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迅猛發(fā)展,人們知識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日益突顯出來,尤其是物欲橫流、追名逐利的現(xiàn)象更是越發(fā)嚴重。在這樣的背景下,有那么一批人希望能夠從鋼筋水泥的城市回到農(nóng)村,去體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生活,這種返璞歸真的美好愿望,其實表現(xiàn)出了我們當代人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精神境界的不斷提高,而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實古人在這方面早就對我們有所警示。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一下唐代詩人裴迪的無限風采與崇高精神境界吧。
裴迪我們可能不太熟悉,他是我國唐代詩人,曾官至尚書省郎。雖然我們對他的詩文了解的相對較少,但是其實他也才華橫溢,著作頗豐,尤其是擅長寫作山水田園詩。就像李白一樣,他也與王維、杜甫等青史留名的大詩人是好友。裴迪尤其與王維交好,王維更是曾經(jīng)作詩《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贈與他,這首詩號稱“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也是王維的代表作之一。所以裴迪的詩詞風格與王維很像,通常描寫的都是悠悠山色與裊裊炊煙之類的田園風光。我們今天要分享的這一篇《崔九欲往南山馬上口號與別 / 留別王維 / 送崔九》也是其中之一。 因為裴迪大約生活在唐玄宗時期,在唐玄宗末期奸臣當?shù)?,尤其是李林甫任宰相之后,獨攬朝綱,禍亂朝政,導致知識分子極為憤慨,但是政治上的黑暗卻不是一人能夠扭轉(zhuǎn)的局面,所以很多人選擇歸隱田園,不問世事。而這首詩里面的主人公崔九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也是學而優(yōu)則仕,甚至曾官至右補闕,但不久就對官場產(chǎn)生失望和厭惡的情緒,就在辭官離別之際,裴迪前來為他送行,所以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詩篇。 應(yīng)該說這首詩的主題詞是勸勉,希望崔九選擇了歸隱之后就要意志堅定,不能三心二意。整首詩語言質(zhì)樸,大量引用典故,充滿了反諷、勸誡等真摯的情感元素,看似平淡,實則情真意切。 “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边@第一句是說崔九啊,你這次選擇卸甲歸田之后,不管你是到哪個地方去,不管你到的地方是否偏遠,都應(yīng)該要好好欣賞那里的美景,不可辜負了這秀麗壯美的大好河山??!作者看似在建議崔九好好游山玩水,實則是希望崔九不要再次參雜到紛紛擾擾的凡塵俗世中來了,希望他能夠遺世獨立,瀟灑悠閑的生活下去,這其實也反映了他們對現(xiàn)實生活的無奈與厭倦之情有關(guān)。 接下來的兩句實際上是化用了《桃花源記》的典故,內(nèi)涵深邃?!澳獙W武陵人,暫游桃源里。”既是對好朋友的真情勸勉,又是警示好朋友不要反復在三,這樣會讓他悔恨終生。“暫”與“盡”遙相呼應(yīng),上一句還在從正面勸說友人盡覽大好河山,后面兩句緊接著又從反面警示友人不要學那武陵人三心二意啊,一正一反,真摯動人,情感在字里行間款款流淌。 其實這首詩一方面是對隱居生活的肯定,另一方面也也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不滿。裴迪之所以會對那個“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桃花源難以忘懷,就是因為他們能夠逃脫紅塵俗世的紛繁復雜,他們已經(jīng)看透了現(xiàn)實生活,毅然決然的選擇了一種讓普通人難以企及的生活方式和態(tài)度,這也正是作者和他的朋友所缺乏和向往的。他們出身寒門,渴望在仕途上一展拳腳,為國家和人民謀求幸福,可是奸臣當?shù)?,貪官橫行,他們越來越希望將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山水之間,但是這樣的選擇是不能夠三心二意的,很有可能鑄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打錯,所以才有了作者這樣的諄諄告誡!而反觀我們現(xiàn)代人,無數(shù)人想要從城市回到農(nóng)村,無數(shù)人看似波瀾不驚的生活已經(jīng)是暗潮洶涌,你有勇氣做一回這樣的選擇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