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三聯(lián)《愛樂》上寫過一個系列,“散記歷史上的女鋼琴家”,克拉拉·舒曼占據(jù)了最多的篇幅,這篇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對于演奏風格,對于音樂會曲目的選擇,對于作曲家們的創(chuàng)作,對于聽眾們的成熟過程的影響,歷史上有哪位女鋼琴家能夠同舒曼夫人相比?當然,男性中能與她相比的,同樣寥若晨星。晚年的克拉拉害怕被人遺忘,若她知道二百年后,不僅她的名字不朽,她所倡導的美學也儼然成為主流,鋼琴家會否大喜過望而不再矜持? 張可駒 今天是克拉拉·舒曼誕辰二百周年。舒曼夫人是歷史上最有影響的女鋼琴家,這方面無人可與之相比。將女性鋼琴家單獨觀察,也并非一種特別對待,而是由于歷史局限的原因,女演奏家走上舞臺困難重重。到20世紀后期,她們?nèi)孕枰饶行愿冻龈嗟木ΑT?9世紀,女鋼琴家所擁有的空間更為有限很多,因而她們也顯得更為特別。從克拉拉·維克的青春歲月,到克拉拉·舒曼的藝術(shù)巔峰,在漫長的演奏歲月中,她始終是一位真正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演奏家。 這樣的意義,遠遠超越于“女鋼琴家”的范疇,而是對于19世紀中后期的鋼琴演奏、音樂創(chuàng)作,以及鋼琴音樂會的曲目安排,都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我們對此都有不同程度的熟悉,因為對于克拉拉的記述早已成為歐洲近代音樂史的重要部分。雖然當時沒有錄音,我們無法聽到她的演奏,可是關(guān)于鋼琴家的記述相當豐富,還是能讓我們從中明白克拉拉演奏中許多關(guān)鍵性的特點。 幫助人們接觸、理解崇高的音樂,這無疑是克拉拉最大的功績之一。取得這樣的成就,她對于曲目的選擇,演繹風格,以及有關(guān)聽眾心理的思考各占一定的比例。這位鋼琴家將自己的曲目鎖定在“上乘的音樂”中,排除了炫技作品,但范圍還是很寬廣,內(nèi)容可謂“宜古宜今”:巴赫、亨德爾、斯卡拉蒂、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的作品基本屬于“過去的經(jīng)典”(時代放得寬一些);蕭邦、舒曼、門德爾松、勃拉姆斯的音樂則是“當代杰作”。 最崇高之作的守護人 克拉拉深愛巴赫的鍵盤音樂,為推廣它們做出許多貢獻。巴赫音樂中富有智慧的結(jié)構(gòu),深邃的情感世界恰好投合她的藝術(shù)風格,克拉拉自己表示,公開演出這些作品“需要我拿出全部靈魂的力量”。貝多芬是她的核心曲目,克拉拉總能出色駕御《第五鋼琴協(xié)奏曲》的宏偉氣魄,更多的注意力卻投射在奏鳴曲方面。深入細微之處,又絕不犧牲音樂的表現(xiàn)力;她沒有渲染貝多芬音樂的“斗爭性”,而是追尋每一部作品各自的特點,如果不徹徹底底地“吃透”一首奏鳴曲,鋼琴家決不會將它帶上舞臺。 如果舒曼和門德爾松的描述可靠(他們僅聽過克拉拉中期的演奏),克拉拉演奏的貝多芬在忠實原作的基礎(chǔ)上,應該是個人風格十分鮮明的。對于十九世紀后期另一位重要的貝多芬演繹者,著名的理性主義的鋼琴家漢斯·馮·彪羅,克拉拉就并不欣賞,認為他的演奏過于理智:“他把一切都揉碎了,分解了——然而這不是發(fā)自心靈的聲音,只是用頭腦在計算”;“我認為他是最沉悶的演奏家;沒有絲毫生氣或熱情,一切都經(jīng)過深思熟慮?!