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經(jīng)麻痹,臨床可分為周圍性和中樞性兩類,其常見病因多見于莖乳孔內(nèi)急性非化膿性面神經(jīng)炎引起的周圍性面癱,故在此以“周圍性面神經(jīng)麻痹”作重點介紹。“周圍性面神經(jīng)麻痹”又稱為“周圍性面神經(jīng)癱瘓”,中醫(yī)學稱為“口眼曬斜”,以口眼歪斜為主要特點,常在睡眠醒來時發(fā)現(xiàn)一側面部肌肉板滯、麻木、癱瘓,額紋消失,眼裂變大,露睛流淚,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歪向健側,病側不能皺眉、蹙額、閉目、露齒、鼓頰;部分患者初起時有耳后疼痛,還可出現(xiàn)患側舌前2/3味覺減退或消失,聽覺過敏等癥。病程遷延日久,可因癱瘓肌肉出現(xiàn)攣縮,口角反牽向患側,甚則出現(xiàn)面肌痙攣,形成“倒錯”現(xiàn)象。發(fā)病急驟,以一側面部發(fā)病為多,無明顯季節(jié)性,多見于冬季和夏季,好發(fā)于20~40歲青壯年,男性居多。 本病相當于中醫(yī)病名國家標準的“面癱”,認為其發(fā)病乃因脈絡空虛,外感風邪,經(jīng)氣阻滯,面部筋脈,失于濡養(yǎng),肌肉遲緩不收所致。 [診斷規(guī)范] [西醫(yī)診斷要點] 1.起病突然。 2.患側眼裂大,眼瞼不能閉合,流淚,額紋消失,不能皺眉。 3.患側鼻唇溝變淺或平坦,口角低并向健側牽引。 4.根據(jù)損害部位不同又分: (1)莖乳突孔以上影響鼓索支時,則有舌前2/3味覺障礙。 (2)損害在鐙骨神經(jīng)處,可有聽覺障礙。 (3)損害在膝狀神經(jīng),可有乳突部疼痛,外耳道和耳廓部的感覺障礙或出現(xiàn)皰疹。 (4)損害在膝狀神經(jīng)節(jié)以上,可有淚液、唾液減少。 [鑒別診斷] 1.中樞性面癱 由于表情肌受雙側中樞支配,因此為不全面癱,通常僅限于病變對側下面部表情肌運動障礙,而上面表情肌正常。 2.病毒引起的綜合癥 有明顯的前庭功能障礙、耳后或三叉神經(jīng)、第二、三頸神經(jīng)支配區(qū)域內(nèi)有皰疹存在。 3.急性感染性多發(fā)性面神經(jīng)炎 大多為雙側,也可伴有對側性肢體運動和感覺障礙。 [中醫(yī)辨證標準] 1.風寒證 見于發(fā)病初期,面部有受涼史。癥見口眼響斜,伴頭痛、鼻塞、面肌發(fā)緊。舌淡,苔薄白,脈浮緊。 2.風熱證 見于發(fā)病初期,多繼發(fā)于感冒發(fā)熱,癥見口眼喁斜,伴頭痛、面熱,面肌松弛、耳后疼痛。舌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 3.氣血不足證 多見于恢復期或病程較長的患者。癥見口眼喁斜,日久不愈,肢體困倦無力,面色淡白,頭暈等。舌淡,苔薄白,脈細無力。 [入院標準] 1.口眼曬斜,一側面部肌肉板滯、麻木、癱瘓,額紋消失,眼裂變大,露睛流淚,病側不能皺眉、蹙額、閉目、露齒。 2.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歪向健側,病側不能鼓頰,進食時食物滯留在面頰與牙齒之間,重則無法進食及飲水。 3.部分患者見有耳后疼痛,還可出現(xiàn)患側舌前味覺減退或消失,聽覺過敏等癥。 4.