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料的育兒干貨、有趣的繪本故事 點擊天空樹,與一群媽媽分享你的喜怒哀樂 文 | 小樹媽媽
原創(chuàng)文章,其他公號轉(zhuǎn)載請后臺輸入“授權(quán)” 前幾天,樹媽看了一部非常有意思的紀錄片叫《他鄉(xiāng)的童年》,看完真是驚喜,感覺挖到不少寶藏。 這個片子記錄的是日本、芬蘭、印度、英國等6個國家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的情況。
其實平時關(guān)于國外教育的介紹,樹媽也看了不少,但看這部片子,還是觸動很大。 光是前兩集日本和芬蘭的教育,就感覺受到不少啟發(fā)。 日本幼兒園里,會在一頓午飯的時間,同時教會孩子“樂于分享”和“勇敢捍衛(wèi)自己權(quán)利”兩種能力。
芬蘭學校追求零壓力、零考試、零競爭的學習環(huán)境,卻能號稱“世界教育最強國”,學生以成績好,富有創(chuàng)造性著稱。
而且他們用的這些方法,我們生活中其實也都可以適當借鑒過來。 日本很多地方的設(shè)計,都被公認很方便。
但是在日本的幼兒園里,卻經(jīng)??梢钥吹讲簧伲室饨o孩子帶來不便的“反人性化”的設(shè)計。 讓樹媽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扇幼兒園的門的設(shè)計。 教室的門,經(jīng)過了專門的計算,需要孩子們很費力才能把門關(guān)嚴。
園長解釋說: “這里是特意為之的,冬天的時候,離這個門近的孩子會說冷,關(guān)門的孩子,會回來把門重新關(guān)好。 我們通過這個設(shè)計,來教育孩子做事要徹底,把事情一步到位做完整?!?/span>
主持人說了自己的理解:“如果他沒有把門關(guān)完整,別人會覺得冷。 自己沒有把事情做完整,會給別人產(chǎn)生不好的影響?!?/span> 園長回答說: “對的,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國家,有各種美麗的地方,但相對來說,日本通常會被稱贊是做事嚴謹且漂亮的國家。 我們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行動,去培養(yǎng)孩子們。 讓他們學會去在意和照顧他人的心情與感受。 讓他們從小就懂得,不要輕易給別人添麻煩?!?/span> 類似這樣的設(shè)計,幼兒園里還有很多。 比如操場草地也是不平整的,坑坑洼洼,看起來沒人打理的樣子。
但設(shè)計者說: “給孩子帶來不方便更好,因為面對不方便,孩子會開始思考,形成他們自己的理解?!?/span>
還有幼兒園草地邊的水龍頭,本來是設(shè)計給孩子們洗手用的,但卻沒有設(shè)計水槽。
園長解釋說,這樣如果孩子們用完水,卻沒有及時關(guān)閉水龍頭,那么水就會流到地上,濺濕孩子們的鞋子。
這樣一來,就給孩子能看到自己不關(guān)水帶來的不便,能養(yǎng)成節(jié)水環(huán)保的意識和習慣。 樹媽覺得這些都挺受啟發(fā)的,我們平時一心希望幫孩子們把很多事都打理好,希望孩子省心省力。但實際上,為他人著想的心、留意生活細節(jié)的心、給他人帶來便利的心,都是需要他有自己的親身體會才能磨煉出出來的。另一個讓我覺得特別有感觸的地方,是在幼兒園的食堂里。在這所幼兒園里,有些孩子是吃幼兒園準備的配餐的,也有些孩子,午餐是吃自己從家?guī)У谋惝敗?/span>幼兒園特地把吃配餐的孩子和吃便當?shù)暮⒆?,安排到一桌?/span>因為配餐和便當?shù)氖澄锒际遣灰粯拥?,讓孩子們可以自己彼此交換和分享食物。通過這種方式,達到相對的公平,同時也教會孩子們分享。但當孩子們交換分享完畢,開始正式吃飯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園長作勢要偷拿一個孩子盤中的午餐,被孩子果斷伸手擋開,孩子還明確的說“不要!”。園長換了另一個孩子試探,想偷拿一塊兒食物,另一個孩子也是馬上伸手護住食物,把園長擋開。園長說這樣的練習,“是為了告訴孩子們,自己的食物也是要靠自己去保護好的。讓他們一開始就有一些自律意識。如果家里有兄弟姐妹的話,也是會爭搶食物的。如果是爭搶東西的話,就總是會有輸贏,所以就類似于這樣,要教會他們自己的東西,自己要保護好。”