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老九/文
楊凝式(873—954),字景度,號虛白,別署:希維居士;關(guān)西老農(nóng)等;陜西華陰人。因生于癸巳年,
又號:癸巳人;天祐二年(905年)楊凝式32歲登進士第,至后漢時任職:太子少師,故世稱“楊少師”。
楊凝式出生于名門望族,父親楊涉在唐哀帝時任宰相。907年,朱溫廢哀帝而自立梁朝,唐朝被朱溫取代,楊涉經(jīng)手了一件非常沒面子的差事——被逼向朱溫送交唐朝的天子印信;
社會變遷,政權(quán)迭更,“掉腦袋”是擺在楊凝式面前的一個經(jīng)常遇到的嚴峻問題——常常面對滅頂之災(zāi),
楊凝式也就“遂佯狂”詐瘋癲,被時人稱作:“楊瘋子”。
“ 揚瘋子”雖然放浪形骸,裝瘋賣傻佯裝狂顛,但還是(因為才華橫溢吧)做了梁、唐、晉、漢、周五朝
的高官,從禮部員外郎;左仆射;直至太子太保而終老任上。
楊凝式壽年82歲,作為一個歷任五個朝代的老官僚(這是史上絕無僅有的案例),楊凝式并非一個碌碌
無為之輩,但在“五代”這個特殊的動蕩時局下,無法施展自己宏遠抱負,自35歲就因直言致禍而不得不過著
一種“佯狂瘋癲難得糊涂”的生活,并以此來掩飾和排解自己內(nèi)心的苦悶。
然而,五代社會時風(fēng)寬松,加之去唐未遠,這也給楊凝式在書法上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沖擊陳腐頹廢提供了一個非常良好的契機。
“書法”作為一門獨特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可以說:它是人格的化身,是情感的赤裸寫真;更是一個人靈魂
思想的“物化體現(xiàn)”——所有這些,在楊凝式的書法作品中,都被我們十分清晰地看到了。
后梁又被后唐滅掉了,但楊凝式卻升了官,做了知制誥——主管皇帝詔書的起草工作(書記處書記)——
權(quán)勢很大。但他又“瘋”了——他深知這個職位雖然很顯赫,但也容易惹惱皇帝——招來殺身之禍,故而他就
裝瘋賣傻以保全自身。這次裝瘋,他便被改任了史館修撰,主持史館事務(wù)。(那是個與世無爭的“閑官兒”)
待到明宗李嗣源在位,封他為“中書舍人”,楊凝式裝瘋不去上朝,也不去上任,明宗只好作罷。
后唐末帝李從珂在位時,封楊凝式為兵部侍郎。李從珂有一次親自閱兵時楊凝式“瘋病”發(fā)作,不停地
大喊大叫,使閱兵無法繼續(xù)進行,李從珂因為他名聲大,又有才氣,再加上許多人都知道他有“瘋病”,
所以也就沒有處罰他,并且讓他回洛陽靜養(yǎng)。
后唐滅,后晉立,楊凝式又做了太子賓客,后來以禮部尚書的職位退休了,到了洛陽一帶閑居,
過得很自在。離開了朝廷,他更自由而沒有顧忌了,他一說過分的話,人們便以為他的“瘋病”又犯了,
沒人和他計較,所以這個“楊瘋子”對當(dāng)?shù)氐氖虏还苁裁炊枷矚g指責(zé)批評一番。地方官員因為他的聲望,
都沒有責(zé)怪他。
在桑維瀚主政時,“瘋子”已經(jīng)退休,所以沒有了俸祿供給(退休金和社保都沒有),生活有些拮據(jù),
桑維瀚聽說那“瘋子楊凝式”的窘境后,便出面奏請皇帝給他一個太子少保的榮譽職銜,讓他有份固定的俸祿
養(yǎng)家度日。
