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古代還是現(xiàn)代,讀書的重要性是一直都沒有變過的,在古代更是,認為什么事情都沒有讀書重要,只有讀書才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也能從事更多的行業(yè),也有很多人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其實話是如此,但是在古代,不管是商人,屠戶,工匠,還有戲子,這些行業(yè),和讀書的比起來的話那就差遠了,是沒有辦法登上臺面的。
所以在我國五千多年的文化上來講,我們中國絕對是源遠流長的,尤其是在建筑這個方面,離不開古人的智慧,還有京劇文化,在每一代的名角傳承之下。就比如北京的天安門城樓,在這么長時間之下,見證了歷史,有相關(guān)專家也考察過,這么一個輝煌的建筑竟然是一個還沒有19歲的天才所設(shè)計的,本身天安門一開始是明朝皇宮的正門,也被稱為是“承天門”,一直到了清朝順治時期,才改名“天安門”。
當時朱棣把首都從南京遷移到了北京之后,這邊也稱為了明朝的政治中心,于是在永樂15年的時候,他開始從各地去召集那些在工匠上出名的人,然后要重新建一個規(guī)模龐大的北京城,當時蒯祥就在其中,開始設(shè)計皇宮,所設(shè)計的領(lǐng)域就有承天門。蒯祥是1398年出生的,在1417年就去北京開始修承天門,當時還沒有十九歲,可見他的天賦有多厲害,不然也不會被朱棣選中。
他從小的時候就跟著自己的父親開始學習木匠了,家里世世代代都是木匠出生,他的父親蒯富也是個十分有名的木匠,之前還在皇宮擔任建筑木匠師的管理,總之他跟著父親學木匠,加上天賦異稟,很快就有了厲害的技術(shù)。在他們老家鄉(xiāng)下十分的有名,于是朝廷就打聽到了,專門讓他過來負責關(guān)于明朝皇宮的這個任務(wù),他第一個接到的任務(wù)就是承天門得設(shè)計。畢竟是皇宮的正門,無論如何都得看起來很大氣宏偉,所以他就按照當時南京那邊的承天門,設(shè)計出了一個黃瓦飛檐有著三層樓一樣的木牌坊。
在四年之后,承天門也逐漸被設(shè)計完成,被當時的朝中大臣還有朱棣都十分的喜愛,而且還封他一個“蒯魯班”的稱號。后來三十年之后,承天門遭到了大火,被損壞了一部分,于是明英宗趕緊下命令要求重建,于是蒯祥再次重新設(shè)計,這個時候他又把承天門的規(guī)模擴大了一倍,而這個時候已經(jīng)從牌坊改為了宮殿一樣的造型。
也就是我們?nèi)缃袼吹降奶彀查T,簡直就是和現(xiàn)在一個樣子,只是和承天門比起來稍微小一點,蒯祥為了能夠設(shè)計出承天門可以說是煞費苦心,把自己這一生的心血都放在了上面,他所利用的是力學的構(gòu)造,雖然說后面多次被破壞,但是后人也用他的設(shè)計理念重新設(shè)計,在六百年之后,仍然能看得出來和當初差不多的模樣。
他有這么大的貢獻,自然也被政府重用了,只是個人喜歡低調(diào),因此在晚年就告老還鄉(xiāng),后人在建筑上有不懂得地方,他仍然很耐心的去教,就是這么一個偉大的木匠師,才留下了如今這么宏偉的建筑,被我們后人所銘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