痹S多人都指出彪羅演奏中“冷冰冰”的成分(或許他的音色也不是克拉拉喜歡的那類),引述這些話,一方面能說明克拉拉·舒曼如何看待較少主觀投入的“深思熟慮”;另一方面,也有助我們了解,她是如何面對那些最需要深思熟慮的作品。 原本克拉拉的演奏風格應該是很適合莫札特音樂的,可惜她演奏得并不多,從舒曼去世直到她自己退出舞臺,鋼琴家只公開演奏過莫札特那兩首以小調(diào)寫成的協(xié)奏曲(第二十、二十四號)。克拉拉是深深熱愛莫札特音樂的,她為d小調(diào)協(xié)奏曲寫過華彩段;研究某些慢速樂章時,克拉拉總是“控制不住淚水”;她曾將《第二十三鋼琴協(xié)奏曲》的終曲描述為:“像有生命一樣……仿佛有火花從鋼琴中迸濺出來”。問題在于,當時的聽眾已不再熱衷這些作品了,一百多年前,歐洲音樂名城的聽眾,居然不接受莫札特,現(xiàn)在真是難以想象。而面對此情此景,克拉拉選擇將這些作品彈給自己聽,“我們心情激蕩,恨不得去擁抱整個世界,而他們卻無動于衷地坐在那兒”。 克拉拉是《“槌子鍵琴”奏鳴曲》最重要的推廣者之一 選擇“當代音樂”中的精品 當我們將目光轉(zhuǎn)向克拉拉演出的“當代作品”,就會發(fā)現(xiàn)一種奇妙的對立??死な媛蔀槭攀兰o最重要的“古典”鋼琴家,而與此同時,蕭邦、舒曼、門德爾松、勃拉姆斯的音樂——目前被視為浪漫主義時代鋼琴音樂核心的作品——都是她大力宣傳的作品,其中許多更是盡了最大努力,對于人們接受這些作品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克拉拉演奏的蕭邦并無太多朦朧,更不用說情感泛濫的東西。她對原作的忠實一以貫之,通過準確的節(jié)奏、足夠分量的強音還原了蕭邦的意圖,表現(xiàn)出作品原有的強度。這在當時是罕見的(而且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都是如此),漢斯立克也聽不太習慣。 門德爾松的作品一向?qū)儆诳死淖類郏恍┒糖撬魳窌械牧咙c。鋼琴家一直在宣傳勃拉姆斯的音樂,但效果未必能讓她滿意,對此我們應當理解,其中某些作品確實不那么容易接受。時至今日,勃拉姆斯的鋼琴協(xié)奏曲已成為熱門曲目,但他的鋼琴獨奏作品尚未獲得那樣廣泛的熱愛。 克拉拉演出“當代音樂”的核心自然是舒曼了。除了鋼琴獨奏品之外,她一直努力推廣舒曼其它的室內(nèi)樂,及一些歌曲;在管弦樂方面,除了搬演《鋼琴協(xié)奏曲》,克拉拉還在自己的音樂會上組織過一些樂隊作品的演出。舒曼的音樂有時似乎在引誘鋼琴家彈得“浪漫一些”,克拉拉的演奏卻保持著“古典”鋼琴家的風范。經(jīng)過縝密的思考之后(如先前提到的,有關(guān)踏板的設計),鋼琴家又在演奏中傾注了自己的理解:“我按照我的想法去彈,不去想手指的動作,而是去感覺貫穿于整部作品的輕柔、深邃的意境”。 演奏舒曼的作品時,克拉拉力求敏銳的把握兩個根本要素:“節(jié)奏和特色”,演奏應當是“情感要飽滿,但是不要情緒化”。(她這樣告訴她的學生)這當然很美妙,不過在當時提出“不要情緒化”地演奏舒曼的鋼琴音樂似乎太早了。而這又是舒曼夫人的金口玉言,況且她通過自己的演奏“說”了更多,也表達得更為充分。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以后,舒曼的鋼琴音樂開始逐漸為人們所接受,浪漫派鋼琴家們也紛紛將這些作品(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加入自己的節(jié)目單。問題是當一些聽眾(比如英國的聽眾)習慣了克拉拉的演奏,他們就會很自然地懷疑其他人“情緒化的”演出了。 克拉拉提到了舒曼鋼琴音樂的“特色”,這實在是至關(guān)重要的,那些作品生動反映了作曲家熱愛幻想的一面,看似特點鮮明,其實變幻不定??