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祖卡夫在他的書《靈魂——創(chuàng)造自我的真力量》中談及如何放棄對他人的期待,他說:當你與其他人交往時,要把注意力從其他人身上轉到自己的感受上。當別人滿足了你的期待時,留意自己的感受。當別人未能滿足你的期待時,同樣留意自己的感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留意自己感受的同時什么也不說、什么也不做。如果你能忍住不批評、不反駁別人,不去解釋,不去澄清,不退縮,也不動怒,你會驚奇地體會到身體里有非常強烈的疼痛的感覺。你越是能夠觀察體會到這些感覺,對這些感覺越是了解,你就越不會像以前那樣叫嚷、退縮和指責,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上。這就是培養(yǎng)情緒意識的途徑。最終,相較于使你產(chǎn)生某種情緒的事情而言,你對情緒本身更感興趣。在這種情況下,你的期望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甚至你都沒有意識到這個過程。 祖卡夫真的太棒了,我從未看到一個人可以把這個過程說得如此清晰。 當別人沒有滿足你的期待,或讓你感覺不舒服,甚至生氣的時候,那個當下幾秒鐘的時間里,你要做的就是停下來,不要急著說話,把注意力轉到自己的感受上,體會自己究竟在怎樣的一種感覺里,憤怒、生氣、難過還是沮喪?或者是別的什么。這時候你有可能會產(chǎn)生祖卡夫說的疼痛感,或者是其它難受的感覺。沒關系,不要害怕這種感覺。不要因為疼痛或者是難受而轉移對自己情緒的關注。允許這些感受存在,你才有可能體驗情緒轉變的整個過程。 也只有當你經(jīng)歷了這個過程,你才有能力為自己的情緒負責,才不會不斷地去抱怨別人不滿足你的期待。到那個時候,你會更關注你自己內(nèi)在的變化,而不是他人行為的改變。 當然,如果你愿意繼續(xù)留在期待-抱怨-生氣的行為模式中也無可非議,因為這也是某種關系能夠形成紐帶的原因。對于有些人來說,讓別人依賴他、對他有期待,是他找到自我價值感的來源。如果別人放下對他的期待,反倒對他是一種傷害。而對另外一些人來說,放下對某些人的期待,也就意味著放棄某段關系了。 所以,練習去放下對他人的期待,是要有一個前提的,那就是:我們的關系不再以彼此需要為基礎,而是以分享為基礎。我們先各自成為獨立而完整的人,再去共享我們生命的豐富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