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母語容易二語難? 如果一個人吃了第七個饅頭才覺得飽,絕不意味著前六個就白吃了。 孩子在成長中有很多的階段性的成就——能爬、能站、能走、能聽、能說…… 這些成就非常顯眼奪目。但稍加思考,我們不難想到:所有這些本事,建立在底層機能的發(fā)育之上——小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骨骼、肌肉……這些更為基礎的發(fā)育看不見摸不著,一點也不顯眼,但是我們都知道離了它們絕對不行。 語言發(fā)展其實也是如此。 語言,這個人類認知的結晶,絕不是憑空出現(xiàn)的特異功能,而是在多種基礎認知能力疊加中“涌現(xiàn)”而來的。如果沒有這些基礎認知能力,語言就不能順利出現(xiàn)。這些基礎認知能力,雖然非常重要,但就像肌肉骨骼的發(fā)育一樣,非常不起眼。 它們默默地發(fā)揮作用,使孩子輕松習得母語,然后就深藏功與名,讓人類嬰兒100%習得母語這件堪稱奇跡的事情,看起來理所當然、不足為奇。 人們天天看這個奇跡發(fā)生,就像看不到父母辛苦工作的孩子,以為家里的錢是大風刮來一樣不當回事。直到要習得第二語言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同樣是語言,習得二語和母語似乎是完全不同的事情——怎么就這么難呀! 功臣良將被雪藏 其實并不是母語和二語的機制有什么本質不同,而是那些在習得母語時默默發(fā)揮過巨大作用的“功臣良將”、那些關鍵的基礎認知能力被我們無視了——它們工作得太出色,悄無聲息地就把任務完成,以至于我們都意識不到它們的存在。 這就好比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里負責維護服務器的運維人員,特別厲害的運維,可以讓服務器一直不出問題,一年到頭都正常,正常到老板覺得要你們何用???白拿工資不如炒掉。本職工作太出色,問題就不會出現(xiàn);一切順利,就會顯得存在感弱。 相反,有的員工可能沒事就捅出點簍子,然后拼命加班加點地把問題解決,這樣的員工可能存在感更強,讓老板時刻掛念。但所謂善戰(zhàn)者無赫赫之功,前者的價值要遠大于后者。 那么,我們能不能做英明的“老板”,在孩子習得二語時,把那些在“母語戰(zhàn)役”上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功臣請出山,讓它們在二語上再次發(fā)揮作用,重復母語的成功呢? 答:完全可以,而且理應如此。 這些功臣中作用最大,又最不顯眼的是“社會認知能力”,它們是人類習得語言的先決條件和底層基礎,我把它們歸納為三個: 共同基礎; 聯(lián)合注意; 意會意圖。 共同基礎 所謂共同基礎,就是人與人溝通之前,彼此悉知共同知曉的內容。什么是悉知?就是“我知道你知道,你知道我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的內容。舉例來說: 當下共同看見的事物。比如兩人一起看電視,屏幕上的情節(jié)成為共同基礎。 過去共享的經(jīng)驗。比如一起看過某部電影,這個電影就是雙方共同基礎。 當下共同追求的目標。比如兩人一起在找某個東西,這種共同的目標就是共同基礎。 共享的常識或文化等。比如都是中國人,會默認彼此吃飯都用筷子。 人類之間的溝通,一定是建立在共同基礎之上的。 我們每個人都好像時刻開著“思維藍牙”,隨時準備與溝通對象配對聯(lián)結,形成共同基礎。地球上任意兩個心智正常的人類彼此溝通,都一定能形成一定程度的共同基礎,哪怕是南極的愛斯基摩人和亞馬遜叢林里的土著。 只要大家都生而為人,就天然有很多默認共知的內容,比如人都要吃喝拉撒睡。只要我認為你也是人,我就默認你一定有這些需求和經(jīng)歷。我默認你餓了要吃飯,渴了要喝水;我默認你用雙腿走路,而不是用雙手在地上爬。另外,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就都受同樣物理規(guī)律的限制,我默認你從高處跳下去肯定會受傷,溫度高了會感到熱,溫度低了會感覺冷;我默認你所言所行都有自己的目的和意圖,絕不是毫無意義。 溝通雙方共同基礎越多,需要說的話就越少。比如長期配合的外科醫(yī)生和護士,醫(yī)生一伸手護士就知道醫(yī)生需要哪個工具。再比如老夫老妻之間,隨手一指或者一個眼神對方就知道自己的意思——飯在微波爐里、把垃圾倒了、晚上吃啥、點外賣吧、電視打開、去鏟貓屎、該接孩子放學了…… 相反,共同基礎越少,溝通就越費勁,也就越容易雞同鴨講。共同基礎這個概念其實非常有趣,也非常有解釋力。