死瓕κ媛心菢由羁痰臏贤?,應該是頗能理解作曲家的原意了。不過有一點需要說明,鋼琴家對于舒曼部分作品的理解并不是非?!跋戎扔X”,因為直到1859年,她才真正感受到《幻想曲》與《大衛(wèi)同盟舞曲》是“多么優(yōu)美”。 彼時,這些作品還是當代音樂 克拉拉對于舒曼鋼琴音樂的某些處理,在今日看來,并非完全可取 深遠影響及其他 克拉拉在鋼琴上樹立了一種美學體系,她的演奏代表一種美學高度。對這方面已經(jīng)有過不少的說明,在此還需要作出一些解釋,那就是我們必須將克拉拉·舒曼放入鋼琴演奏史的流變之中。大約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也就是克拉拉東山再起后的數(shù)年時間,鋼琴演奏的歷史到達了一個轉(zhuǎn)折點。簡而言之,音樂會的曲目逐漸走向了今天的樣子。 在十九世紀前期,鋼琴經(jīng)常成為一個為炫耀而炫耀的舞臺,關(guān)于技巧大師們的技巧如何神奇,鋼琴家怎樣呼風喚雨,折服聽眾,成為英雄的故事車載斗量。至于當時公開演出的曲目,很大一部分的趣味會使今人費解,看看門德爾松描述1830年慕尼黑的音樂生活,我們簡直無法理解是怎么回事。然而到六十年代的時候,整場炫技作品的音樂會已經(jīng)絕跡,鋼琴演奏的曲目逐漸歸向今天我們所熟悉的那些崇高、純粹的作品。當然超技作品還是有的,卻已非節(jié)目單的主體,而是為了引爆聽眾情緒的高潮。在這種情況下,鋼琴家們的演奏風格自然會隨之變化。 任何時代音樂風格的變化都是眾多因素之合力的結(jié)果??死幢闶堑匚辉俪绺叩摹肮诺洹变撉偌遥膊豢赡軕{一己之力改變時代潮流,但是她在這個變化過程中的確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在這段時間里,沒有哪位古典的、理智的鋼琴家擁有她那么大的影響,許多著名的理性主義者都是她的晚輩,當然有些并不是太晚;同輩人中,門德爾松死得太早(沒有看到這一轉(zhuǎn)變的完成),即便在他活著的時候,鋼琴演奏也不是他的主業(yè),其他人又沒有取得克拉拉那樣的成功。 無論演奏風格,還是節(jié)目單上的內(nèi)容,克拉拉·舒曼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前一方面已經(jīng)談了不少,除了這種風格本身,關(guān)鍵之處在于時間??死贻p時就有志于推廣高品質(zhì)的音樂,經(jīng)過婚后那段準備時期,她東山再起(1854年以后),征服歐洲時已經(jīng)成為“上乘音樂”的宣傳者和保護人,而此時正是鋼琴演奏的新方向穩(wěn)固前的最后階段。 婚后的克拉拉 “上乘音樂”大行其道之前,也不是只有超技改編曲的世界,但還是有讓你大跌眼鏡之處 現(xiàn)在主要談談后一方面,克拉拉對于演出曲目的安排。早在克拉拉·維克的時代,她已將目光對準了巴赫、貝多芬、蕭邦、舒曼和門德爾松的作品,但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完全演出經(jīng)典作品是不可能的(況且公開演出舒曼的鋼琴音樂還有一定難度)。維克便設法將“上乘的音樂”同“討好觀眾的作品”混合起來,譬如某一次克拉拉演奏了巴赫、貝多芬和蕭邦的音樂后,觀眾反映冷淡,“直到演奏赫爾茨的OP.36才讓大家的反映熱烈起來”。 克拉拉很好地掌握了這種安排方法,然而當她再度崛起的時候,遷就聽眾的曲目就不再出現(xiàn)了。此時她的有一個基本的模式,雖然后來出現(xiàn)了一些變化,但那個模式形成之后,就基本確定了現(xiàn)代鋼琴音樂會的格局??