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些省份的別稱非常有意思,格式是“數(shù)字+省簡稱”。比如山西省簡稱晉,也稱三晉;湖南省簡稱湘,也稱三湘;福建省簡稱閩,也稱八閩。 有些人覺得奇怪,福建為何簡稱閩?又為何稱為八閩?先說閩,這“門里有條蟲”究竟是啥意思?有好幾種說法。比如福建曾有華南虎出沒,比如華南虎在國外也稱被稱廈門虎。老虎別稱大蟲,福建鬧大蟲,門里有蟲就成了“閩”。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門里的蟲其實是貓,古人稱為貉,古有“七閩九貉”之說。這兩種說法的市場非常小,更多人認可這門里的蟲指的是大蛇。 古人把蛇稱為“虺”,與“毀”同音。福建有很多蛇嗎?福建省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北接浙江省,西與江西省為鄰,西南接廣東省。都說貴州省是八山一水一分地,福建省的地形和貴州省差不多。福建與江西的邊界就是雄偉的武夷山脈,長約五百多公里,福建與浙江邊界也是群山起伏。在福建省內(nèi),北有洞宮山、鷲峰山,中有戴云山,西南有玳瑁山、博平山,只有沿海有面積不大的平原。有一種非常著名的說法是“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閩道更比蜀道難。” 福建省的山實在太多了。眾所周知,南方的山多大蛇,福建的山也不例外,什么金環(huán)蛇、銀環(huán)蛇、眼鏡蛇,在山林中亂竄。先秦兩漢時,福建境內(nèi)生活著東越人,他們把蛇當成自己的圖騰崇拜。勇敢的東越人喜歡抓蛇,然后放在自己家的門里以鎮(zhèn)百邪。大門里臥著一條大蛇,“閩”就是這么來的。 說完閩,再來說“八閩”。實際上在先秦時,福建被稱為“七閩”。所謂七閩,一般認為是指福建區(qū)域內(nèi)七個勢力比較大的部落,《周禮》就有“七閩”的記載。有意思的是這七支閩人的圖騰崇拜都是蛇。至于福建為何稱八閩,這與宋太宗趙光義有關,但先簡單講一下福建的區(qū)劃史。 東漢時的福建由于人口稀少,福建全省約12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只設一個東冶縣(福州),隸屬揚州會稽郡(治浙江紹興)。三國東吳以后,福建的人口越來越多,行政區(qū)劃自然開始增加。比如在東晉時,福建設有建安郡(治南平市代管的建甌市)和晉安郡(福州)。唐朝時,福建的行政區(qū)劃史發(fā)生了重大變化,設五州:福州、建州、汀州、泉州、漳州。 唐時的福州包括現(xiàn)在的福州市、寧德市、三明市的東部。唐時的建州,轄區(qū)約在福建省的北部,武夷山脈東側(cè),與現(xiàn)在的南平市的管轄范圍基本重疊。唐時的汀州位于福建省的西南部,西接江西,南接廣東。汀州的轄區(qū)與現(xiàn)在龍巖市的管轄范圍基本重疊。唐時的泉州、漳州和現(xiàn)在福建省泉州市、漳州市的管轄范圍差不多,現(xiàn)在最大的變化是在泉州與漳州之間多出一個廈門市。 唐朝后期設福建觀察使,管轄福、建、汀、泉、漳五州。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南唐于公元945年滅掉割據(jù)福建的閩國。由于南唐皇帝李璟能力有限,導致福州落入?yún)窃絿?,泉州、漳州出現(xiàn)了割據(jù)一方的清源軍,南唐拿到手的只有建州和汀州。因為建州面積較大,南唐從建州拆出一部分設劍州,后改稱南劍州。宋太宗趙光義統(tǒng)一南方后,福建實際上是六個州,這應該可以稱為六閩了。 不過在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年),也就是北宋滅北漢完成中原統(tǒng)一的這一年,福建多出兩個地級行政區(qū)劃——邵武軍、興化軍。邵武軍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隔著武夷山脈與江南西路(今江西省大部)為鄰,轄邵武、光澤、泰寧、建寧等縣。興化軍則位于福建省東南部的沿海地區(qū),對興化不熟不要緊,只要知道莆田市就知道了。大名鼎鼎的福建莆田,前身就是北宋的興化軍,轄莆田、仙游、興化諸縣。 元朝時的福建依然保持8個地級行政區(qū)劃的建置,只不過全部改稱“路”,不像宋朝同為地級卻有“府、州、軍”幾級之分。宋朝統(tǒng)治福建三百年,元朝又統(tǒng)治福建近百年,約四百年的時間內(nèi),福建一直有八個地級單位。久而久之,人們就習慣稱福建為“八閩”。明清時期的福建的地級區(qū)劃不止八個,雍正時就有十個府,只是大家已經(jīng)叫習慣了“八閩”,再叫“十閩”實在別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