病情嚴重時可因癱瘓肌肉出現(xiàn)攣縮,口角反牽向患側,甚則出現(xiàn)面肌痙攣。 [治療規(guī)范] [一般治療1 1.治療期間,可在局部用熱毛巾做熱敷,每次10分鐘,每日2次。 2.眼瞼閉合不全者,每日點眼藥水2~3次,以防感染。 3.患者應避免風寒侵襲,戴眼罩、口罩防護。 4.患者宜自行按摩癱瘓的面肌,并適當?shù)剡M行功能鍛煉。 5.治療期間,忌長時間看電視、電腦,以防用眼過度,導致眼睛疲勞,影響療效。 [西醫(yī)治療] 1.維生素B族 維生素B12, 500ug/次,肌肉注射,1次/d;維生素B1,100mg/次,肌肉注射,1次/d。 2.物理療法 紅外線照射,超短波透熱療法,以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消除水腫。 3.手術治療 久治不愈(2年以上)者可考慮外科手術治療。 [中醫(yī)治療] 1.針灸治療 (1)毫針法 治則:活血通絡,疏調(diào)經(jīng)筋,毫針刺法,平補平瀉。處方:以面頰局部和足陽明經(jīng)腧穴為主。 主穴:陽自、四白、顴醪、攢竹、頰車、地倉、合谷(雙)、翳風(雙) 隨證配穴:風寒證加風池穴祛風散寒;風熱證加曲池穴疏風瀉熱;抬眉困難加攢竹穴;鼻唇溝平坦加迎香穴;人中溝歪斜加人中穴、口禾醪穴;頦唇溝歪斜加承漿穴;味覺消失、舌麻加廉泉穴;乳突部疼痛加風池穴、外關穴;恢復期加足三里穴補益氣血、濡養(yǎng)經(jīng)筋。 操作:面部腧穴均行平補平瀉法,恢復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面部腧穴手法不宜過重,肢體遠端的腧穴行瀉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復期,合谷穴行平補平瀉法,足三里穴施行補法。 (2)電針法 取地倉、頰車、陽白、瞳子髂、太陽、合谷(雙)等穴,接通電針儀,以斷續(xù)波刺激10~20分鐘,強度以患者面部肌肉微微跳動且能耐受為度。每日一次。適用于恢復期(病程已有2周以上)的治療。 (3)溫針法 取地倉、頰車、陽白、四自、太陽、下關、牽正、合谷(雙)等穴,將剪斷的艾條(每段1~1.5cm)插到針柄上,使艾條距離皮膚2~3cm,將艾條點燃,持續(xù)溫灸10~20分鐘,注意在艾條與皮膚之間放置一小卡片(4×5cm2),防止燒傷皮膚,溫度以患者有溫熱感且能耐受為度。每日一次。 (4)穴位敷貼 選地倉、頰車、陽自、顴醪、太陽等穴。將馬錢子銼成粉末約1~2分,然后貼于穴位處,5~7日換藥1次;或用蓖麻仁搗爛加麝香少許,取綠豆粒大一團,敷貼穴位上,每隔3~5日更換1次;或用自附子研細末,加冰片少許做面餅,敷貼穴位,每日1次。 (5)穴位注射 用維生素B1 100mg或B12 100ug注射液注射翳風、牽正等穴,每穴0.5~lml,每日或隔日一次。以上穴位可交替使用。 (6)皮膚針 用皮膚針叩刺陽白、太陽、四白、牽正等穴,以局部潮紅為度。每日一次。適用于發(fā)病初期,或面部有板滯感覺等面癱后遺癥。 (7)耳針法 取神門、交感(下腳端)、內(nèi)分泌、口、眼、面頰區(qū)、下屏尖(腎上腺)等穴,毫針刺法,留針20~30分鐘。每日一次。適用于面癱的各期。 2.推拿治療 (1)治則:疏通經(jīng)絡,活血化瘀。 (2)取穴及部位:印堂、風池、陽自、太陽、四自、睛明、迎香、地倉、顴謬、頰車、下關、聽宮、承漿、合谷、翳風。 (3)主要手法:一指禪推法、按揉法、抹法、揉法、擦法、拿法。 (4)操作方法:以患側顏面部為主,健側做輔助治療。 ①患者取仰臥位。醫(yī)者用一指禪推法自印堂穴開始,經(jīng)陽自、太陽、四白、睛明、迎香、地倉、顴醪、下關至頰車,往返5~6遍。用雙手拇指抹法自印堂穴交替向上抹至神庭穴,從印堂向左右抹至兩側太陽穴,從印堂穴向左右抹上下眼眶,自睛明穴向兩側顴骨抹向耳前聽宮穴,從迎香穴沿兩側顴骨抹向耳前聽宮穴,治療約6分鐘。指按揉牽正、承漿、翳風,每穴約1分鐘。用大魚際揉面部前額及頰部3分鐘左右。在患側顏面部向眼方向用擦法治療,以透熱為度。 ②患者取坐位,用拿法拿風池、合谷穴各1分鐘。 3.中藥治療 根據(jù)中醫(yī)辯證論治施以相應湯藥,輔助針灸治療,針藥結合。 治則:祛風通絡,化痰開竅。 處方:牽正散加減。 方藥:白附子6g 僵蠶20g 全蝎8g 蜈蚣2條 法夏12g 地龍15g 隨證加減: (1)風寒證:加防風6g 羌活12g 荊芥10g 蘇葉6g (2)風熱證:加銀花15g板藍根15g 菊花12g 澤瀉12g (3)氣血不足證:加黃芪15g 黨參15g 當歸10g 天麻15g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分兩次服。 用藥禁忌:忌辛辣、生冷。 [醫(yī)結合治療] 將面癱疾病的發(fā)病治愈及分為三期: 1.初期 亦稱“發(fā)病期”,為開始發(fā)病的第1~7天,此期癥狀有加重趨勢,此乃風邪初入,脈絡空虛,正邪交爭,治以祛風散寒通絡為主。 (1)毫針法:此期宜淺刺,輕手法,不宜使用電針法過強刺激。處方、隨證配穴、操作等具體方法見上。 (2)推拿治療:見上。 (3)中藥治療:見上。 (4)西藥治療:見上。 2.中期 亦稱“平靜期”,為發(fā)病約第7~14天,此期癥狀逐漸穩(wěn)定,乃外邪入里,絡阻導致氣血瘀滯,故治當活血通絡。 (1)毫針法:此期宜用中度刺激手法,可用電針法、溫針法等強刺激手法。毫針法處方、隨證配穴、操作等具體方法見上。其中電針法、溫針法、穴位敷貼、穴位注射、皮膚針、耳針法等均可酌情選用,具體方法見上。 (2)推拿治療:見上。 (3)中藥治療:見上。 (4)西藥治療:見上。 3.后期 又稱“恢復期”,約為發(fā)病第14~21天,此后癥狀逐漸恢復,以調(diào)理氣血為主。 (1)毫針法:此期淺刺多穴多捻有助促進面部微循環(huán),營養(yǎng)面神經(jīng)及局部組織,同時激活神經(jīng)遞質(zhì)沖動,利于松肌解痙,恢復面肌正常運動,類“補法”,有別于初期淺刺泄邪之“瀉法”。若輔以辨證配穴,補氣益血,祛風豁痰,則更顯相得益彰。毫針法處方、隨證配穴、操作等具體方法見上。可酌情選用電針法、溫針法、穴位敷貼、穴位注射、皮膚針、耳針法等,具體方法見上。 (2)推拿治療:見上。 (3)中藥治療:見上。 (4)西藥治療:見上。 [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 臨床癥狀和體征全部消失,面部表情肌恢復正常功能。 顯效 臨床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聳鼻動作明顯但動作不到位。 好轉 臨床癥狀和體征有所改善,聳鼻時鼻尖稍動,或眼瞼不能完全閉合。 無效 臨床癥狀和體征較治療前無改善或加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