死瓫]有在音樂品質(zhì)方面遷就聽眾,但是她確實為保持聽者的注意力做了一番設計: 首先是重要的大型作品,如貝多芬的奏鳴曲,或者是一些室內(nèi)樂,如貝多芬、舒曼、門德爾松的杰作(當然,“獨奏會”成為常例之后,鋼琴家在自己的音樂會上搬演室內(nèi)樂的情況就相對少見了)。因為這些作品比較考驗聽眾的接受能力,且篇幅宏大,需要長時間、集中精神地欣賞,放在音樂會的前端比較適宜,這是觀眾精力最佳,也比較有好奇心的時候。 然后才是比較“輕松”的作品??死廊藗兟犃恕度A爾斯坦奏鳴曲》,或門德爾松的某部室內(nèi)樂作品后就有些累了,很難再一次集中那么長的時間。所以她就選擇了一些比較短的曲子,在不降低音樂品質(zhì)的前提下,讓聽眾們放松一下,可能是巴赫、亨德爾、斯卡拉蒂的音樂,也可能是蕭邦、舒曼、門德爾松的小型作品。 說來你可能想不到,霍洛維茲的曲目安排,其實很忠實地傳承了克拉拉的思路 隨著時間的推移,克拉拉逐漸采用一些重量級的作品來作壓軸曲目,如舒曼的《狂歡節(jié)》和《交響練習曲》。效果使聽眾和鋼琴家都滿意,可見人們對于“上乘的音樂”的熱情不斷提高。到了今天,聽眾接受經(jīng)典作品已不成問題,此類“尾聲的大高潮”幾乎成了標準程式,可能是貝多芬的《“槌子鍵琴”奏鳴曲》,李斯特的《b小調(diào)奏鳴曲》,或是舒伯特的某部大作都很適合用來收尾。 克拉拉曾經(jīng)提出,在不違反自身信念的情況下,她會遷就聽眾。這并非推脫之辭,鋼琴家不會降低曲目的品質(zhì),但在曲目安排方面,她確實非常細膩、周全地考慮到聽眾們的感受。從比較具體的角度而言,為了聽眾“容易接受”,她可能只演奏《幻想曲》的部分樂章。1870年,在維也納的一場音樂會上,克拉拉演奏了舒曼八首《幻想小曲集》中的五首,她排定這些短曲的演奏順序時充分考慮了人們的感觸,表現(xiàn)出細致的變化與對比效果。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整套節(jié)目的安排,克拉拉著意使節(jié)目單上的作品“具備不同的特色”,以防聽眾感到疲倦。在各方面,幾乎都貫穿這樣的原則:“不能單調(diào),也不能對比太強烈”。 克拉拉選擇演出曲目時,總是做到長短平衡,輕重相宜,這的確有相當一部分是為聽眾著想,但歸根到底,鋼琴家的個人因素也占了很大比例??死毁澩欠N一場音樂會上演出太多“大作”的安排,在十九世紀后期,這樣的情況已不罕見,其中以安東·魯賓斯坦馬拉松式的節(jié)目單最有代表性??死m然是理智的、古典的鋼琴家,但她又是非常講求情感投入的一位演繹者。單純的頭腦的表達使她反感,談到一次演奏五首貝多芬鋼琴奏鳴曲的音樂會時,克拉拉表示了懷疑,“僅一部這樣的奏鳴曲就要用整個靈魂去表達,何況是一下子演出五部呢?” 克拉拉的節(jié)目安排逐步確定之后,它的優(yōu)點很快被內(nèi)行們所了解。不少人借鑒了她的設計,再根據(jù)自身的情況做出一些調(diào)整,幫助聽眾放松的部分可能被改造為引爆他們的激情:在演出的尾聲彈一些炫技作品,如李斯特的歌劇幻想曲。鋼琴家不必掩飾自己露一手的愿望,聽眾們也可以在歡呼時宣泄一番,各得其所。 那么克拉拉·舒曼本人是怎樣安排音樂會的尾聲?出人意料,也可以說并不出人意料的是,她喜歡寧靜的結(jié)尾(演奏大型作品另當別論)??死绻x擇一些活潑的曲子結(jié)束她的音樂會,那也是門德爾松《回旋隨想曲》這樣細致的作品。但她還是更喜歡柔和、寧靜的音樂。克拉拉所期望的并非最后一個音符還沒消失,聽眾已爆發(fā)如雷的掌聲,而是余音裊裊過后,聽眾們靜默片刻,然后才開始鼓掌。真是很符合她的風格呢。 