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制烯烴是甲醇最大消費下游,約占甲醇消費市場的45%,對甲醇行情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2018年10月,華東某外采甲醇制烯烴裝置停車,直接導致甲醇供需格局反轉,造成甲醇期貨主力暴跌1000多點,極為悲壯。由此可見,有必要對甲醇制烯烴進行詳細分析,我們將規(guī)劃3期專題,分別從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的角度進行深層次分析。 本文為甲醇專題第一期,重點在于分析甲醇制烯烴在過去10年的發(fā)展歷史,只有深入了解過去才能洞悉現(xiàn)在,推演未來。 主要對甲醇制烯烴牽涉的基礎概念做出通俗易懂的解釋; 對所有裝置投產和運行情況逐一統(tǒng)計; 對不同生產工藝的發(fā)展現(xiàn)狀進行詳盡分析, 指出進行甲醇期貨交易對烯烴裝置的最重要關注點應該放在哪里。 甲醇制烯烴在產業(yè)鏈中的地位 基本概念介紹 首先需要熟悉幾個概念,以及他們的縮寫,不然就會被CTO,MTO,CTM,MTP和MTG等諸多概念搞暈掉。不要怕,除了甲醇研究員和產業(yè)上人士,一般人應該都看不懂這些符號,下面我們通過諜戰(zhàn)劇常用的加密傳遞信息方式,給大家逐一破解。 T是英文“to”的縮寫,翻譯過來就是“制”的意思; M是“甲醇”,記得甲醇期貨代碼是MA就能記住啦; O是烯烴的意思,一般是指乙烯和丙烯; P是特指“丙烯”;G是汽油。 下面直接套用翻譯就行了: CTO:煤炭 制 乙烯和丙烯,具體工藝是煤甲醇乙烯和丙烯, MTO:甲醇 制 乙烯和丙烯,與煤制乙烯和丙烯的不同點在于原料甲醇不用自己生產,需要外購,就是把甲醇買回來以后再生產乙烯和丙烯。 MTP: 甲醇 制 丙烯,只產丙烯,沒有乙烯,不像MTO一樣腳踏兩條船。 MTO/CTO的發(fā)展之路 如果說2010年是CTO的投產元年,那2011年中原乙烯的投產則代表著MTO工藝開始登場,隨后8年CTO和MTO將近1300萬噸產能陸續(xù)投產,對甲醇消費占比從0逐年提升到50%附近,是實實在在的甲醇消費大戶,目前外采甲醇制烯烴裝置的一開一停對甲醇行情走勢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不同生產工藝的優(yōu)缺點 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一個成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事情都有其優(yōu)缺點,不同工藝也是如此。 不同生產工藝的命運 雖然上小學我們懂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道理。但是長大后,才發(fā)現(xiàn)我們的優(yōu)點和缺點,將決定我們的發(fā)展方向和發(fā)展瓶頸。 不同工藝的優(yōu)缺點,也決定了它們的發(fā)展命運。 首先看看MTP裝置的悲慘命運。 國內共有9套MTP裝置,其中6套外采甲醇原料;3套自帶煤制甲醇裝置,原料自己提供。6套外采甲醇的裝置全部處在長時間停車的狀態(tài);內蒙古大唐國際的甲醇制烯烴裝置自2018年4月開始一直處在停車狀態(tài),煤制甲醇裝置整體運行,甲醇對外銷售;目前僅有神華兩套裝置在正常運行。 諸多裝置停車的主要原因在于該工藝投產的時運不佳,外采甲醇的MTP裝置建成以后正好趕上高油價時代終結,低油價時代的到來。 也就是說,當油價高時,外采甲醇制PP利潤和原油制PP利潤是可以相媲美的,當油價走低后,原油制PP利潤優(yōu)勢開始凸顯,外采甲醇制PP開始變的沒有優(yōu)勢可言,并且近幾年平均利潤是虧損的,所以外采甲醇企業(yè)均處在關停狀態(tài)。自產甲醇的大唐國際算算賬后發(fā)現(xiàn)直接賣甲醇的利潤比賣PP利潤還好很多,就索性拋棄了甲醇制PP,直接對外銷售甲醇。 CTO裝置最大優(yōu)勢在于有自己的煤制甲醇裝置,原料自供,相當于成本端有著天然的低價優(yōu)勢,因此利潤最近幾年都是極好的。目前我國總共有10套CTO裝置,合計產能約600萬噸,烯烴產能占比接近50%,甲醇消費量1800萬噸,約占甲醇總消費量的28%。 從地區(qū)上來看,CTO裝置集中在西北地區(qū)。其中內蒙古約200萬噸,陜西擁有4套裝置,合計產能約250萬噸,寧夏、青海和新疆各一套。 在研究中需要注意,一般CTO裝置的煤制甲醇和甲醇制烯烴裝置是同時進行檢修的,換句話說,一般甲醇處在自給自足的狀態(tài),檢修對甲醇供需結構影響不大,但偶爾煤制甲醇和甲醇制烯烴裝置不同步時,對甲醇供需影響比較顯著。比如,甲醇制烯烴裝置出現(xiàn)意外故障檢修,而煤制甲醇裝置正常運行,則工廠可能外售甲醇,則甲醇供應端出現(xiàn)新的增量。 目前國內共11套裝置涉及外采甲醇,合計產能536萬噸,折算成凈外采產能約483萬噸,甲醇凈外采量1450萬噸,約占甲醇消費量的23%。 從區(qū)域來來看,沿海地區(qū)(浙江、江蘇和山東)擁有產能336萬噸,內陸(內蒙古、陜西和河南)擁有產能200萬噸,整體呈現(xiàn)沿海地區(qū)MTO裝置以外采為主的狀態(tài)。 我國甲醇的生產區(qū)域集中在西北地區(qū),沿海地區(qū)的甲醇來源要么是從內陸運輸過來,要么是靠進口,跨區(qū)套利貿易的存在最終會讓進口甲醇和內陸運過來的甲醇價格處在平衡的狀態(tài),因此華東地區(qū)甲醇的合理價格約等于內陸甲醇加上運費。對于沿海地區(qū)的烯烴企業(yè)而言,意味著原料甲醇的成本遠高于內陸烯烴企業(yè)成本,尤其在低油價時代,沿海地區(qū)甲醇經常被利潤問題困擾,持續(xù)虧損后烯烴企業(yè)不能不降負運行甚至停車,最終導致甲醇的需求端坍塌。 本期專題我們對過去十年投產的甲醇制烯烴裝置進行了詳細的探討,隨著裝置的不斷投產,目前甲醇制烯烴已經成為甲醇最大消費市場。分析了不同生產工藝的優(yōu)缺點以及他們的命運現(xiàn)狀, MTP因產品過去單一,抵抗風險能力太長,原料甲醇依靠外采的均因利潤問題停車,命運最為悲慘; CTO裝置產業(yè)鏈布局長,自產甲醇,克服了甲醇價格大幅波動的缺點,截止目前的運營情況可謂春風得意,由于它的甲醇屬于自產自用的閉環(huán)狀態(tài),對甲醇供需狀態(tài)影響一般較小,不是影響甲醇行情走勢的關鍵; 外采甲醇制烯烴裝置才是真真正正的甲醇最大需求市場,裝置的一停一開均會對甲醇的供需造成重大影響,是分析研究的重中之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