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世上再難做的事情,也有它好做的時候,人之所以成功大事就是從這件事情還是很簡單的時候就開始去做了,做天下大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做成了,所謂大事也是從小事開始做起的,所以做大事、難事,成就大業(yè)都是從最簡單的時機,從小事做起來的。 2、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萬事萬物在沒有形成之時就是“無”,自從能叫得出名時,也就是“有”時,則是世界萬物形成的本源才開始命名,這是老子揭示宇宙的來源論。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也就說人要遵循大自然的規(guī)律,要效法大地,比如四季輪回,根據(jù)節(jié)氣來耕種勞作;大地春來花開,冬有冰雪,這是大地效法天,遵循天所做出的變化,天是遵循道的原則,道就是遵循大自然規(guī)律,也就是人與天、人與地都要遵循自然法則。 4、五音令人耳聾、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美妙的音樂會使人聽不到正常的聲音,五彩繽紛的顏色會使人眼花繚亂,豐盛的美食會使人吃得一時爽快,野外馳騁獰獵會使人心變得殘忍瘋狂,擁有難得的財寶會使人行為不軌,而要作出防范。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能夠真正了解別人的人,是聰明人,但能夠真正了解自己的人,這才是開明,具是有智慧的人,能夠戰(zhàn)勝別人只是憑著一種力量,能戰(zhàn)自已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6、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老子說他有三件寶貝:一是善良慈愛,二是懂得節(jié)儉,三是不敢在眾人面前爭先恐后。 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是一種無形的規(guī)律,是獨一無二的,道可分為陰、陽二氣,由陰陽結合才產(chǎn)生第三者,世間萬物都產(chǎn)生于陰、陽的結合。這是“道”所闡述的規(guī)律。 8、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在不好的事情還沒有發(fā)生之時就要防止、而有所作為;在事情還沒有到大亂的時候就先要進行懲治,也就是防患于未然。 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說“道”是可以用語言描述,但并不是一般平時所說的“道”,“名”可以用文字來命名,但它不是普通的“名”,意思也就是說,“道”和“名”并非是平常用語言和文字就能輕易表達得出來的。 10、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人只有不爭名、爭利,不逞強、不顯擺,所以世人也就沒有人能與你相爭了。 11、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金銀財寶即使堆滿屋,終究也未必能守得住,因一時富貴而驕橫無禮的人,再多的財富終究都是禍根,所以做事情要懂得功成身退,不宜高調,這就是人世間的規(guī)律。 12、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男兒大丈夫為人就要淳樸厚道,處世也不會膚淺,內心充實有學問,而不追求那些虛華的外在形象。 1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一人人懂得知足的人就不會委屈自己和受到別人的屈辱,做事情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太大的危險,人生最大的禍根就是不知道滿足,人生最大的過錯就是貪得無厭。 14、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 內心里知道什么是雄強,但甘愿安守雌柔地位,深知什么是光明,但也能安守在無名的暗淡地位,知道什么是榮耀,但也能安守在卑屈的位置。 15、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一個懂得“道”的人就會將自己的銳氣挫除,不染人間是非,將身份放下,低調而不炫耀,生活在百姓之間,其實這是老子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大同社會”。 16、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一個懂得道的人做事方正而不會莽撞,有棱角講原則也不會去傷害別人,為人正直而不會放縱自己,有了成就也不會因此而炫耀。 17、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人在社會生活中,福與禍總是相輔相依的,在得到“?!钡臅r候,也要想到福里會不會有相應的“禍”,在得到“禍”時也要想到,會不會因禍得福。生活中總會有變幻無常,福禍難測。 18、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真正懂得“道”的人反而不會用語言來表達,而總是夸夸其談的人未必真正懂得“道”。 