比如很多人和老外溝通不暢,就認為是自己語言不好。語言能力當然有影響,但本質的原因,是雙方的共同基礎太少,沒話說,也不知道說啥,于是很多人就認為是語言不行。 但是你想,如果是兩個數(shù)學家在一起研究數(shù)學問題,哪怕語言完全不通可能都不是問題?;蛘吣愫鸵粋€老外一起在野外遇險,需要合作自救,那么在這個共同目標下,你會奇跡般地發(fā)現(xiàn),語言不通并不影響你們溝通,你們有很多辦法相互理解與合作。 請大家記住結論:共同基礎是一切溝通的前提和基礎,而語言只是溝通的手段之一,所以共同基礎也是真實語言使用的前提和基礎。 聯(lián)合注意 聯(lián)合注意是指溝通雙方一起將注意力投向第三方,進而形成的一種穩(wěn)定的三角結構。 養(yǎng)過孩子的都知道,在孩子已經(jīng)五六個月大的時候,我們也是沒法引導他們的注意力的。哪怕我們當著寶寶的面,用手拼命往旁邊邊指邊喊:“寶寶,看那邊!寶寶,看那邊!”他也不會轉頭的。 因為在這時,寶寶還無法在心智層面和我們聯(lián)結們。但是,在九個月大之后的某一天,寶寶突然就能做到了!你用手一指,他就會順著手指看過去。寶寶能夠和你一起,把注意力放在外界事物上。這個外界事物可以是物,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一個正在發(fā)生的事情,比如貓在打架、媽媽在做飯、爸爸在開車。當你和寶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事物上,而且彼此都悉知(共同基礎)這個狀態(tài),這就形成了一個三者關系,叫作“聯(lián)合注意框架”。 注意,彼此悉知很重要,我們可以做個對比: 情況一:你和朋友在陽臺聊天,樓下突然有人大喊,你倆一起看過去,這個事件就是你二人當前的共同焦點,你們都知道對方也在注意這個事件,這就形成了聯(lián)合注意。 情況二:你一人站在陽臺,樓下突然有人大喊,你看過去,同時樓上的鄰居也在看,雖然你們的注意力都在同一個焦點上,但是你們彼此不知道對方在看,這就不構成聯(lián)合注意。 請欣賞我的靈魂畫作,我把兩種情況畫一起了 聯(lián)合注意其實就是在增加共同基礎——第三方事物,成為我們共同關注的焦點,彼此知悉,不就形成了新的共同基礎? 這樣的聯(lián)合注意框架,有什么意義?和啟蒙有什么關系呢? 答案是:在聯(lián)合注意框架內,孩子能憑空意會言語的意義。 意會意圖 老讀者都知道,我是非常反對“翻譯”的。對此,很多家長不能理解、不可思議、不敢認同——不翻譯,孩子怎么懂呢? 那我要問了,要先有語言,孩子才能“懂”嗎?要知道孩子出生時可是不帶任何語言的,他們怎么就懂了母語呢?顯然,寶寶們的小腦瓜里一定有某種機制,能讓他們“憑空”理解語言。這個機制,就是多種社會認知能力疊加而成的一個綜合能力——意會意圖。 是的,寶寶不需要任何語言,就能理解你要表達的是什么意思。 首先,每個人類嬰兒都會發(fā)展出一個基本的默認判斷:每個人的行為都有自己的目的。這聽起來似乎平淡無奇,實則內涵深刻。寶寶會默認我們對他說的話、做的動作,都一定有目的、都一定有某種“溝通意圖”——媽媽/爸爸在告訴我一些事情。 有了這個前提,哪怕他們不知道具體是什么,他們也會主動地去猜、去試錯,大腦會自動腦補生成一個“解釋”。當我們和寶寶溝通時,已經(jīng)就位的前提條件是: 有共同基礎; 有聯(lián)合注意; 默認一定溝通意圖。 寶寶會默認我們所有的溝通行為(手勢、話語),既與自己相關,也與當下這個特定的外物相關。他們會基于共同基礎,綜合感知所有相關信息,對你的意圖進行猜測和推斷。他們做這些不需要刻意花時間思索,而是瞬間就能“意會”。 你指著水杯問寶寶:Wouldyou like some water? 寶寶的腦中是這樣運行的: 媽媽要我注意水杯。(視覺) 媽媽的語氣和表情是詢問。(感知/過往經(jīng)驗) 她的詢問跟這個裝水的東西相關。(聯(lián)合注意框架) 這個東西能喝水。(共同基礎/過往經(jīng)驗) 媽媽關心我的需求。(共同基礎/過往經(jīng)驗) …… 寫出來好像很多,實際上在寶寶腦子里,所有相關神經(jīng)回路是同時激活,并行計算,寶寶能瞬間領悟到你的意圖:媽媽在問我要不要喝水。 這就是寶寶憑空理解言語的機制——“意會”。 有了意會,你不需要翻譯就能讓孩子懂。這種懂更為底層、更為直接、更為豐富,是“真懂”,能形成真正的英語能力。而翻譯中介而來的懂,是嫁接在母語之上的“假懂”,無法形成真正的英語能力。 意會可以解釋為什么孩子能無須翻譯就能理解我們的意圖,這種理解又是如何轉化為真正的語言能力的呢?且聽下回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