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癥多虛,亦未嘗無實瀉也。實瀉之癥,腹痛多不可手按,完谷不化,傾腸而出,糞門之邊覺火毒燒焚,里急后重,與痢疾正復相似,但無魚凍淤血而已。此乃火勢偕水橫行,土隨水轉,翻江破海而來。其勢難于止抑。投之茶水立時俱下,投之米食即速傳出,仍如故物。似乎膀胱不化,而脾胃無權,大小腸盡行失令。茍不治之得宜,三晝夜必然歸陰。此等之癥,萬中見一,原不必細辨,然世既有此病之一種,吾又何可置而不論?世人用脾約丸亦佳,而終非一定不可移易之方。吾今特傳一方,以治此癥神驗之極,方名收脾湯。先服未有止勢,再服之無不止者,神方也。其虛癥之瀉,或脾瀉,或腸瀉,或腎瀉,三癥大約可包而治之,法亦不相遠。惟是腎經(jīng)之瀉,不特不可止水,而兼且必須補水以止瀉,人實難知。非補水可以止瀉,蓋水必得火而后能生,補水者又不可不補火也。補火者,補命門之火也?;鹪谒校窖a火則火且飛揚而不能止瀉。必于水中補火,則火得水而生,而水得火而止。其中實有至理,非漫然好辨也。但脾瀉、腸瀉與腎瀉從何以辨其虛實哉?脾瀉之虛,腹喜溫而不喜冷,飲食能食而不能化,面色痿黃,手足懶惰,此脾瀉之虛癥也。方用燥脾止流湯,方中純是健脾去濕之品,投脾之所好,土旺而水自歸元也。腸虛之瀉,腹中時時雷鳴,或作水聲,大便不實,小便清長者,是此等之病。亦要健脾助氣為妙,而佐之實腸之品,則瀉可除而腸之氣又旺,可以傳導水谷也。方用補腸至圣丹。此方之妙,妙在鹿角霜下行而固脫。然不佐之人參健脾之藥,雖用鹿角霜仍是徒然,止脫而終不能生氣于絕續(xù)之時,挽回于狂瀾無砥柱之地也。腎虛之瀉必于夜半子時或五更前后痛瀉三、四次,五、六次不等,日間仍然如病人者,此是腎瀉,名為大瘕瀉也。倘徒以脾胃藥止之,斷不能愈,必須用熱藥以溫其命門為妙,方用溫腎止瀉湯。此方雖補腎而仍兼補脾,補腎以生其火,補脾以生其土,火土之氣生,寒水之勢散,自然不止瀉而瀉自止也。 收脾湯 黃連五錢 山藥一兩 薏仁五錢 車前子五錢 茯苓五錢 人參五錢 肉桂五分 水煎好,用米糕粉炒熟調服之。 燥脾止流湯 人參五錢 山藥一兩 芡實一兩 澤瀉二錢 吳茱萸五分 炒干姜五分 茯苓五錢 神曲五分 水煎服。 補腸至圣湯 人參三錢 茯苓五錢 薏仁一兩 芡實五錢 肉桂一錢 山藥一兩 鹿角霜末五錢 水煎湯調服。 溫腎止瀉湯 白術三錢 茯苓三錢 熟地八錢 附子二錢 肉桂二錢 車前子二錢 北五味三錢 山茱萸五錢 山藥一兩 薏仁五錢 巴戟天五錢 水煎服。 |
|
來自: zpc538 > 《《辨證玉函》 清·陳士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