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武所著的《孫子兵法》被奉為金字塔尖的璀璨明珠,位列世界三大兵書之首。在一般人的觀念中,“兵書”是充滿計謀、心機、殺氣和戾氣的,但是《孫子兵法》中除了高超的謀略之外,更多的閃爍著哲理和智慧的光芒,被譽為“兵學之圣典,兵家之絕唱”。明人茅元儀更是一語概之“前孫子者,孫子不遺,后孫子者,不遺孫子”。 這部兵書的核心內容融入了孫武乃至整個家族的處世之道,我們梳理一下他個人以及家族的發(fā)展史,探究、提煉和領悟“進退之道”的精妙應用。 一、以退為進,兵不血刃,歷經八世終于“田氏代齊”孫武的“進退”思想可以上溯到他的遠祖——陳國的公子陳完。陳國發(fā)生內亂,陳完預感到災禍會降臨到自己身上,經過周密分析,選擇齊國為避難之地。當時的國君是齊桓公,任用一代名相管仲,君臣同心,勵精圖治。陳完來到齊國后隱姓避難,改“陳氏”為“田氏”。齊桓公欲聘田完(陳完)為客卿,此時的田完“以退為進”,沒有接受“卿”的職位,退而選擇了“工正”的職位,負責管理百工(手工制造業(yè)),用謀略和才智幫助齊國完成了“工蓋天下”、“器蓋天下”的爭霸目標,還組織編定了《考工記》,鞏固了田氏家族在齊國的地位。 田氏家族逐漸興旺,發(fā)展到五世孫田書的時候,因田書討伐莒國立有戰(zhàn)功,齊景公賜姓“孫氏”,食封采邑在樂安,孫書(田書)成為樂安孫氏的始祖。其實在孫書(田書)這一代,田氏家族“進退”之道的運用已經如火純青,孫書(田書)的二哥田乞官至大夫,雖然官位不高,但是深諳“以退為進”,以“大斗借,小斗收”的方式凝聚民心,使“齊之民歸之如流水”, “公棄其民,而歸于田氏”晏,嬰曾預言“齊政卒歸田氏”。田氏逐漸掌控齊國國政,姜齊君主逐漸被架空;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冊命田和(陳完的八世孫),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齊國政權;公元前379年,齊康公去世,姜齊政權完全被田齊政權取代,史稱田陳代齊(又稱田陳篡齊)。陳完及其子孫以退為進,由一個避難的“外來戶”歷經八世奪取了齊國政權,而且是在深得民心的情況下,進行的一場兵不血刃的戰(zhàn)爭。“田氏代齊”和“三家分晉”成為春秋和戰(zhàn)國的分界點,田和也成為戰(zhàn)國七雄之一(田氏)齊國的開國之君。 二、陳完“奔齊”促成“田氏代齊”,孫武“奔吳”成就“兵圣”和兵學圣典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陳完為避內亂離開陳國前往齊國;160年后,他的七世孫孫武為避內亂離開齊國前往吳國。從本質上講,兩人都是以“退”的形式實現了大踏步的“進”。孫武生活的年代,恰逢“不倒翁”齊景公執(zhí)政(在位58年)、名相晏嬰輔佐,田、鮑、欒、高等各個卿族互相傾軋,歷時數十年之久。孫武的“孫氏”實則和“田氏”同根同祖,也多次被卷進卿族爭斗的漩渦中,長期疲于內耗無法施展才能,于是毅然離開齊國前往吳國。有的論著說孫武是被其他卿族排擠才不得不“逃離”齊國,實際上,孫武所在的“田氏”是勢力最強大,既沒有被排擠,更沒有性命之虞。孫武不想將精力耗費在無休止的內斗上,要尋找更為廣闊的發(fā)展空間。而選擇吳國作為目的地也是有多重考慮的,一是遠離齊國,徹底脫離了“原生國度”的影響;二是闔閭執(zhí)政的吳國剛剛建立,百廢待興,求賢若渴,入駐吳國可以實現成為元老級“股東”,獲得原始股和潛力股。 孫武“奔吳”之前所著的兵法體系已基本成型,到吳國之后并沒有直接求職也沒有急于自薦,而是隱居穹窿山繼續(xù)編修《兵法十三篇》,也就是后來人們尊稱的《孫子兵法》。