19、正復為奇、善者為妖。 一個懂得道德的人有時也會變化,做出反常的事情,一個善良的人,也可能變成惡人。 20、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 人要選擇好氛圍和環(huán)境來居住,心地要深沉廣博,為人付出要懂得仁義,與人說話要重信用,管理人要以自己先做到榜樣,做事情要掌握道的規(guī)律和技巧。這樣才是圣人所作為。 21、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一個國家的財力,管理方法,重要的機密是不可以隨便讓人學習和掌握的。 2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世間所有人都能認清美好的事物,是因為有不美好的情況存在,只有對比才能發(fā)現(xiàn)美,世人皆明了什么是善良,其實就是因為有不善良的事物存在,有了對比才能看得出善良。 23、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驕、果而勿強、物壯則老。 一個國家善于用兵之道就是實現(xiàn)自己的戰(zhàn)略目的就可以了,不要去逞強,即使自己的戰(zhàn)略目的已達到了,但也不必炫耀自大,得到這種結果好像很自然,但不能輕易用武力去威脅別人。這是規(guī)律,只知道武力逞強最終都會死亡。 24、柔弱勝剛強。 這是富有哲理的一句話,水至柔則可穿石,其實是一種外表隱微,而內心里剛強。要想戰(zhàn)勝它就表面上是讓他增強,要想制服它就表面上讓它興旺,這是一種謀略。 25、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高貴是由低賤作為根本才顯示出來的,人在高處也是由很多低下的人為基礎的。只有低賤才能襯托高貴,只有低下才能顯赫高處,所以“貴”與“高”必須重視和維護“賤”與“下”的福祉。 26、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道就是周而循環(huán)的不斷變化,但是道的作用顯現(xiàn)出來是很微妙、微弱的。 27、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古時候的賢人謀事者懂得“道”的運用,看起來不起眼,但是能力卻是通達微妙,一般人是琢磨不透的。 28、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這是比喻說法,一個人真正做到“方”反而沒有棱角,真正做成功一件事情總是會在最后面,動聽的音樂是聽不到的聲音,最好的形象是看不到的形象。 29、兵強則滅、木強則折。 一個國家用兵過于逞強好勝就會走向滅亡,一棵樹木過于強壯就容易受到折斷。 30、絕學無憂。 這四個字是整部道德經(jīng)里最具爭議的,關鍵是“學”字,有人認為哲學是用心體會,也就是老子所說的“道”,而不是一般的學問,所以老子說絕學無憂,筆者認為,不可能老子說,人不學習就沒有憂愁了。 31、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真正懂得“道”的人,是順其自然,表面上看起來無所作為;但實際是則是沒什么事情做不到。按照“道”的原則來做事情,在不動聲息之中大有所為。 32、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 善用兵的人懂得道的原理,不會主動去侵犯別人,不敢隨便前進一寸,情愿采取守勢,情愿退后一尺,伺機而動,擺好陣勢,后發(fā)制人。 33、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兩軍作戰(zhàn),心里帶著悲憤的一方容易獲得勝利,因為正義受到壓抑的時候才是人最悲憤的時候。 34、治人事天莫若嗇。 治理天下,順“道”而行事,就要珍惜自己的精神,愛惜精神才能做把事情做得更好。也就是懂得道的運用,遵循規(guī)律,無為則無所為的意思。 35、為無為、則無不治。 老子認為世界本源就是“無”,這是“道”的原則,無為而治順應自然規(guī)律,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無所不為,也就是懂得了無為則可以無所不為,治理天下也可以無所不治了。 36、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 善于行走的人是不會留下轍跡;善于言談的人是不會發(fā)生弊病和指責。老子是指做人做事情內心里要隱藏智慧,再有能力也不必鋒芒畢露,懂得含蓄和低調。 37、希言自然。 一個人真正懂得運用“道”的人,很少去說多說“道”,而是順其自然的去運行。 38、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要想得到自己深愛的東西,必然要花費更大的精力和財力,珍藏豐富的財物總會有一天會感到有沉重的損失。 39、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一個悟透“道”的人,即使在家不出門,也能推理出天下大事,不看窗外,也能知道天上日月星辰運行的規(guī)律,也就是哲學范疇,人只要廣博學識,懂得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就能推理出更多的事情。這就是“道”的作用。 |
|
來自: SONGLIANG777 > 《讀萬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