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雖然為宗教的一種,有著宗教的儀式,但是佛法廣大,佛陀宣說佛法長達49年,向人們深刻地揭示了宇宙萬物的運行規(guī)律,任何人通過深入佛法,精進修行,都可以達到破迷開悟的狀態(tài),徹底脫離輪回之苦。我們常人總是羨慕那些命好福報大的人,其實從佛法的角度來說,這都是各自的因緣不同罷了。 佛說因果通三世,今生的福報也是過去世中勤修善業(yè)積累而來的,如今緣分成熟,自然享受善報了。仔細(xì)觀察,他們最喜歡做以下這三件事,如果你也想行善積福,一定要認(rèn)真做到。 一、善護口業(yè) 俗話說:口乃心之門戶。你嘴上說出怎樣的話,就代表你具有什么樣的心境。像吃飯一樣,我們能通過嘴吃進健康營養(yǎng)的食物維持身體能量,也可以亂吃亂喝,吃出一身疾病來。說話雖然簡單,但是也非常容易積福與造業(yè)。很多時候我們辛辛苦苦,勤勞的付出,積累下來的財富和福報,就因為自己不注意守護口業(yè),而默默地消耗掉了。 有的人從表面上看,他并沒有什么大的過失,但是一生卻窮困潦倒,碌碌無為,生活過得十分艱苦,可是如果你靠近他,仔細(xì)觀察時就會發(fā)現(xiàn),他太不會說話了。從世間法的角度來說,不會說話將直接導(dǎo)致人際關(guān)系的不順,會喪失非常多寶貴的機會。從佛教因果的角度出發(fā),一個經(jīng)常惡言惡語,總是說話刻薄,放狠話,喜歡抱怨,計較,談?wù)撌欠?,兩舌挑撥離間等等,有如此惡習(xí)的人,注定沒有福報。 我們應(yīng)該改變自己的說話方式,多贊美,表揚他人,說一些讓人心生歡喜,鼓勵激勵他人的話,這無形中為自己帶來了大量的福報。這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多積口德,后福無窮。 二、廣行布施 我們身邊,凡是事業(yè)有成,或者為人處事考慮比較周到的人都有這樣的特點,他們都樂善好施,自己擁有的東西不獨自享用,希望拿出來與人分享,他人得到好處之后,自然會“投桃報李”,感恩你的施舍,他日自己有需要時,別人也會伸以援手,在眾多善緣力量的共同作用下,迅速的從困境中走出來。 布施為一切福德之源。因為世間萬事萬物都遵循因果循環(huán)之理,你只有先付出了,才會得到回報。如果你只知道一味地索取,而不懂得種下布施的善因,如何能使善果成熟呢? 三、發(fā)心向善 佛經(jīng)中說:萬法從心起。心才是一切的根本,我們上面所說的口業(yè)或者布施,都是建立在自己發(fā)心向善的基礎(chǔ)之上的,如果沒有一刻善心,從心底里慈悲憐憫他人的痛楚和苦難,我們不可能做出布施的行為;看到人家的優(yōu)點,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產(chǎn)生歡喜,我們嘴上也是說不出那樣的話的,即使說出來了,他人也能感受到你是溜須拍馬,虛情假意。 因此,一切都要從“心”這個根本點去尋找答案。佛教所謂的修行其實也就是修心。修一顆善心,慈悲心,清凈心,心修好了,語言和行為自然會跟著變好,將來的福報一定是沒有窮盡的。 文中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當(dāng)之處,敬請交流探討,感恩閱讀與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