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抱怨時常學習累!當孩子抱怨沒時間和小朋友一起游戲!當孩子每次成績下來都不如意時,檢查后你發(fā)現(xiàn)每次造成成績不高的原因都是你多次強調的粗心!在陪伴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孩子總是要范很多的小錯誤,這時的你會怎么做,是講道理?批評教育?還是棍棒法則?如果是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呢?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的問題沒有解決的同時又學會了新的技能:學會了頂嘴、脾氣越來越不好、愛哭了、沉默的時間越來越多了。我們就給孩子帶個帽子“叛逆期到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心理學法則是超限效應,我想作為聰明的你一定會找到原因的! 什么是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是指剌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xiàn)象。 超限效應的由來 美國著名幽默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于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于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于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里偷了2元錢。 還有一個例子,一位啞巴在汽車上以倡導他人幫助殘疾人的名義,高價出售一本僅有幾頁的娛樂小冊,后面定價是5元,有一個乘客翻遍了包包,只剩下4.5元,他非常不好意思地遞給那個啞巴3.5元,因為他下了車還要坐公交,啞巴搖了搖頭,指了指定價,那位乘客沒辦法,把最后1元錢遞了過去,滿懷抱歉地說:“不好意思,就這些了?!苯Y果啞巴還是搖頭,又指了指定價,該乘客終于發(fā)怒了,奪回了錢,大聲說:我不買了,行了吧?” 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xiàn)象,稱之為“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的啟示 1、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往往會引起對方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這樣會事與愿違,就像馬克.吐溫一樣不僅不捐錢,反而還從盤子里偷走了2元錢。 2、超限效應反應了幾個問題: 1)以自我為中心; 2)沒有注意方式、方法; 3)沒能注意“度”的把握; 4)沒有換位思考。 超限效應在親子教育中的應用 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發(fā)生。如:當孩子不用心而沒考好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復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后反感討厭。被“逼急”了,就會出現(xiàn)“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因為孩子一旦受到批評,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心理平衡,受到重復批評時,他心里會嘀咕:“怎么老這樣針對我?”孩子挨批評的心情就無法復歸平靜,反抗心理就高亢起來。 可見,家長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應簡單地重復,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隨之降低。 原則一:批評之后要鼓勵 俗話說:“打一巴掌,再給一個甜棗。 原則二:不要捕風捉影去批評 俗話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 原則三:學會運用幽默式批評 俗話說:“響鼓何須重錘擂” 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從犯錯到少犯錯再到不犯錯的過程!父母在陪伴的孩子過程中只有掌握了正確的方法,才能少走彎路。祝愿所有的寶貝健康成長!以上部分內容及圖片應用網(wǎng)絡世界,如有版權請及時與本人聯(lián)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