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子家訓》中,有句很經(jīng)典的話:“家門和順,雖饔飧不濟,亦有余歡。”其中所言的饔飧,是一日三餐之意,若是家中無有災禍,每個成員都能安分守己,順風順水,那么即使三餐都很簡陋,難享口腹之欲,這種日子表面上雖是清苦,但其中的余樂回甘,卻又是多少人羨煞,而不能擁有的。 人生在世,往往都極為看重自身的利害得失,總是于各種紅塵瑣事中牽絆不已,看不破而又放不下,雖有著豐厚的物質(zhì)基礎,但卻活在煎熬之中,無甚自在歡樂可言,所以來說那些簡單樸素的生活,方才是最向往、美好的。 《金剛經(jīng)》中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有人之所以感受不到安樂,只因是煩惱欲習太重,要知道,人的欲望是個無底洞,若不能行有所止,必然是要遭大殃的。而世間的一切,其本來面目都是虛幻、不真實的,再好的錢財名利也是萬難長久,百年須臾,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黃粱一夢罷了。 所以,對于世事因緣,絕不可過于的執(zhí)著,適時的放下和坦然面對,何嘗不是一種解脫,正如古語所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一切總是會有最好的安排,我們只須因上努力,默默耕耘即可?!兑捉?jīng)》中告訴我們:“君子以正位凝命”,做人若能行事有恒,仰不愧天,必是可以降伏諸苦惱,收獲到?;郯部怠D茏龅綖樯朴谑?,守正有恒,對于我們?nèi)松鸟砸媸呛艽蟮摹?/p> 不僅如此,在我國經(jīng)典薈萃《易經(jīng)》中,還有著許多醒世箴言,為我們指明著趨吉避兇的獲福之道。如下即是我自《易經(jīng)》中所摘錄的兩條古訓,若能熟讀牢記,將可能會受益終身,感應到福慧雙至。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一、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謂易之道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若要有始有終,人生不虛妄,就須在為人處事中做到無咎,即凡事都明曉其因果,少有過錯。想必大家都有知道孔子“韋編三絕”的故事,孔子晚年讀《周易》,如癡如醉,甚至將編書的牛皮線都磨斷了三次,并謂曰:“假我數(shù)年,五十而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易經(jīng)》的獨具魅力之處,即是其所言“改過遷善、安身立命”的大智慧。 而人在世間,可以位居圣賢君子之列的,是很少的,所以想要沒有過錯,絕非是易事。因此,《易經(jīng)》中有言:“無咎者,善補過者也”,其意是說,一個深諳無咎之道,智慧通達的人,同時也要善于反省補過。我們在沒有遇到善知識前,往往身上都有著諸多的過惡,古德云:“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沒有過失固然可貴,但在當有過時,能以勇猛精進心改悔,亦是甚為難得稀有的。 二、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 此句話的意思是,若是沒有平地,就不會形成山坡,同樣,沒有行事有恒,而不能回來的,在困苦的境遇中,還能堅貞自守,必然會因此而獲得吉祥。 在生活中,經(jīng)受的世事多了,或許不少人都有著“世路崎嶇,人情反復”的共鳴,很多時候,福禍總是相依相存的,可能不久前還沉浸在無盡的喜樂中,而轉(zhuǎn)瞬間,卻要承受禍患的悲痛。 正所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一個人要面對苦難,福少而禍多,往往即是德行虧欠的緣由,而若能注重德行善心的培養(yǎng),堅忍至誠,那么將是可以趨福遠禍,福德滿盈的。 古德云:“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講的即是守住本心,多做行善之舉,如果有很深厚的德行,那么天地都會因此得到感化。而若是不明此理,很容易就行于邪徑,最后感召來霉運禍事,由此可見,真正能做到守正,對于人生的助益之大。希望大家都能有所領悟,并內(nèi)化于心,奉行于世,讓人生更加美好、圓滿,愿與諸君共勉! |
|
來自: wenxuefeng360 > 《待分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