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5 楊樹兵
最近 ,我讀了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師》一書。朱永新在書中以“書信”的形式,與教師們交流了教師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并逐一作了分析。不僅是認識上的澄清,更有實踐上的指導。
一個教師在信中說:“我是一名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師,原來對教師職業(yè)充滿無限憧憬,但不知不覺卻開始厭倦現(xiàn)在的生活。平時,經(jīng)??梢月牭酵聜儗ι畹谋г?。有的說教師生活太平淡,有的說教師生活太機械……漸漸地,我對教師工作也失去了信心?!?/SPAN>
其實,這位教師在信中表達的內(nèi)容非常普遍,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心理反差,最重要的原因是對教師這一職業(yè)沒有真正理解?!吨陆處煛返谝惠嬕浴敖o我一個做教師的理由”為標題,深入探討了教師的角色定位、職業(yè)追求等問題。朱永新認為,對教師職業(yè)的認識和理解既是最簡單的問題,也是最根本的問題。他指出,一味地將教師歸結(jié)為平凡或神圣,都是片面的。他認為,教師不是蠟燭,不能以化為灰燼作為代價去照亮學生;教師不是春蠶,因為故步自封才會作繭自縛。那么,教師究竟是什么?其實,教師就是與學生相互依賴的生命。
職業(yè)倦怠是各行各業(yè)都會面對的一個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唯有實現(xiàn)理念的轉(zhuǎn)變,正確認識自己的職業(yè),努力挖掘自己所從事工作的內(nèi)在魅力,并從事業(yè)中獲得樂趣。朱永新提出,一個能夠?qū)⑷说膭?chuàng)造力、想象力等全部能量與智慧發(fā)揮到極限的職業(yè),更可以從中獲得更大的成功體驗和工作樂趣。教師每天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通過自己的專業(yè)成長,獲得幸福。
朱永新根據(jù)自己的思考與實踐,在書中提出了教師的“四重境界”,用以定義什么是“好教師”。第一重境界是“做一個讓學生瞧得起的教師”,教師要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不僅要教好課,而且要做一個有愛心的教師。第二重境界是“做一個讓自己心安的人”,教師通過潛心教書,得到學生的認可。第三重境界是“做一個讓學校驕傲的人”,教師要成為一個讓學生特別依戀的人,應(yīng)該從自身的崗位中提升自己,讓學校以己為榮。第四重境界是“做一個讓歷史銘記的教師”,這是最高的境界。朱永新在書中勉勵教師,雖然這種境界高遠,但只要從教學中成長,收獲幸福,就能在不知不覺中沿著階梯繼續(xù)攀登。
我們常說,教育需要愛,但作為教師,僅僅有愛就夠了嗎?朱永新在《致教師》中說,僅有愛是不夠的,真正的愛一定包含著智慧。只有智慧的教師,才能提出各種煩瑣問題的解決方案。有些教師覺得教育科研是一件“高大上”的事情,離教師太遙遠。針對教師提出的“一線教師究竟怎樣做教育科研”的問題,朱永新提出,教育科研不是學者的專利,教育一線的廣大教師應(yīng)該是教育科研的主力軍,因為他們豐富的教師生活經(jīng)歷是教育科研的源頭活水。教師只有扎根于教室之中,扎根于經(jīng)典書籍的灌溉中,把工作當作科研做,才能成為一名科研型教師。
在《致教師》一書中,朱永新的許多書信交流都是面向新教育實驗學校教師的,探討的內(nèi)容大多也是關(guān)于新教育實驗的,其中不乏許多感人的故事。當然,所有故事的發(fā)生和結(jié)束,都在追尋“如何讓教師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從優(yōu)秀到卓越,這是教師對工作的要求;從幸福到完整,這是教師對生活的追求。如何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讓教育不再僅僅是一種行業(yè),能夠真正融入生活,成為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許讀者能從《致教師》一書中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教育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