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醫(yī)記734期 03/12 @ 2019 更新時間:每周一至周五晚上20:03 微信公眾號:經(jīng)方日記 全文字數(shù):4001 閱讀時間:13分鐘 作者:覃國輝 有關(guān)口渴的條文 26、服桂枝湯。大汗出后。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71、太陽病。發(fā)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即豬苓散是。 72、發(fā)汗已。脈浮數(shù)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223、若(脈浮發(fā)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326、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吐蚘。下之。利不止。 96、傷寒。五六日中風(fēng)。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蛐刂袩┒粐I?;蚩??;蚋怪型??;蛎{下痞硬?;蛐南录?、小便不利?;虿豢?。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有關(guān)口渴的條文(金匱) 6、百合病一月不解,變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7、百合病渴不差者,栝樓牡蠣散主之。 3、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 19、吐后,渴欲得水而貪飲者,文蛤湯主之,兼主微風(fēng),脈緊,頭痛。 口渴的幾個分類 1.熱爍津液——津虛口渴 2.氣化失常——蓄水口渴 3.腎陽不足——腎虛口渴 4.陰精不足——陰虛火旺口渴 5.感受風(fēng)溫——衛(wèi)氣分口渴 6.氣血淤滯——淤血口渴(五、六沒有展開分析,因為傷寒金匱提到,但沒有展開論述) 熱爍津液——津虛口渴 26、服桂枝湯。大汗出后。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222、若渴欲飲水??诟缮嘣镎?。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方藥:石膏 一斤碎棉裹,知母六兩,炙甘草 二兩,梗米六合,人參三兩 煮法: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病機分析 熱→→(傷津液)→→津虛→→口渴 ↓ ↓ 石膏人參、知母、炙甘草、梗米 陽明熱證、大熱、大渴、大汗、脈洪大。人體熱盛。人體熱盛,但是人體熱還沒傷到津液的時候,仲景是不會用到人參的,凡是有口渴,仲景才用到人參。 熱盛必然會傷津液,同時也會耗氣(氣隨汗脫),只要在白虎湯證階段沒有干預(yù),很快會進一步傷津,變成白虎加人參湯證。人參補氣回津,配合知母、梗米、炙甘草,石膏釜底抽薪,撤其熱,標本都解決了。 白虎湯類方的煮法也是取效的關(guān)鍵。 2.氣化失常,蓄水口渴 回顧兩個條文: 71、太陽病。發(fā)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即豬苓散是。 223、若(脈浮發(fā)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書本講: 五苓散是太陽蓄水證 豬苓湯是陽明蓄水證 一個是表,一個是里,表里都可以蓄水,表里蓄水都能導(dǎo)致口渴, 講講我的理解。不一定對。 2.病因病機分析 《黃帝內(nèi)經(jīng)》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jīng)并行。合于四時五藏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水→胃(吸收)→脾(散精)→肺(肺朝百脈)→膀胱→尿 這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水氣從口入,由不同的臟腑,和不同的功能來運化的,最后形成尿液,貯存于膀胱,最后排出來。 水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出問題,傷寒論其實都有了對應(yīng)的策略: 水蓄于胃→苓桂姜甘湯 水蓄于脾→苓桂術(shù)甘湯 水蓄于肺→苓干五味姜辛湯、小青龍湯 水蓄于膀胱→五苓散、豬苓湯 傷寒論條文,以及各臟腑功能來看,水氣無論蓄于胃、脾、等臟腑,都不會渴,反而是不渴,唯獨水蓄于膀胱,會出現(xiàn)口渴。 我認為呢,當水蓄于膀胱(水氣運化的最后一環(huán)節(jié)),水氣代謝的其他環(huán)節(jié)亦會受影響,從而出現(xiàn)水在胃不能運化吸收,水在脾散精上歸于肺,水在肺而不能夠宣發(fā)輸布全身。 