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比李白晚出生了336年,兩人所處的朝代不同,人生境遇不同,性格也迥異,但后世卻沒少拿二人作比,只因他們一位是唐詩一哥,一位是宋代文壇的集大成者。如果只是隨便拿兩個人的作品來比一比,其實是沒有意義的,也無法比出個結果來。所以本期就和大家一起來品一品二人在同一地點寫的兩首詩,一首是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一首是蘇軾的《題西林壁》。 這兩首詩的經典程度自然不用多說,都是后世很難超越的作品。兩首詩寫的都是廬山,一首是詠廬山瀑布,一首是詠廬山山嶺本身。對這兩首詩其實后世名家們是青菜蘿卜各有所好,算得上是900年來難分高下。但通這場巔峰之戰(zhàn),我們卻能弄明白為何李白是仙才,而蘇軾不是。讓我們先來看李白的詩:
寫此詩時李白24歲,當時他正準備前往金陵游玩,路過廬山寫下了這首詩。對這首詩名家們的評價常常是兩個字:奇絕;而普通讀者的評價則常常是:太有想象力了,太夸張了,太浪漫了。這些評價都是貼切的。在這首詩中,首句或許別的詩人還能模仿一下,后三句都是他人寫不出的妙筆。 作為一首七言絕句,首句的第五個字要“響”,很顯然這首詩做到了,一個“生”字寫出了紫煙的縹緲之氣,令人眼前一亮,也為瀑布的絕美布好背景。第二句的妙處在一個“掛”字上,一般寫物都是化靜為動,但李白這個“掛”字卻化動為靜,頗為新穎。而到了第三句這卻突然氣勢全開,“飛流直下”的瀑布一下子被寫活了。最后一句更是妙筆,以九天的銀河做比,讓全詩充滿著浪漫氣息??v觀這首詩,通篇都充溢著一股濃濃的仙氣。 再看蘇軾的《題西林壁》:
雖然如今不少人也會稱東坡一句“蘇仙”,但史書典籍上卻一直沒有這個說法。顯然與李白“謫仙人”的認可度來說,蘇軾這個“蘇仙”之稱確實沒什么說服力。而究其原因,其實通過這兩首詩的對比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蘇軾這首詩不但沒有浪漫的仙氣,而且充滿著理性的思辨,其實這正是蘇軾多數(shù)詩的特點,也是宋詩重理的產物。 同樣是一首七言,同樣是寫廬山美景,蘇軾卻寫成了一首哲理詩。詩的前兩句寫廬山山嶺的大景,它從橫面和側面看,給人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詩的后兩句寫之所以會有這種感受,是因為觀山人本身就在山中,所以很難形成客觀的看法。一首哲理詩,能寫得如此深入淺出,而又全無雕琢之氣,這是唐代詩人很難做到的。 兩位文壇巨匠在同一座山上留下了兩首千古名作,詩風完全不同,完美地詮釋了唐詩和宋詩的特點。有人愛李白詩的浪漫,也有人愛蘇軾詩體現(xiàn)出的哲思,很難分出勝負。這兩首詩您更欣賞哪一首呢?歡迎討論一、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