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陵位置的考古確認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中國歷史上,有個少數(shù)民族政權在中華多民族融合中的貢獻,得到史家的一致肯定,那就是鮮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魏政權。 北魏也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王朝,北魏最被肯定、且有改革魄力皇帝并不是拓跋珪,而是拓跋宏,史稱“孝文帝”。 (孝文帝塑像) 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以“南伐”為名,遷都洛陽,全面改革鮮卑舊俗,實行漢化。不只服飾、語言漢化,連鮮卑姓都漢化?;始腋男铡霸?,拓跋宏給自己取漢名“元宏”,史稱“太和改革”。 可惜孝文帝死的過早。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初一日(499年4月26日),年僅33歲的元宏死于谷塘原(河南省鄧州市東南)行宮,謚號“孝文皇帝”,廟號“高祖”,葬于“長陵”。 (幽深墓道) 長陵在哪?史書沒有記載,由于年代久遠,又沒有得到保護,具體位置成謎,過去說法不一! 但現(xiàn)在,其具體位置已被確認,并于2001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如何確認的?這里面很有意思。 (邙山古冢) 長陵在洛陽城北的邙山上,這是毫無疑問的。 據(jù)《魏書·高祖紀》,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遷洛之民,死河南,不得還北,于是代人南遷者,悉為河南洛陽人?!焙笥謴娬{,“遷洛之人,自茲厥后,悉可歸骸邙嶺,皆不得就坐恒代?!?/p> 包括皇陵在內的北魏貴族葬區(qū),經(jīng)現(xiàn)代考古勘探,在今洛陽市孟津縣境內瀍河兩側的北邙山上,北魏皇室,還有九姓帝族、勛舊八姓等貴族,都葬在這一帶。這些墓當年都有高大土封土,在1949年后還有很多大墳。 (已被確認的孝文帝長陵) 如何從中找出長陵?這些年洛陽考古界做了一系列辛苦的勘探工作。 自民國以來,邙山出土了大量古代墓志,其中北魏墓志有300多方。據(jù)《洛陽出士石刻時地記》等書記載的統(tǒng)計,志文中寫明葬于長陵附近的墓志超過30方,這對尋找到長陵非常有幫助。 民國七年(1928年),洛陽城北南陳莊村西第一冢內出土《元羽墓志》,志文稱,“景明二年七月廿九日,遷窆于長陵之東崗?!?/p> (北魏景陵墓磚) 民國十七年(1938年)陰歷十月二十七日,在洛陽城北前海資村北地出土《元鑒墓志》,也提到了“長陵之東崗”:“正始四年春三月廿六附窆于長陵之東崗?!?/p> 對確定長陵最有價值的,是文昭皇后高照容墓志的發(fā)現(xiàn)。 高照容生前是孝文帝的嬪妃, 后來宣武帝元恪的生母。高氏生前并不是皇后,她的身份是“貴人”,在兒子當了皇后以后追謚她為“文昭皇后”。 (北魏后宮 劇照) 高氏死于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其死因成謎,是中國古代后宮謎案之一。高氏13歲入宮,人長得非常漂亮,是馮太皇后親自選入孝文帝后宮的。高氏非常爭氣,給孝文帝生了元恪、元懷、元瑛(長樂公主)二子一女。 高氏從代京到洛陽,到汲郡的共縣(今河南輝縣)突然死了,當時有人就傳出,是受寵的左昭儀馮潤(一說叫馮妙蓮)殺害了高氏,馮潤無子,心里想收養(yǎng)高氏生的元恪。 (北魏后宮 劇照) 而馮潤還沒有婦德,在后宮還暗與假太監(jiān)高菩薩通奸,給皇帝戴綠帽子。孝文帝發(fā)現(xiàn)后,考慮到馮潤是馮太后娘家那頭的,便漢文帝沒有廢掉他。但留她是禍害,孝文帝在臨死前留下遺囑——我死后賜她自盡! 為不讓外人知道她的丑聞,葬禮規(guī)格不要降低,用皇后禮下葬。《魏書·皇后列傳》中原話是:“吾死之后,可賜自盡別宮,葬以后禮,庶掩馮門之大過。” 宣武帝元恪就位后,按孝文帝說的辦,賜死了馮氏,謚“幽皇后”。 (嬪妃賜死,劇照) 高氏被馮氏害死后,孝文帝也不說破,但給高氏加謚“文昭貴人”下葬。元恪繼皇位后,追尊生母為文昭皇后,配饗孝文帝。再后,其高氏被孫子、孝明帝元詡追尊為“文昭皇太后”。 高氏起先并未葬在孝漢帝一起,因為死的突然,地位又低,當時在洛陽城西的邙山上,選了塊地,安葬了她,很是局促。后才在原地建陵園,稱為“終寧陵”,安排守陵戶500家。 (俗稱小冢的終寧陵) 到高氏孫子元詡、北魏肅宗做皇帝 ,認為祖母的陵墓是“孤塋”,以完成先帝(宣武帝元?。┻z愿名義,將高氏遷葬到漢文帝的長陵一起,并上“太后”尊號,以“正姑婦之禮”。 高氏遷葬長陵區(qū)域后,陵號仍叫終寧陵,具體位置在“長陵墓域西北六十步”。 (北魏宣武帝景陵棺材) 有一個蹊蹺事,遷葬時,打開高氏陵墓地宮,出現(xiàn)了意外的一幕。據(jù)《魏書·皇后列傳·孝文昭皇后高氏》,有條一丈多長的黑色大蛇,趴在棺材上,一動不動,大蛇的頭上有一個“王”字。當時,蛇就是龍,是靈物,將高氏的棺材遷走后,又將大蛇放回了原處。此處廢陵,后稱“盤龍?!保鲇诰驮谶@里。 到了民國年間,高氏遷葬長陵的墓被盜墓者光顧了。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陰歷二月,文昭皇后的墓志被盜墓者從洛陽城北官莊村附近,俗稱“大小?!钡男≮@锉I了出來。因為志石太厚,運走不方便,盜墓者將墓志剖為兩段,在墓道中打碎。除了墓志,還盜出了隨葬陶器數(shù)十件。 (北魏宣武帝景陵入口) 當時,墓室內淤滿了泥土——應該被古代盜墓光顧過。墓室是“八卦穿頂”,因為淤泥太多,墓室內的陶器并沒全盜出來。 這事是當年二月初四,《洛陽出士石刻時地記》作者、洛陽碑石藏家郭玉堂,在后海資村小飯館前李莊,一姓李的人一一告訴他的。后于當年十二月廿八,文昭皇后的墓志運到海資集市上,被郭玉堂購藏。 這在《洛陽出士石刻時地記》一書中有記錄。 1956年,郭玉堂將墓志捐獻給了河南省文物工作隊第二隊,后轉交洛陽博物館?,F(xiàn)藏洛陽市文物工作隊。 《文昭皇后女兒長樂公主元瑛墓志》 (《文昭皇后女兒長樂公主元瑛墓志》,局部) 見到這方墓志,考古專家十分驚喜! 結合墓志出土地,和志文中“衤付高祖長陵之右”的記載,加上“文昭遷靈于長陵光兆西北六十步”的記載,很容易考證官莊村東的小冢,就是文昭皇后之墓。那么,在其東南的封土更大的大冢,便是孝文帝的長陵。 而在長陵周邊出土、記有葬于長陵附近的30余方墓志,墓主都是北魏宗室,這也說明這大冢就是長陵,因為只要他們帝族才有資格圍著長陵埋葬。 (已被確認的孝文帝長陵) (孝文帝長陵碑)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