如傷寒論條文提到的:74、中風(fēng)發(fā)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里證??视嬎?。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五靈散本是水蓄于膀胱,為何出現(xiàn)水入則吐呢,由此可見水氣在人體的運行過程中一環(huán)出現(xiàn)問題,也會影響影響到其他環(huán)節(jié),就像水蓄膀胱會影響到胃的運化,從而出現(xiàn)了胃氣上逆的現(xiàn)象。 五苓散方藥:豬苓 十八銖,去皮,澤瀉 一兩六銖,白術(shù)十八銖,茯苓 十八銖,桂枝半兩,去皮 煮法: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煖水,汗出愈。 藥物分析: 大致可將藥物分成兩類,豬苓、茯苓、澤瀉可分為一類,其作用在膀胱,使膀胱通利小便,恢復(fù)膀胱的氣化,桂枝、白術(shù)為另一類桂枝可以溫陽化氣,可以解肌,助肺氣的宣發(fā),白術(shù)可以健運脾胃,恢復(fù)脾的運化功能,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仲景的用藥是不是考慮的很全面。 豬苓湯 方藥:豬苓 去皮,茯苓,澤瀉,阿膠,滑石 各一兩 煮法: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nèi)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這里的方藥分析呢,也可以像五苓散那樣分析,這里豬苓,茯苓澤瀉、滑石其作用都在于膀胱,但是豬苓湯癥是有熱的,它是從陽明癥發(fā)展過來的,陽明證他就會耗氣傷津,所以他這里用滑石,既可以清熱又可以通利小便,然后阿膠,血肉有情之品可用于滋養(yǎng)人體的津液。 3.腎陽不足——腎虛口渴 3、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 除了腎氣丸以外,對于這類型的口渴,不得不提的幾個方子: 引火湯(李可-傅青主) 熟地 90g,巴戟、天冬、麥冬各30g,茯苓15-20g,五味子6g,(加白芍100 甘草30 葛根60) 2.封髓丹(鄭欽安) 黃柏 砂仁 甘草 3.潛陽丹 砂仁 附子 歸板 炙甘草 4.封髓潛陽丹 2.3合方 5.知柏地黃丸加肉桂、牡蠣、巴戟天等(曾老師經(jīng)驗) 以上方子,對于這類口渴,只要適當?shù)募訙p,療效都不會差。 探討一下這類口渴的病機: 我們常說心腎相交,心腎怎么相交,腎是水臟,心是火臟,心腎相交就是人體水火平衡的過程,心火下降,溫腎水,水氣方能上濟心火,這樣的循環(huán)往復(fù)才是心腎的正常的生理。 心腎相交還有一個重要的樞紐,就是中焦,若中焦不通,心火不能下降,腎水不能上升,慢慢的就會形成上熱下寒的格局,所以在調(diào)整兩端的同時,還要顧及中焦,之所以封髓丹、潛陽丹要用砂仁就是這個道理,運中焦,恢復(fù)脾胃的升降。其中火神派就很注重這個。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現(xiàn)在生活習(xí)慣,嗜食冰冷、熬夜、縱欲的原因,腎中那么一點元陰元陽也要提前被消耗,而出現(xiàn)了腎水不足、不升的情況,頭目口竅出現(xiàn)不榮的現(xiàn)象,其中就有口渴,這種口渴呢,有個特點,夜晚更甚。 腎陰虛,腎陽虛都會口渴,因為腎陽虛,腎中的水就沒有陽氣去溫熙,水就是一潭死水,無法升清;腎陰不足,腎精虧虛時候有陽氣沒有水,水枯了,也是無法升清的,所以說腎陰陽兩虛都會口渴。 引火湯就是一個填精補水的方子 腎氣丸了是一個陰陽雙補的方子 這些方子幾乎都用到了,附子、肉桂、桂枝,其目的是溫下焦腎水,然后讓腎水升清以濟心火,這才是附子、肉桂引火歸元的內(nèi)在機理。也是內(nèi)經(jīng)講辛能潤燥的表現(xiàn)之一。 4.陰精不足——陰虛火旺口渴 百合病 百合這個藥在金匱要略中,是百合病的專用藥。 如百合地黃湯,百合知母湯,百合雞子黃湯等 在胡老看來,百合病是一種精神病,做什么都覺得不舒服”意欲食而不能食,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飲食或有美食,或有不用聞食嗅時……” 而且百合病還很難治,條文講如寒無寒,如熱無熱,……諸藥不能治,得藥則俱吐利。 試述百合病的病機: 百合病其癥狀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還有苦,小便數(shù),溺時頭痛,脈微數(shù)等 口苦,小便赤 ——里熱 脈微數(shù)——陰虛有熱 百合病病機:陰虛有熱 在看百合病的方子,都是百合配地黃,或配知母或配雞子黃等,這些能濡養(yǎng)人體津液的藥物,所以在傷寒金匱能找到治療,對后世這種說陰虛火旺這種癥狀的,我覺得還是在金匱要略的這個百合病篇。 5.感受風(fēng)溫——衛(wèi)氣分口渴 6、太陽病。