍內容為事實、主張(商務類書籍和時下的一些新書等)——為了實現(xiàn)自我提升。2. 書籍內容為故事、情節(jié)(小說、散文等)——為了追求心靈愉悅。 對于作者來說,閱讀大量商務類書籍是每天的工作。作者也經常想像小時候那樣,沉浸在故事里,投身于書中的世界。作者也喜歡看虛構、想象的故事,如果長時間不碰小說,總會感到心中似有所缺。于是,作者會在閱讀商務類書籍的同時,閱讀小說。以此保持內心的平衡。 多讀的方法4,獲取書籍篇:獲取書籍的來源要不拘一格。除了自己購買新書,還有很多其他方法,比如去圖書館!能夠開闊視野的選書方法。去二手書店!感受尋寶的快樂。二手書店的氛圍和圖書館相比固然相距甚遠,但是這里匯集著與圖書館或書店風格迥異的有特色的出版物。 多讀的方法5,管理書籍篇:熱愛讀書之人,方能與書籍圓滿告別。因為將書的物質存在作為“財產”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舍棄不需要的書,會更加愛書 多讀的方法六,管理書籍篇:可以處理的書籍判定方法。要定期整理書架,最簡單的方法是顯露書脊和按出版時間排序。隨時處理不再閱讀或者過時的書籍。 多讀的方法七。管理書籍篇:讓書架成為自己的鏡子。每三個月整理一次書架。 3、作者說的都對嗎?以日系作者的一貫尿性,望文即可生義,標題即內容,書可以讀得很快,其中關鍵的內容也非常淺顯易懂,這大概也正應了本書作者自言自語的,90%的書是可以快速閱讀的,因為沒有深度。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也驗證了艾德勒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的敦敦教誨,能夠真正夠得上分析閱讀的書,能夠跟隨讀者一起成長的書,上下五千年也就那么幾百上千本。大部分書不過如過江之鯽,引一時風潮,但站在時間的維度上來說,終究隨風逝去。從這個維度來說,本書作者的論調,的確是應景之作,至少可以幫助讀者掌握一種方法,如何閱讀這些不值得深究的書;或者用培根的話來說就是,如何閱讀這些“淺嘗輒止”的書。 作者整體快速閱讀的方法論,如果用《如何閱讀一本書》的閱讀方法來說,與“檢視閱讀”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這里更強調的是如何快速摘取要點進行輸出,所以不求甚解倒也是情有可原,當然這個月作者本人作為一個書評人的角度是符合的。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作者也巧妙地避免了《如何閱讀一本書》中關于評論的大忌,除非你已經讀懂了一本書,否則不要輕易的發(fā)表評論:作者說他的書評跟其他人的評論的差別在于他“有意識地加入了較多的“摘錄”。這一點讓筆者頗為收益,是個可以長篇大論的好方法。 本書作者對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和呼吸式閱讀的闡述,筆者是頗為贊同的,也符合習慣養(yǎng)成的節(jié)奏,從易到難,從輸出倒逼輸入;但對快速閱讀的闡述是不甚了了,可以說是“檢視閱讀”的另一種簡要的改寫也未可知,至于有關如何閱讀700本書的選擇和管理方法,在現(xiàn)時的國情來說,電子書方興未艾,部分內容并不適合。就我個人而言,除非值得分析閱讀,想要深入理解的書才可能會買紙質書,大部分書都是在線閱讀;而紙質書也是強迫自己必須讀完后送人,寧愿深愛后相忘于江湖,拒絕留得住人但卻留不住心。 4、這本書與我有什么關系?這個問題,我只能說我的答案,而作為讀者的你需要自己思考這個問題。 對于我而言,開啟了一個新的視角,作為書評人是如何快速閱讀和輸出書評的,就以本篇筆記為例:我發(fā)了34分鐘閱讀完全書,用了超過60分鐘來進行筆記摘要,再用了將近60分鐘來對摘要進行整理排版和寫下前面的這些自言自語的文字,已經算是一次實踐了。 除了本次實踐以外,有關讀書習慣和輸出的要求,讓我對自己有了一個新的要求:每天閱讀一本書和輸出一篇書評,假以時日,一年讀700本書并輸出書評,成為專業(yè)的書評人也未必是難事。從這個點來說,要感謝本書的作者,印南君。 溫馨提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