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約前52年-約8年),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人,今湖北省宜昌市 興山縣人,西漢元帝時 和親宮女,與貂蟬,西施,楊玉環(huán) (楊貴妃)并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明妃',王明君 漢元帝建昭元年,王昭君以民間女子的身份入宮成為一名宮女。 竟寧元年匈奴邊境勢危,元帝苦其久矣,恰逢單于進書欲與漢人為親,元帝就講王昭君送給了單于。 王昭君的出塞就是這么而來,而落雁,形容的就是昭君出塞的場景。 昭君抵達匈奴后,被稱為寧胡閼氏(yān zhī)。昭君和呼韓邪單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師,封右日逐王。 王昭君的和親,穩(wěn)定了邊疆的穩(wěn)定,單于也因此,護的邊疆安寧。 人民網(wǎng)曾經(jīng)這么評價過昭君出塞: 王昭君化身和平使者,遠嫁胡地,她不是簡單的出嫁,而是為維持漢與匈奴的和平局面,身在異鄉(xiāng)的她做了許多實事。如今,王昭君墓的'青冢'出現(xiàn)在很多地方,這也從側面證明了歷代人民感念她的大德。 歷史網(wǎng)也同樣評價道: 王昭君和親遠嫁匈奴,歷來被認為是件極其悲慘的事。王昭君本人的想法具體如何已經(jīng)不要緊,倒是透過后人對此事的解讀,能看出歷朝歷代的婚姻觀、地域觀和審美觀等。 昭君出塞本就實屬無奈之舉,《琵琶怨》就是昭君出塞時在馬背上彈奏的怨曲。 元始八年,王莽奪取西漢政權,單于認為,非劉氏子孫,何以為帝,于是邊疆四起,戰(zhàn)火紛擾,昭君眼看著犧牲了自己一輩子建立的和平垮塌,悲憤成疾,不久就死于大黑河南岸。今屬呼和浩特的大黑河畔。 王昭君的一生是凄慘的,也是輝煌的,她促進了匈奴的和平,避免了戰(zhàn)禍,而后人對其的事跡更是贊賞不已,光是詩歌戲曲,就有七百余作。代表作就有杜甫的《詠懷古跡》和王夫之的《明妃曲》 王昭君的歷史爭議還是比較少的,更多的還是王昭君的名諱。 《漢書》說王墻字昭君,而《后漢書》又說王昭君字墻,光是墻,薔,嬙,檣的說法都是不同。 有人認為可能是王昭君的名字是出塞時賜的名,因為昭君這個名字的本意就是光明和美麗,王昭君是宮女,既不是公主也沒有尊貴的身份,按說就算是和親,也輪不到王昭君才對,但王昭君還是被漢帝送給了單于,而昭君的名字可能就是為了符合匈奴信仰的問題賜予的。 王昭君的史料本來就極少,除了王姓基本確定外,其他的都無從查起。 但即便如此,王昭君的形象還是在后人的心中留下了不小的寓意深刻的影響。 PS:若是有人感興趣,小編推薦李玉剛的《昭君出塞》,這是一場舞臺劇,就是不知道網(wǎng)上能不能查的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