發(fā)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fā)汗已。身灼熱者。名風(fēng)溫。風(fēng)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fā)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風(fēng)溫為病,春季冬季居多,或惡風(fēng)或不惡風(fēng),必身熱咳嗽煩渴,此為風(fēng)溫之提綱也,溫病初起,邪在上焦肺衛(wèi)……《溫病治驗提要》 6.氣血淤滯——淤血口渴 10、病人胸滿,唇痿舌青,口燥,但欲嗽水不欲咽,無寒熱,脈微大來遲,腹不滿,其人言我滿,為有瘀血。 11、病者如熱狀,煩滿,口干燥而渴,其脈反無熱,此為陰伏,是瘀血也,當下之。 (因為這里只討論傷寒金匱上有詳細記載的,5、6臨床上多見,故總結(jié)讓大家認識) 插一個醫(yī)案:2019.03.1患者是以口干口渴月余為主訴來求診,刻下:口干口渴,夜晚比較嚴重,每天晚上要起來喝4~5次水,有夜尿,舌質(zhì)淡,苔灰膩,脈沉細。 予引火湯和封髓潛陽丹加減,二劑。 二診:口渴較前減輕,舌苔由灰轉(zhuǎn)黃膩。 上方有效繼續(xù)開2劑 三診:夜晚基本不用起來喝水,苔由膩轉(zhuǎn)為薄白 按:這個醫(yī)案給我的印象非常的深刻,就是是這個療效意料之外還有就是舌苔的變化。只要對證了的往往效果都很快。 藥物篇 人參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人參】味甘。微寒。主補五藏。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一名人銜。一名鬼蓋。生上黨山谷。 《名醫(yī)別錄》:【人參】微溫。無毒。主治腸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脅逆滿?;魜y吐逆。調(diào)中。止消渴通血脈。破堅積。令人不忘。一名神草。一名人微。一名土精。一名血參。如人形者有神。生上黨及遼東。二月四月八月上旬采根。竹刀刮。暴干。無令見風(fēng) 在傷寒論六經(jīng)當中,人參在五經(jīng)都有用途,但在太陽用人參上基本沒看到。在太陽人體的正氣、精液尚足,不用補益,祛邪即可。 六經(jīng)中用到人參的典型方劑: 少陽病 小柴胡湯 陽明病 白虎人參湯 太陰病 理中湯 少陰病 附子湯 厥陰病 烏梅丸、干姜芩連人參湯 代表方還有很多,但是呢,我就不舉那么多,寫一個典型的就可以了 由上面可以看出,除了太陽經(jīng)對人參的需求不多外,其他經(jīng)皆需要,可以知道,除了太陽經(jīng)的傷寒證,其他經(jīng)的本證、中風(fēng)證,人體的津液都是虧虛的狀態(tài),需要用到人身來補益,補虛,補津液,人生為什么有那么強的作用呢? 我給歸納兩個點: 1.人參之氣精純,補而不斂邪,不易生他變 2.補氣補津之力,非他藥能比(強,而迅速) 人參是可以直接補充人體的津液,解決因津液丟失引起的口渴。 栝樓根 在金匱要略中,有兩個方用到了栝樓根,就是栝樓桂枝湯,栝樓牡蠣散。 11、太陽病,其證備,身體強幾幾,然脈反沉遲,此為痙,栝樓桂枝湯主之。 7、百合病渴不差者,栝樓牡蠣散主之。 葛根 葛根在傷寒論中用到的有桂枝加葛根湯葛根湯葛根芩連湯等。 14、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fēng)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31、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fēng)。葛根湯主之。 12、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沖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 上面羅列的幾個條文均有葛根或者栝樓根,均是有身體強,項背強,痙作為主癥。 桂枝加葛根湯證,栝樓桂枝湯癥均以桂枝湯打底,一個加葛根四兩,一個加栝樓二兩。拋開藥量,我們可以進行一個比較。 兩個方都有桂枝湯證的基礎(chǔ)。 桂枝湯+項背強幾幾=桂枝加葛根湯證。 桂枝湯+項背強幾幾+脈沉遲=栝樓桂枝湯證 那么我們可以進行分析了,桂枝湯證,津液已經(jīng)虧虛,已經(jīng)是耗傷了津液,外加風(fēng)寒侵襲,凝聚于項背,故項背強幾幾,栝樓桂枝湯證是身體強幾幾比桂枝加葛根湯證,津液更虛且脈沉遲,而仲景選用栝樓根而不用葛根,所以在仲景認識里,肯定覺得栝樓根補虛,補津液的能力大于葛根。(像這樣一絲一縷的去分析,是不是可以窺探仲景當時的想法?) 結(jié)論(個人總結(jié)) 補氣:人參>栝樓根>葛根 補津:人參≈栝樓根>葛根 生津解渴藥,除了以上談到的人參,栝樓根,葛根還有其他很多。 如百合、牡蠣、文蛤、白芍、雞子黃等不一一分析了。 林佳明,林利城 來自廣西欽州的小醫(yī)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