雖然分享、照顧他人、善良,這些都是最美好的品質(zhì)。但分享也有底線,善良也要維護好自己的正當權(quán)益。讓孩子能夠在樂于分享與勇于自衛(wèi)中得到平衡,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我們可能很難相信一個追求無壓力、無競爭的國家,教育能領(lǐng)跑世界。 在芬蘭,早上上課的鈴聲,都是用各種音樂來替代的,古典、民謠、搖滾、老師或?qū)W生自己彈唱的歌都行。孩子們也不用統(tǒng)一著裝,可以穿著喜歡的衣服,唱著歌,跟著節(jié)奏跳著舞,不慌不忙的進教室。在教室里也不用中規(guī)中矩,課間休息時,也可以選擇自己認為舒服的各種姿勢。孩子們的課外作業(yè)四年級才開始有,每天用半小時左右就能完成。下次他不想寫作業(yè)的時候,用這個卡片就可以了。孩子們學校在小學四年級之前,也沒有任何考試,盡量避免競爭。在整個國家中,教師都是經(jīng)過嚴格系統(tǒng)化培訓的高素質(zhì)人才。當主持人問:“如果一個孩子,就是不擅長某個科目,比如數(shù)學,那你們會怎么做?”老師們幾乎一致回答,那可能是我們的教學方法出了問題。我們應該找孩子喜歡的事情,引導他來產(chǎn)生興趣。因為老師的高素質(zhì),國家給了老師極高的信任度,沒有人會監(jiān)督老師的教案或者要求老師寫報告。 老師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班級學生的情況,自主安排認為合適的教學。老師拿出五顏六色的色卡,讓孩子們?nèi)ド掷镎覍伾臇|西。老師也會讓孩子們?nèi)ド掷镎覛馕?,孩子們要去聞不同的樹木的味道、泥土的味道等,并把它形容出來?/span>老師還會給孩子們一些形容詞,讓孩子們找對應的東西。像是“可愛的東西”“惡心的東西”“美麗的東西”……這堂課孩子們也不需要認識樹木的名字什么的,就是感受和體驗大自然,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力和想象力。芬蘭人相信,加深孩子們與所在環(huán)境的聯(lián)系,本身就是特別好的教育。為了讓孩子們更好的學習語言,老師教學的時候,也是直接用英語教學的。孩子們不需要死記硬背英語單詞,而是在平時的學習中,不知不覺掌握了英語。在四年級之后,他們還要再選一門其他的語言來學,所以芬蘭的孩子們,多數(shù)都掌握3種以上的語言。課外班的老師,布置的主題也充滿了創(chuàng)意。節(jié)目拍攝時,孩子們在是為空難幸存者設(shè)計建筑。需要通過自己學習如何黏貼不同的材料,學會掌握平衡等知識來完成設(shè)計。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理解和欣賞建筑,掌握基本的建筑原理。這一切,都在悄然培養(yǎng)著孩子們的學習能力。另外,芬蘭在整體學習環(huán)境也非常的積極、充滿正能量。在芬蘭,沒有一個孩子會被貼上“你不行”“你不會”“你不擅長”“你很笨”這樣的標簽。任何的體罰、打罵、言語攻擊孩子的行為,都會受到很高度的重視和處罰。紀錄片的最后,主持人跟著老師和孩子們,去了當?shù)氐酿B(yǎng)老機構(gòu)。這也是老師課堂設(shè)置的一部分,通過孩子跟老人們的互動,讓孩子們更好的理解“年齡”和“時間”。孩子們跟老人一起畫畫,主持人說自己不會畫畫,然后芬蘭老師告訴她:“每個人都可以畫畫,因為畫畫不是為了彼此競爭,他們可以用更有創(chuàng)意的方式去看待事物,可以在紙上自由的表達自己。”聽完這些,再看到孩子們畫得非常開心,主持人竟然控制不住自己,哭了起來。她很委屈的感嘆:“我們總是被說你這個不行、那個做不好,你不能做這個,不能做那個……”那一刻,芬蘭老師的話,可能觸動了主持人心中那個兒時經(jīng)常“被否定”的自己。樹媽對這個也感觸挺深的,我們很習慣去糾正孩子的錯誤,盡量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但在表揚鼓勵方面,往往非常謹慎,擔心孩子“飄飄然”擔心他會“驕傲自滿”……我們真誠的鼓勵孩子、支持孩子、他自然就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去嘗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