后晉因為和契丹開戰(zhàn),最后被滅掉了,后漢建立。瘋子又在后漢擔(dān)任了官職,如太子少傅,太子少師。后漢末年,郭威起兵進入開封后,總理朝政,楊凝式在郭威進城時到門口迎接,向郭威說自己年事已高,難以做事,郭威便撫慰他一番,沒有責(zé)備他。但等郭威稱帝后,因為他沒有為郭威登基出力,所以他趁勢提出致仕還鄉(xiāng),也就是退休回家。郭威痛快地答應(yīng)了,賜他以右仆射的顯要身份回鄉(xiāng)。
楊凝式在老家閑居了一段時間,這時郭威已病死,后周世宗柴榮繼位,又下詔讓楊凝式回朝任職,或許是楊凝式閑居時間一長也煩悶了,他接受了世宗的任命,升為左仆射,另加太子太保之銜。
從唐朝末年到后周,楊凝式經(jīng)歷了五個朝代,加上唐朝是六個。在古代社會,七十歲的人就很少見了,而這
“瘋瘋癲癲”的楊凝式卻活到了八十二歲的高齡,有的史書說他活到了八十五歲。
雖然楊凝式的詩詞成就也很高,但與他的書法比起來,差距還是相當(dāng)大的。他的書法遒勁豪放,以歐陽詢和
顏真卿為宗,加之自己的縱逸豪放,這樣就使他的書法藝術(shù)有了獨特的風(fēng)格。
在游覽寺廟的時候,遇到山水佳境時便留連忘返,觀賞詠詩,見墻壁提筆便寫,邊吟邊寫,似有神助一般流暢。當(dāng)時的人們就已經(jīng)知道了它的珍貴價值,無不在小心地保護這些“楊瘋子”寫過詩的墻壁。
在洛陽的許多寺廟的墻壁上都留下了他的手跡,他在最后落款時很少用一個名字,有癸巳人,楊虛白,希維居士,關(guān)西老農(nóng)。題壁有時是楷書,有時是草書,像“楊瘋子”其人一樣隨意,但水平都很高,故而后來的人說他是“五代書法第一人”。
書法史中的“顛張醉素”略帶有表演的性質(zhì),留下的書跡歷來也有爭議。而真正能在不激不厲中直抒胸中
豪逸者,非“楊瘋子”莫屬;把書法推向神妙境界的,二王以下,當(dāng)推五代楊凝式。就是這個“楊瘋子”歷經(jīng)
數(shù)朝,享年82;史書中記載他富有文藻、工顛草,以禮部尚書致仕,后閑居洛陽。
洛陽城中數(shù)百間寺院的殘墻斷壁上,大都留有“楊瘋子”的墨跡。偶有有未曾題壁者,寺廟僧眾必將殘壁
粉飾一新,專待其落墨。其人恣肆狂逸,故而得了個“楊風(fēng)子”雅號。
“楊瘋子”的書法,歷代評述甚多,無不交口稱頌,目為神仙中人。今天能看到僅有的幾件傳世墨跡,內(nèi)容多是健身養(yǎng)生、風(fēng)花雪月、美食珍饈之類,且風(fēng)神各異,如鳳毛麟角一樣難覓其真跡,其中尤以晚年所書——
《神仙起居法》(見下圖)最為動人心魄。
此卷看似信筆游弋,東倒西歪,結(jié)體運筆全出意外。卻能顧盼生姿,風(fēng)神跳蕩無不合符晉人法度,蘇東坡
贊其書:“自顏、柳沒,筆法衰絕。加以唐末喪亂,人物凋落,文采風(fēng)流掃地盡矣。獨楊公凝式筆跡雄杰,
有二王、顏、柳之余,此真可謂書之豪杰,不為時世所汩沒者。”
即便是眼空無物的米芾也稱贊它:“橫雨斜風(fēng),落紙云煙,淋漓快目”。
相傳黃庭堅年少時曾游歷伊洛之間,遍覽楊凝式題于廟宇中的書作,多有參悟,還寫了首詩以志仰慕:
“世人盡學(xué)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陽楊風(fēng)子,下筆便到烏絲欄。
這種:一筆(草書)間雜行書的書法形式被稱之為“雨夾雪”,與吳道子的畫并稱為“洛陽二絕”,后世