在此啰嗦幾句,所著的兵法當時沒有明確的書名,因為分成十三篇所著,俗稱《兵法十三篇》,而《孫子兵法》是后人(包括孫武的門生和習讀者)在學習、傳抄和整理時所用的尊稱。不由想起電視劇《孫子大傳》,這部電視劇總體還是不錯的,不過某明星所扮演的孫武經??诜Q“我所寫的《孫子兵法》如何如何”,著實拉低了編劇和演員的平均水平。 孫武和伍子胥結識之后,面對伍子胥的力邀,他同樣“以退為進”,沒有跟隨伍子胥直接覲見闔閭。當然,憑借伍子胥的“面子”和自己在齊國的家族影響力,闔閭加封他“客卿”是很有可能的。但他為了更好的立足,不想留下依賴他人引薦和家族福蔭的口實,他對自己的兵法也相當自信,讓伍子胥將他的兵法轉交給闔閭。果然,孫武的“投石問路”發(fā)揮了作用,闔閭讀完兵書之后,擊節(jié)而嘆,迫切要見這位謀略奇才。 不過,闔閭對兵法的實用性和治兵能力還是存疑的,“可以小試勒兵乎?”孫武答,“可?!标H閭提出一個荒唐的問題,“可試以婦人乎?”孫武依然答,“可”。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孫武已經有了“進退自如”的策略了。與其說是闔閭考驗孫武,不如說是孫武也在考驗闔閭。作為惜墨如金的史官,司馬遷用占全文四分之三的篇幅描述“后宮練兵”。孫武再三重申軍規(guī)軍紀,但是宮女仍然視為兒戲,孫武為嚴軍紀下令斬殺作為隊長的闔閭的寵姬,闔閭派人求情,但孫武堅稱“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最終還是斬殺了兩名寵姬,在嚴明處罰的震懾下,演兵過程異常順利,也為后世留下了一個經典成語——“三令五申”。 江蘇虎丘文化旅游區(qū)“孫武練兵”表演 其實,讀過《孫子兵法》的人都知道,這次演兵的成功與兵法中的謀略沒有多大關系,反倒是孫武的“霹靂手段”起了決定性作用。之所以孫武當著闔閭的面斬殺寵姬,并且不顧闔閭的求情,也是出于“進退”考慮的:如果闔閭接受這個結果,說明闔閭是以國事為重的,也是真正愛惜和尊重人才的,那么他將選擇“進”, 將自己的前途和兵書托付給吳國,可以為闔閭效力;如果闔閭因為他的鐵面無私而大發(fā)雷霆,那么他將選擇“退”,另尋“良木而棲”。在《孫子兵法·計篇》中就有“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的明確闡述。至于闔閭會不會震怒之下殺死他,孫武也有預判和考量的:第一,他是由伍子胥多次舉薦的,殺了他猶如當眾打了伍子胥的臉,而伍子胥是闔閭最倚重的人;第二,闔閭正在招賢納士,如果因為兩個女人而殺了孫武,無疑堵塞了吳國招聘人才的道路;第三,他的兵法和才能為他做了足夠的“加持”。 果然,這次演兵的結局是雙贏的:闔閭托付了千里江山,孫武托付了畢生心血。 三、審勢度時,悄然隱退,開啟新一輪爆發(fā)孫武、伍子胥輔佐吳王闔閭完成了許多壯舉,“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睉?zhàn)國時期軍事家尉繚子對孫武更是推崇有加, “有提十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桓公也。有提七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吳起也。有提三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武子也?!?/p> 吳越爭霸中,吳王闔閭的宿敵越王允常于公元前496年去世,新越王勾踐繼位。闔閭不顧孫武勸阻,趁越國局勢未穩(wěn)大舉征伐,不料兵敗身死。太子夫差繼任新吳王,新一輪吳越爭霸開始。