紀錄片《傾聽寂靜》,然而在19世紀的獨奏會結(jié)尾追求寂靜,仍是另一回事 末了,關(guān)于今日通行的“鋼琴獨奏音樂會”之形成,克拉拉也有很大功勞。這種影響早她結(jié)婚之前就已產(chǎn)生了。原先鋼琴家開一場音樂會需要雇傭樂團,和樂團一起演奏自己創(chuàng)作的音樂,還要請來客席演奏家,分擔演出的曲目,最后以即興演奏結(jié)束。到了1835年,克拉拉不僅通過一些變通手法達到了演出上乘音樂的目的,而且她只請很少幾位音樂家參與演出。根據(jù)哈羅德·勛伯格的說法,在打破十八世紀的格局方面,克拉拉的作用比李斯特更大(李斯特是第一位開獨奏音樂會的鋼琴家,從1839年開始)。、 不過,克拉拉以這種方式演出并非為了突出自我,而是希望與“志同道合”的音樂家合作,“朋友雖 少,都是知己”。在她事業(yè)最成功的時候,確實辦過一些獨奏會(這在當時是種榮譽,只有大音樂家才能舉辦),克拉拉樂意進行這類演出,但畢竟不是她的主要方向。 還要補充一點,有一種意見認為,克拉拉是第一位不看譜演奏的鋼琴家。這是不準確的,但她對于背譜演奏確實起了很大的推廣作用,這也屬于她的重要影響。不過到了晚年,克拉拉的記憶出現(xiàn)衰退,許多時候就不再背譜演出了,彈協(xié)奏曲時一定會放上譜子。 克拉拉的肖像被印在德國馬克上 爭議所在 克拉拉·舒曼也留下一些為人非議的話題,譬如她對李斯特的態(tài)度??死饾u成為“上乘音樂”的仆人和保護者的過程中,純粹的音樂性與炫耀技巧的因素在她心中漸漸演變?yōu)閯萃鸬臓顟B(tài)。這種情況下,李斯特似乎被她樹立成為夸張的、炫耀的、突出自我的鋼琴演奏風格之鼻祖,其后的年輕人大多受其影響,以至于純真的鋼琴演奏走向沒落。 克拉拉通過一些方法表現(xiàn)了自己對李斯特的敵視。她拒絕和李斯特在同一空間共處,后者來到,她就會離開。當舒曼的紀念碑在茨維考(作曲家的出生地)揭幕時,克拉拉居然因為這個原因沒有出席。她在編輯舒曼作品全集的時候,更將《C大調(diào)幻想曲》前面將作品題獻給李斯特的詞句刪掉。這樣的行為確實讓人困惑,不過,許多人都提到了,李斯特雖然為遷就聽眾降低了自己的藝術(shù),但他演奏中非凡的音樂性是同行們交口稱贊的;更何況,他為音樂家們演奏時,那種無法抗拒的影響力已成為傳奇。以音樂品味著稱的克拉拉真能對此視而不見,無動于衷嗎? 面對他,果真能無動于衷嗎? 當克拉拉·維克最初聽到李斯特的演奏時(1838年),她的反應和其他人一樣,“太感動了。跟李斯特相比,其他大師顯得那么渺小,包括塔爾貝格在內(nèi)”;最初讀到李斯特的作品時(1837年),她的感覺似乎也不壞:“很新穎,很獨特”。此時的克拉拉已經(jīng)是完全成熟的演奏家,并登上了人生最初的高峰。克拉拉陶醉其中的時候,倒是維克提高了警惕:“那是一生中聽到的最精彩的音樂會了(指李斯特的演出),對克拉拉不可能沒有影響;但愿克拉拉不要學他那許多無聊的怪癖——這是一個老教師要管的?!?/p> 維克當然不能預料后來的發(fā)展,不過直到克拉拉與舒曼結(jié)婚前夕,她還與李斯特有過美好的溝通。李斯特曾給她寫過一些言辭懇切的信,克拉拉認為他是“親切、睿智、充滿活力,是一位無與倫比的藝術(shù)家”,盡管李斯特對于《狂歡節(jié)》的演奏并不完全讓她信服。顯然克拉拉逐漸將自己對李斯特的態(tài)度與她對待炫技風格的態(tài)度捆在一起,這是她婚后藝術(shù)風格變化所產(chǎn)生的一項怪誕的副產(chǎn)品??死瓕钏固胤锤械母词撬囆g(shù)理念的問題,然后她又將自己對李斯特追隨者們的反感歸到李斯特身上。當然,李斯特受之無愧,如果沒有他,十九世紀歐洲的鋼琴界不會是那個樣子。 “在李斯特以前,人們彈琴。