無數(shù)人對其追捧膜拜,卻都少了那份幽怨隱憤的難言心境,也少了那種在“瘋瘋癲癲中有意無意間營造的萬千氣象”,像是在爛柯山中看到的那“一局棋”,自此以后再也難覓其“仙蹤”了。
《神仙起居法》--草書,內(nèi)容是記敘古代醫(yī)學(xué)上的一種按摩法。只有八行,全篇初看蓬頭爛服,似不經(jīng)意,
其實用筆時緩時疾,一氣呵成,顯示出其控制節(jié)奏韻律的高超技藝。
時而又在草書之中夾雜幾個行書字,被后人稱之為“雨夾雪”,此法始于顏真卿書稿,到楊凝式則融會
貫通,使人望之已無雕鑿之跡可尋,幾入神化之境。
楊凝式不喜歡作尺牘,故流傳到今天的這幾件紙本墨跡,顯得異常珍貴。 《宣和書譜》等典籍稱楊凝式喜題壁,居洛陽十幾年,兩百多寺院均有其題壁墨寶,風(fēng)靡一時。那些還沒有得到“楊瘋子墨跡”的寺院,往往會事先粉刷其墻壁,擺放好筆墨、酒肴,專門等楊凝式來題詠賦詩。
楊風(fēng)子“若入院,見壁上光潔可愛,即箕距顧視,似若發(fā)狂,行筆揮灑,且吟且書,筆與神會。書其壁盡方罷,略無倦意之色;
題壁書墻是隨興而作,無拘無束,所以無法刻石而保存下來,盡管如此,像黃庭堅這樣的宋代重量級人物
仍然到洛陽“遍觀僧壁間楊少師書”,可見楊凝式給宋人影響之深,之大,之遠。
《盧鴻草堂十志圖跋》 紙本 行書(見下圖)
楊凝式的行書《盧鴻草堂十志圖跋》
《盧鴻草堂十志圖跋》紙本行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后漢天福十二年丁未(947)七月書
《盧鴻草堂跋》則儼然是顏體再現(xiàn),顏魯公《祭侄稿》和《爭座位帖》的圓筆,雄強渾厚、剛健有力的筆法,
都在此帖中得到嫻熟的運用。由此可見,他的書法主要得之于歐、顏。
本帖書風(fēng)與顏行書極相近,筆力沉練,蒼勁古樸;用墨枯潤相間,老筆紛披。
清劉熙載《書概》云:“景度書機括本出于顏,而加以不衫不履,遂自成家然學(xué)行,不衫不履其外焉者也”
《盧鴻草堂十志圖跋》,行書,為楊凝式為唐人繪畫所題的一段跋,用筆、結(jié)體極類顏真卿的《爭座位帖》、《祭侄稿》,渾厚凝重。
《神仙起居法》楊凝式書法圖卷(見下圖)
《神仙起居法》卷,五代,楊凝式書,紙本,手卷,縱27cm,橫21.2cm。草書8行,共85字
《神仙起居法》是楊凝式書寫的古代醫(yī)學(xué)上一種健身的按摩方法,文體近似口訣。
釋文:
“神仙起居法。行住坐臥處,手摩脅與肚。心腹通快時,兩手腸下踞。踞之徹膀腰,背拳摩腎部。才覺力倦來,即使家人助。行之不厭頻,晝夜無窮數(shù)。歲久積功成,漸入神仙路。乾祐元年冬殘臘暮,華陽焦上人尊師處傳,楊凝式(下一草押)?!?/span>
此幅小行草書是楊凝式七十六歲時的作品,似隨意點畫,不假思索,用墨濃淡相間,時有枯筆飛白。
書字的結(jié)勢于攲側(cè)險勁中求平正,且行間字距頗疏,在繼承唐代書法的基礎(chǔ)上,以險中求正的特點創(chuàng)立新風(fēng)格,盡得天真爛漫之趣。
此書(作品)是楊凝式行草書傳世作品的代表作,對宋代書法影響較大。
明朱存理《鐵網(wǎng)珊瑚》、都穆《寓意編》、張丑《清河書畫舫》;
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顧復(fù)《平生壯觀》、吳升《大觀錄》、清內(nèi)府《石渠寶笈·三編》;
胡敬《西清札記》等書有著錄。