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進犯吳國,吳國在夫椒大敗越軍,勾踐逃至會稽山向夫差求和。夫差不聽伍子胥勸阻,同意勾踐求和要求,最終養(yǎng)虎遺患。 孫武在此之前看清局勢,功成隱退。將多年的實戰(zhàn)經驗和感悟融入《兵法十三篇》,不斷進行充實、更新和修繕,最終以《孫子兵法》傳世2500年至今?!皩O武既死,后百余歲有孫臏。臏生阿、鄄之間,臏亦孫武之后世子孫也?!睂O臏從師鬼谷子,后成為齊國著名軍事家,著有《孫臏兵法》,史稱“齊孫子”(孫武史稱“吳孫子”)。 而與他命運截然相反的是他的老朋友伍子胥。伍子胥沒有認清老吳王闔閭和新吳王夫差的不同,也沒有認清局勢的發(fā)展變化,依然忠心耿耿苦心進諫。不料夫差逐漸驕奢,與伍子胥分歧愈來愈大。在太宰伯嚭的挑撥下,賜伍子胥屬縷之劍令其自刎。伍子胥此時才明白自己死于只知“進”不知“退”,除了感嘆與孫武的認知差距之外,憤然下咒,“將我一雙眼睛懸于姑蘇城東門,讓我見證越軍入城的那一天?!?一語成讖,勾踐飽嘗十年屈辱,臥薪嘗膽伺機復仇。公元前471年,越滅吳。 為吳國效力的孫武和伍子胥因為“進退觀念”的差別,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選擇了不同道路;同樣,為越國效力的范蠡和文種的命運如出一轍,同樣也是源于“知進退”的差異。兩人幫助勾踐復國之后,勾踐陷于征戰(zhàn)殺伐的狂熱中,范蠡深知“王者之道”與“人性之本”不可共存,規(guī)勸文種“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邀約老朋友和自己一起隱退,但是同為忠臣的文仲“死忠”“愚忠”,堅決留下來繼續(xù)輔佐勾踐。而勾踐漸漸容不下用《伐吳七術》幫他戰(zhàn)勝吳國的老臣,公然說, “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蓖瑯?,賜給文種屬縷劍,文種悲憤之下自刎身亡。為后世也留下了一個經典成語——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而范蠡隱退之后,“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被后人尊稱為“商圣”,也被生意人尊為“財神”。 昆曲《范蠡與西施》片段 同樣的履歷,不同的人生;相同的努力,相反的結局。這一切取決于對“進退之道”的不同感悟和應用。 “進退之道”是基于對形勢進行總結、剖析、洞察和預判的智慧和境界,更需要實力作為核心力量。沒有實力做支撐的“進退之道”,即便作出準確判斷,也難以做到“進退自如”,反而可能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沒有足夠的實力,田完即使不接受“客卿”的分封,也做不好“工正”的職位,更無法在齊國立足;田氏家族沒有足夠實力,很快就會被其他卿族所滅,何談“田氏代齊”?孫武沒有足夠實力,是不敢走“后宮演兵”這一步棋的,即使沒有被闔閭當場斬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會在死于將來某個時日,伴一抔黃土了絕塵世;如果沒有足夠實力,孫武和范蠡即便順利隱退,也將籍籍無名地被歷史淹沒,更談不上成為兵圣和商圣,并有著作流傳兩千五百年仍熠熠閃光…… “進退之道”集聚了數千年的東方智慧,凝練的是規(guī)律性的事理精髓,值得我們認真學習、領悟和應用。時至今日,大至國際合作與角力,小至家庭關系、人際關系、個人生活、工作,都有著非常高的借鑒價值和比對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