有了李斯特以后,人們要么敲打要么竊竊私語。對于鋼琴演奏的沒落,他應該捫心有愧”,克拉拉經(jīng)常這樣說,當她談論安東·魯賓斯坦的演奏時,對這種情況——要么敲打,要么竊竊私語——做了進一步的說明??紤]到李斯特演奏(在今天看來)最神圣不可侵犯的作品時,也會做些修改,加入自己的裝飾(他為此責備自己,但并不改掉這個習慣),我們也能理解,至少是部分理解克拉拉的心情。1886年,李斯特去世之后,克拉拉寫到:“對青年人而言,以這樣一位偉大的演奏家為榜樣卻是危險的,幾乎所有新人都在模仿他,但他們沒有那種精神,那份天賦,那份優(yōu)雅?!?/p> 克拉拉在舒曼的手稿上加入了自己的意見,這些加工招致一些非議。同樣關(guān)于舒曼的作品,克拉拉也許犯下了無法挽回的錯誤。作曲家進入療養(yǎng)院之后,還曾寫下一些作品,但其中有許多被克拉拉銷毀了。因為她感到這些作品已無法反映丈夫真實的藝術(shù)水平,如果任憑它們流傳后世,將有損于舒曼的聲譽。如前所述,克拉拉也是到比較晚才真正理解了舒曼的一些作品,她當時的行動很有可能已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不過,這也不是她一個人的問題,作曲家往往不能為當時的人所理解,即便是對方是音樂大師。舒曼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由于相同的原因被推遲發(fā)表,當時約阿希姆也認為這是一部配不上作曲家聲譽的作品。 這首協(xié)奏曲至少沒有被銷毀...... 后世流芳 在錄音技術(shù)投入應用之前,一位鋼琴家如果希望被后人紀念,那真是難上加難。除了演奏之外,克拉拉有兩方面的工作似乎可以超越時間,那就是她的作曲與教學。 早在神童時期,克拉拉·維克的創(chuàng)作天賦已是技驚四座,認識舒曼之后,二人的溝通也觸發(fā)了她新的靈感。年輕時,克拉拉的作品為她的音樂會增光添彩,它們出版后銷路也不錯。舒曼提供了一些幫助,包括克拉拉那首《鋼琴協(xié)奏曲》的配器。然而繁忙的演出,還有其它許多事都耽誤了她的創(chuàng)作,歸根到底,克拉拉也沒有走上作曲家之路的信心和愿望。在年輕時期,創(chuàng)作是她音樂天賦的自然流露,當然也成為鋼琴演奏事業(yè)的一份助力,慢慢地創(chuàng)作對于她仿佛變成一種精神的修養(yǎng)。 克拉拉·舒曼在演出和家事之間忙不過來的時候,依然沒有放下自己的創(chuàng)作。舒曼的參與很重要,他們在心靈上的溝通始終滋養(yǎng)著她,當舒曼去世之后,她就很少寫了。一方面,東山再起的克拉拉頻繁地東奔西走,休息時間主要和家人共處,十分寶貴,逐漸失去了集中創(chuàng)作的意志;另一方面,沒有舒曼的激發(fā),克拉拉的靈感也不那么旺盛了。有時在舒曼的生日,她還會寫些什么。對于后期的克拉拉而言,作曲的位置已經(jīng)淡去,但仍是她音樂生活的一部分:“沒有比自己創(chuàng)作出一些東西來更美好的了”。 如今克拉拉·舒曼的作品被越來越多地灌錄唱片,我想她本人會喜歡這個封面 雖然克拉拉是“古典”鋼琴家,她的創(chuàng)作卻表現(xiàn)出敏銳、真摯的浪漫主義的情愫,沒有當時一些技巧大師的作品中浮華的炫技效果,而是追求音樂內(nèi)容的表達,這到很像她的演奏??死P(guān)注的是“音色、特點、曲調(diào)的獨創(chuàng)性,是否連貫,其發(fā)展是否有內(nèi)涵,各部分之間是否能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能否在小范圍內(nèi)盡量擴展情感”??