后紙有宋米友仁,元商挺,清張孝思題記及無名氏行書釋文5行。卷前右下角有明項元汴“摩”字編號。
卷前后及隔水上鈐有宋“紹興”、“內(nèi)府書印”,明楊士奇、陳淳、項元汴,清張孝思、陳定、清內(nèi)府等
鑑藏印。
此卷最早為宋高宗內(nèi)府之物,后入賈似道手中,至明代曾經(jīng)“江陰葛惟善收藏”(都穆《寓意編》);
《清河書畫舫》又稱“郡人王氏所藏”;
明代為項元汴所有,
至清代乾隆時進入內(nèi)府。
楊凝式的《韭花帖》(見下圖)
楊凝式的《韭花帖》
楊凝式的《韭花帖》是行楷作品,很有歐陽詢《卜商帖》的意味,結(jié)字中宮緊湊,基本呈長方的縱勢。
點劃又有《定武蘭亭》的筆法,以方為主,嚴格的法度之中,頗見隨意的天趣。
《韭花帖》最主要的特色在章法上,此帖行與行、字與字的距離都很遠,好像寫一字停頓一下,但氣脈
又極貫通。雖說是行書,但橫豎排列較整齊、清楚,有一種明朗清遠、蕭散有致的風(fēng)韻。
這種疏遠的章法在以前是沒有的,以后也很少,直到明代董其昌才似乎窺破其中的奧妙。
書法由唐到宋,楊凝式是一轉(zhuǎn)折人物;蘇軾評曰:“自顏、柳沒,筆法衰絕。加以唐末喪亂,人物凋落,
文采風(fēng)流掃地盡矣。獨楊公凝式筆跡雄杰,有二王、顏、柳之余,此真可謂書之豪杰,不為時世所汩沒者”。
《夏熱帖》,行草,是楊凝式苦于夏天暑熱而作的 一篇手札,似取法于顏真卿的《劉中使帖》
和柳公權(quán)的《蒙詔帖》,遒勁挺拔而又沉著痛快。(見下圖)
《夏熱帖》,五代,楊凝式書,紙本,手卷,縱23.8cm,橫33cm。草書8行,共32字
《夏熱帖》是楊凝式寫的一封信札。內(nèi)容大致是,因天氣炎熱,送給僧人消夏飲料“酥密水”表示問候。
釋文:
“凝式啓:夏熱體履佳宜,長□酥密水,即欲致法席,苦□□□乳之供,酥似不如也。(以下數(shù)字殘損難識)?。?下二行殘損)?!?br> 首署款:“凝式”。
后紙有宋王欽若,元鮮于樞、趙孟睿逭耪仗獍霞扒』實鄣氖臀摹
卷前后及隔水上鈐有宋“賢志堂印”,元趙孟睿饗鈐輳宀莧?、纳兰成德、清脑嵢假憽。链冃式过嫛不辨?br> 此帖是楊凝式唯一的傳世草書作品,書法兼取唐顏真卿、柳公權(quán)筆法,體勢雄奇險崛,運筆爽利挺拔,與他的楷書、行書作品相比較,藝術(shù)風(fēng)格迥殊,表現(xiàn)出了書家的豐富藝術(shù)變化,為楊凝式書法代表作品作之一。
此帖曾刻入《三希堂法帖》。
“ 瘋瘋癲癲”的楊凝式喜好在斷墻殘垣上揮灑書寫,很少留意于案頭書卷。但從少數(shù)幾件傳世墨跡中,
即可窺見其不同尋常的藝術(shù)風(fēng)格和師承關(guān)系。
楊凝式善文辭,工書法?!缎蜁V》等典籍稱楊凝式喜歡題墨于壁,久居洛陽,好游佛寺道觀,兩百多寺院均有其壁書,風(fēng)靡一時。他的書法初學(xué)歐陽詢、顏真卿,后又學(xué)習(xí)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一變唐法,用筆奔放奇逸......無論布白,還是結(jié)體,都令人耳目一新;
在晚唐書法處于衰落的形勢下,昂然崛起,獨樹一幟,是承唐啟宋的一代著名書法家。他的書風(fēng)直接影響北宋書壇,宋人對楊凝式頂禮膜拜。“宋四家”(即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