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785),宇正己,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大歷五年(770)進士,官秘書省校書郎,終杭州司馬。因移家衡山,自號衡岳幽人。其詩多酬贈送行之作,又多出世之思,然其建詞造語洗煉灑脫,以五律、七言歌行見長,是“大歷十才子”之一。有《李端詩集》存世。
①更:連續(xù)。②不忿:唐人口語,有惱恨、厭惡之意。鵲喜聲:俗以為喜鵲叫是吉祥的預兆?!段骶╇s記》:“乾鵲噪而行人至?!?/p> 這首詩描寫一個閨中少婦急切盼望丈夫歸來的情景。詩的起句“月落星稀天欲明”,描繪黎明前的天空景象:月亮已經(jīng)落下去了,星星也漸漸隱去他們的身影,只有啟明星在閃著微光,天就要亮了。這就告訴讀者,詩中主人公出場前的時間及背景?!疤煊鳌倍疵?,正是人們熟睡的時候,而主人公卻是“孤燈未滅夢難成”,燈而言“孤”,襯托出主人公的孤獨。 “孤燈未滅”是寫這燈徹夜亮著,這就描繪出主人公夜不成寐的孤獨、凄冷的情景,給人留下一個懸念:為什么她徹夜不眠呢?也許她聽到丈夫回歸的喜訊吧?然而,天快亮了,人還未歸。她盼了一夜,等了一夜,當“天欲明”時,也許她聽到門外有稀稀落落的腳步聲,所以她“披衣更向門前望”。 她披衣立門前,對著丈夫歸來的方向凝望。直到天亮,喜鵲又喳喳叫了幾聲,她雖然聽說:“乾鵲噪而行人至”,但此時此刻,她卻有些懷疑,有些不滿,也許近來她已不只一次地“聞鵲喜”了,但她日夜思念,盼望的“行人”并未歸來,所以她“不忿朝來鵲喜聲”。這“鵲喜聲”不但沒給她帶來喜悅和希望,反而使她有被欺騙的感覺,所以她“不忿”了,她失望了。 這首詩,描寫閨中少婦盼望丈夫歸來的急切心情,細膩而含蓄。時間上,截取了黎明前的“天欲明”到黎明后的“朝來”時刻;空間上,由室外的“月落星稀”的天空到“孤燈未滅”的居室;人物活動由“夢難成”到“披衣更向門前望”,人物的心理活動以“不忿”二字點出。 把人物的外向動作和內(nèi)心活動交織在一起,生動地展示出這位少婦盼望丈夫歸來,由希望到失望的戀情。詩的語言清新樸實,曉暢明白,特別是結(jié)句,以口語入詩,既充滿生活氣息,又富有情韻。 參考資料 《閨情》 |
|