死淖髌窙]有成為主流曲目的一部分,而成為散落在十九世紀的遺珠,現(xiàn)在人們又漸漸對這些作品有了興趣,她的許多音樂都被灌成了唱片。 克拉拉在婚后教過一些學生,擔任固定的教職卻從相當晚才開始。自1878年起,克拉拉在法蘭克福音樂學院任教。音樂學院的院長,作曲家約阿希姆·拉夫提出優(yōu)厚的待遇,克拉拉在家中授課(更不用說每年四個月的假期,短途旅行還不包括在內(nèi)),同時聘任她的女兒瑪麗亞和奧吉尼作為助手。 這樣安排并倒不是克拉拉特別為自己的女兒設想,而是她認為只有女兒們真正繼承了自己的風格。新來的學生就由瑪麗亞她們教,直到學生掌握了足夠的技巧,才開始上克拉拉的課。根據(jù)記載,她的教學方法“與其說是講解,不如說是建議”??死瓰閷W生們分析作品的內(nèi)涵,幫助他們深入樂譜,理解作曲家的意圖。她在學生的譜子上僅做一些簡單的指示,然后通過自己的示范,使他們理解其中的含義。由于克拉拉是在家中授課,學生們有機會了解這位大鋼琴家的不同方面,不僅聽她的演奏,也聽到她的練習。根據(jù)瑪?shù)贍柕隆ぞS爾納的回憶,克拉拉練琴的時候“從來不會懷著糟糕的心情,從來不發(fā)脾氣?!?/p> 克拉拉的學生們的錄音 在教學過程中,克拉拉貫徹了自己的審美觀念,她的學生阿德麗娜·德·拉拉回憶,如果學生“以空洞的炫技彈奏快速的華彩音型”,克拉拉就會絕望的朝天伸出雙手。大喊:“這不是經(jīng)過句!多么美麗的地方,為什么匆匆略過?為什么不逗留欣賞一番?”可想而知,在克拉拉面前,如果哪位學生準備猛踩踏板,或是在自由速度中放縱片刻,他必須三思而后行。 克拉拉為她的學生安排了一些演出的機會,并讓他們在她那個令人敬畏的朋友圈子的私人音樂會上演奏??死囵B(yǎng)了一些成功的鋼琴家,但他們的名字大多沒有超越時代的限制,沒有哪位是依然廣為人知的名宿。她優(yōu)秀的女弟子較多,包括娜塔麗·亞諾薩、芬尼·戴維斯、伊洛娜·艾本許茨、阿德麗娜·德·拉拉等人,以后會談到她們。不過在克拉拉·舒曼的學生中,影響最深或許還是一位男性鋼琴家,卡爾·弗里德伯格(Carl Friedberg),他將克拉拉的精神帶到了朱麗亞音樂學院。欣賞此人演奏的唱片,會發(fā)現(xiàn)他的風格與人們描述中的克拉拉頗有神似:樸素中流露出自身的見解,音色豐富又多歌唱性,演奏蕭邦、舒曼和勃拉姆斯的音樂是優(yōu)雅、節(jié)制,同時充滿詩意和個人魅力的典范。 當然,無論是克拉拉創(chuàng)作的音樂被人們重新演出、灌錄成唱片,還是她學生的錄音被推崇為珍品,或者是她在世時獲得的許多榮譽,這一切的影響都遠遠比不上她本人的事業(yè)。相對于作曲家和教師,克拉拉很清楚,自己真正應該去做的是“再現(xiàn)優(yōu)美的作品”。她同時成為“老經(jīng)典”的理想演繹者與“新杰作”的熱情宣傳者。 暮年的克拉拉逐漸衰弱,害怕自己“在活著的時候就被遺忘”,可正如年輕時的維也納之役、中年時的東山再起一樣,最終她依然勝利了。蕭伯納第一次聽到克拉拉演奏時,驚嘆“她是多么高貴、美麗、詩意的演奏家。這樣的藝術(shù)家是評論家尋求的圣杯。”許多年后,著名樂評家哈羅德·勛伯格撰寫《不朽的鋼琴家》時(初稿完成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逐一點評了十九世紀的風云人物,克拉拉在同時代人中的地位、她對于鋼琴演奏的影響都得到公正的評價。 克拉拉·舒曼的頭銜遠不僅是“女鋼琴家中的一位大人物”,而是十九世紀“古典”鋼琴家的中流砥柱,“純”音樂的保護人,永遠代表著鋼琴鍵盤上頭腦與心靈和諧的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