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首秋風詩詞,帶我們感受:草木黃落雁南歸
天末懷李白
唐代:杜甫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秋風從天邊刮起,你的心境怎樣呢?令我惦念不已。詩以秋風起興,給全篇籠罩一片悲愁。由對友人深沉的懷念,進而發(fā)為對其身世的深切同情。因為此時李白流寓江湘,很容易讓人想起被讒放逐、自沉汨羅的屈原,這種情感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 秋風辭 兩漢:劉徹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fā)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歡樂過頭哀傷多,年輕的日子早已過,漸漸衰老沒奈何。此詩比興并用、情景交融,是中國文學史上“悲秋”的名作。 秋風引 唐代: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這是作者被貶期間因秋風起、雁南飛而觸動了孤客之心的感作。秋風不知從哪里吹來,送來了一群群大雁。清早的樹木上,孤獨的旅人最先聽到秋風的聲音,此時最容易觸情生情了。 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五代:李煜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 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醉鄉(xiāng)路穩(wěn)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這首詞是作者被宋囚禁后所作,詞作寫盡降宋后的生活實況和囚居心境。人間的事情,如同流水,人生一世,亦如一場夢境一般,變幻無常。 清平樂·金風細細 宋代:晏殊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 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干。 雙燕欲歸時節(jié),銀屏昨夜微寒。 古代詩人詞人們往往容易悲秋傷情,但此詞卻是用精細的筆觸和閑雅的情調(diào),寫出像作者這樣的富貴高雅的文人在秋天剛來時的一種舒適而又略帶無聊的感觸。秋風吹拂,梧桐葉落,斜陽殘照,一杯小酒讓人陶醉。 始聞秋風 唐代:劉禹錫 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 五夜颼飗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云睡眼開。 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 這首《始聞秋風》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現(xiàn)了獨特的美學觀點和藝術(shù)創(chuàng)新的精神,這正是詩人那種“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倔強進取精神和品格的藝術(shù)寫照。 詠風 唐代:王勃
肅肅涼風生,加我林壑清。 驅(qū)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 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 此詩以風喻人,托物言志,著意贊美風的高尚品格和勤奮精神,亦是寄托作者本人的“青云之志”。正如他在《滕王閣序》中充滿激情之言:“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 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此詩作于公元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八月。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親告友,在成都浣花溪邊蓋起了一座茅屋,總算有了一個棲身之所。不料次年八月,大風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當時安史之亂尚未平息,詩人感慨萬千,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詩篇。詩作描繪了秋夜屋漏、風雨交加的情景,真實的記錄了草堂生活的一個片段,表達了作者關心民間疾苦,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